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宣传地震知识,增强防震意识

自然灾害往往是无法避免的,但受灾程度是可以减轻的,关键在于人们是否具有防灾意识。

有没有防灾意识,后果大不一样。据《中国青年报》报道:“1979 年 7 月 9 日溧阳竹贤乡有一个 9 岁的小孩,地震发生时,立即躲在八仙桌下,结果安然无恙。1976 年唐山大地震时,开滦矿务局一个职工躲在大柜下,他仅擦伤点皮肤。据调查,这两个人都得到过一些防震知识的宣传。1988 年哈尔滨白天鹅宾馆发生大火,外宾中的日本人由于防灾意识强,住进宾馆时就已摸清了安全通道,结果不论男女,全部安全撤出, 而其它一些国家的外宾都有死伤。”仅从这些事例就可看出,在自然灾

害来临时,只要稍有一点防灾知识,就会受益匪浅。

为了防震减灾,学校乡土地震研究组平时就应该很好地研究,如何配合本地地震部门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地震灾害教育,大力宣传和普及地震知识,增强人们抗震、防震、减灾的意识,增强人们的自救能力,从而把地震灾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一)地震知识宣传的内容1.宣传地震基础知识

  1. 地震是怎么一回事?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运动,因此地球内部就产生了一种能推动岩层运动的巨大力量,即地应力。随着岩层中应力的不断积累,在局部地区达到或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该部分岩层就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引起大地震动,成为地震。

  2. 地震发生的地方叫“震源”。地面上与震源正对着的地方叫“震中”。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地面上任何一个地方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

  3. 按照震源的深浅,可以把地震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不超过 70 公里的地震,叫“浅源地震”;大于 300 公里

的地震,叫“深源地震”;界于 70—300 公里之间的地震,叫“中源地

震”。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地震是浅源地震,并且震源深度大多在 5

—20 公里

  1. 地震波是地震引起的震动波。依据传播的方向和速度的不同, 它主要分为纵波与横波两种。纵波传播速度快,6—7 公里/秒,其特点是使地表发生上下跳动;横波传播速度慢,3—4 公里/秒,其特点是使地表前后左右摇晃。因此地震发生时,人们感觉往往是先颠簸,后摇晃。

  2. 震级与烈度。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能量大小的等级,地内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多,震级越大。震级每增加 1 级,能量约增加 30 倍。例如

一个 7 级地震相当于 30 个 6 级地震或 1000 个左右 5 级地震的能量。一般地说,3 级以下地震,人无感觉叫微震,3—5 级叫弱震,5—7 级叫强震,7 级以上叫大震。一次大震所释放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例如一个

8.5 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换算成电能,大约相当于 100 万千瓦的大型发电厂连续 10 年发出电能的总和。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震所造成的影响和破坏的强度。它同震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在同一次地震中,烈度大小与震中距离远近有关。一般地说,距离震中越近, 烈度越大;离震中越远,地震波渐渐减弱,烈度也越小。这好比炸弹爆炸后,离爆炸点近则破坏程度就严重些,离爆炸点越远则遭受破坏越轻微,以至无影响。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爆炸后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比是烈度。同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而不同的地点就有不同的烈度。目前我国和多数国家使用的是 12 度烈度表,其标准大致如表 14 所示。震级和烈度是可以换算的。通常用震中烈度来表示该次地震的烈度。假定震源深度为 10—30 公里,震级和震中烈度的关系大致如表 15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