第三章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乡土地理教育

要使学生具有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的志向,单靠初中的乡土地理教育还是不够的,因为一种意识的形成、一种感情的建立,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初中几堂乡土地理课和几次野外考察、地理调查和参观等活动就能实现的。而是要经常薰陶,并经过较长时期的培养方能奏效。因此乡土地理教育不应局限于初中某一个年级,而应贯穿在初、高中各年级地理教学之中,特别是高中,其意义尤为突出。

首先,高中学生的知识基础、认识水平、生活阅历、观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都远远高于初中学生,所以他们在乡土地理教学过程中, 不仅能认识、了解家乡的地理特征和发展优势,而且能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乡土地理研究工作。通过调查、考察、分析研究和评价,对家乡建设中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措施和对策、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很显然,这是初中学生难以做到的。

其次,高中生若考不取大学,不久他就将成为家乡建设的直接参加者。从当前社会的文化构成看,相当部分的高中毕业生,几年后就将成为家乡建设各部门的各级决策者,因此对高中生进行乡土地理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家乡未来决策者进行乡土意识、环境意识和未来意识的培训。无疑,这对未来乡土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由上可知,初中乡土地理教育是不能代替高中乡土地理教育的。高中乡土地理是更高层次、更高目标、有更深的内容、更加密切结合乡土建设的乡土地理教育。具体的做法是:

(一)课内

由于高中没有专门的乡土地理教材,也没有规定的教学课时,所以只能采取结合、渗透的办法,把乡土地理知识揉合到高中地理教材的各个章节中去。虽然高中地理不是区域地理,讲的多是地学原理,但教材中有关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事物和现象,在乡土区域中都可以找到根据。教材所阐明的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人地关系的原理,在乡土区域中也都有所体现。高中地理教材几乎每一章、每一节都可以与乡土的实际相联系。结合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 比较法

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特别适用于国情国策的教育,以本乡本土的事实来与教材中的有关内容相对比。譬如教材说:“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而镇江农村建房热大量侵占耕地;砖瓦厂挖掉农田表土烧砖破坏了耕地;城市堆放垃圾占用了耕地;乡镇企业新建厂房任意毁田建房。

教材中说要“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而本地却大量捕杀害虫害兽的天敌,破坏了生态平衡,大量的青蛙、蛇类成了许多人家的盘中佳肴。

教材中说:“每个公民每年义务植树 3—5 棵”,而本地公民大多数

(包括学生在内)还没有种过一棵树。

教材中说:“城市居民平均拥有 10 平方米的树木,或者 50 平方米的草坪,绿地覆盖率达到 30%以上,才能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而镇江城人均树木仅 2.4 平方米,绿地覆盖率只有 18.2%。

教材中说:“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而本地近几年来, 人口增长失控,未婚先孕者不少。

诸如此类的对比,不仅使学生看到乡土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从而加强责任感,而且对树立学生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有积极的作用。

  1. 例证法

例证法适用于讲述教材中的地理概念和地学原理。当碰到一些带有结论性和抽象的地理判断时,为了增强说服力,可以选用有关的乡土材料加以印证。譬如镇江南郊的地质地貌是印证地质作用的例子;高骊山溶洞是印证流水溶蚀作用的例子;镇江的工业布局是印证“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的例子;长江水量的变化是印证“河流径流量变化”的例子;镇江的伏旱天气是印证“单一气流控制下的天气”的例子;镇江谏壁电厂从燃煤到电能的生产过程是印证“能量的转换与传递”的例子; 镇江宝华山宝华玉兰及其它稀有树种的保护是印证“建立自然保护区” 的例子等等,通过这些乡土事例的讲述,来证明许多地理判断的正确性。

