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了解乡土地质构造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并非所有地方都会发生地震的,通常地震多发生在地壳的薄弱环节,而且还要有发震的地质条件,如活动断层的端点、拐弯和交叉部位。一次地震在地面所造成的破坏程度是与本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岩石的性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相关连的,因此学校地震研究组必须首先从本县(市)地震办公室或地质部门了解清楚这方面的情况,然后根据他们提供的资料来分析、研究家乡是否有发生地震的可能。例如镇江位于苏南地区规模最大、活动性最强的茅山断裂带和铜陵—扬州断裂带的交会处,境内断裂交错,构造复杂,岩性破碎,既易于积累能量,也易于释放能量,由此可以判断镇江具有发震的地质条件,完全有发生地震的可能。但从地质部门了解到镇江地下基岩是以石灰岩为主,而石灰岩具有塑性较大的特点。根据岩石破裂试验可知,塑性岩石应力不易高度集中,由此又可以判断,镇江虽有发生地震

的可能,但不具备发生强震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