  1. 推理法

所谓推理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对那些学生不易理解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用性质和道理相同的乡土材料加以推理。譬如有一位地理老师在讲述“为什么我国要把植树造林的重点摆在北方水土流失地区”时,他采取与学生谈话的方法,运用了这样的一些乡土材料,他说:“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学校后面有一座光秃的黄土山,山下有一个小池塘,塘里的水为什么是黄的呢?”学生说:“因为泥沙多。”教师:“这些泥沙是从哪里来的?”学生:“就是黄土山上的黄土被水冲下来的。”教师: “你怎么知道的?”学生:“你没看见斜向池塘的山坡上有一条一条的小沟吗!”教师:“对,黄河水的含沙量也是很高的,这个道理和刚才讲的基本相同。要知道黄河水并不是到处都一样的黄。在上游,黄河在深山峡谷中奔流,所流经的地区是坚硬致密的岩石山区,河水很清,但到了中游,河水就逐渐黄起来了。尤其在内蒙古的河口镇到河南陕县一段。为什么呢?原来黄河在这里正好穿过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区域, 松散的黄土被暴雨一冲,顺着沟壑来到河里,大量泥沙在下游河床沉积下来,使河床愈积愈高,一旦洪水来临,就会泛滥成灾,这就是过去黄河多灾的原因。黄河不需要沙,高原却需要土。土自己不会流失,有水才能带走土;要保土就要保持水。为什么黄土高原的水土不易保持呢? 那就是地面缺少植被!因为森林有涵养水源的作用,可是,过去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扩大耕地面积,而逼迫人民将黄土高原森林砍伐殆尽,破坏了保水的条件,也就破坏了保土的条件,以致黄土高原成了我国水土流失量最严重的地区。所以要保持水土就必须大力植树造林。用这样推理的方法,从学校后面的黄土山推知到北方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既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也向学生指出了改造家乡的途径。使学生感到地理知识确实有用。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步养成自觉关心家乡事物的习惯,对家乡的一切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二)课外

高中乡土地理教育同样也不能止于课堂,必须实行开放式教学,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增长才干,特别是野外考察和环境调查,因为客观存在的地理事物是有血有肉的实体。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美好的地理事物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丑恶的东西、消极的现象也一样能使他们产生要求改变现状的激情。地理教学法专家褚亚平教授说:“乡土地理教学过程除了阅读乡土教材和听教师讲解外,主要是通过实地观察、调查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来完成的。”由此可见,走出课堂对乡土地理教育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必须这样做。更何况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相比,更具备开展课外乡土地理实践活动的许多有利条件。

高中课外乡土地理实践活动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实习性的

这一类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使课本知识在实际环境中得到印证,并能用课本的地理知识来解释各种地理现象。另一方面是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加他们的见闻,让他们能够学到一些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所以这一类乡土实践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延续,是使学生把知识化为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

高中地理教师每学期都应因时、因地、因校制宜,安排一些与教材相应的天文、气象、地质地貌、水文、土壤和植被等的实习活动。

实习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两点:

  1. 选点要适当,计划要落实。考察地点要根据教学目的来选择, 因此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作为考察点的。考察地点必须具备考察条件。譬如,为了配合高级中学课本《地理》第四章的教学,安排了野外地质考察的实习项目。我们之所以要选择镇江九华山作为考察点,是为了让学生实地观察因内力作用所产生的地质构造类型,而九华山就有典型的节理、褶皱和断层;我们所以要选择丹徒于山作为考察点,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外力作用对形成地貌的影响,因为那里有风蚀、水蚀的痕迹,有冲积平原和风化壳。我们去句容高骊山,是为了探测那里石灰岩溶洞的奇景,观察地下水的溶蚀作用。我们去六合桂子山,是为了考察那里因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玄武岩柱状节理。有了明确的目的,考察时就能增强自觉性,避免盲目性。

野外考察不仅要有明确的目的,还要有切实可行的计划。但如果事先没有周密的调查、没有对情况的了解,考察计划是制订不出来的。为此,每次考察前,我总要带几个学生骨干先行踏勘,从山下到山上,从这山到那山,寻找那些典型的地理事物,仔细观察、反复琢磨、认真比较、详细记录,选定最经济的考察路线,确定考察的先后顺序,并带回有关的岩石标本。经过这一番奔波,再制订计划就胸有成竹了。计划制订好就印发给学生,使人人明白这次野外考察的目的要求和应该注意的事项。举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