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抄收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

现在全国各省市都有气象台站的设立,他们每天对天气的变化进行观测和分析,并将分析的结果通过当地的人民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进行发布。抄收广播电台的天气广播是学校气象小组的学生掌握预报的知识和方法的第一步。但在收听之前,必须使学生熟悉天气预报的项目和天气预报的专门用语。譬如我们从电台广播可以听到这样一段话“白天,多云转晴,风力 2 至 3 级,风向西南;夜间,晴转阴,有时有小雨,风力 1

至 2 级;今天最高气温 35 到 37℃,明天最低温度 25 到 27℃”。乍听起来,这一段天气预报似乎是容易理解的,但是如果仔细推敲一下,仍有使人不易了解的地方。譬如“白天”和“夜间”,究竟指的是几点钟到几点钟?什么样的天气才算“阴天”?这些都得事光向学生加以说明解释。关于“预报用语”,国家气象局有统一的规定。

  1. 时间划分(以北京时间为标准) 白天:当天 8 点到 20 点

夜间:当天 20 点到次日 8 点上半夜:20 点到 24 点

下半夜:0 点到 4 点早晨:4 点到 8 点傍晚:18 点到 20 点上午:8 点到 12 点下午:12 点到 18 点中午:11 点到 14 点

  1. 天空状况(以云量的多少来划分) 晴:指总云量 0—5 成

少云:指总云量 4—5 成

多云:指总云量 6—9 成

阴:指总云量 10 成3.降水现象

小雨:12 小时内降水量小于 5 毫米中雨:12 小时内降水量 5—15 毫米大雨:12 小时内降水量大于 15 毫米

阵雨:一阵一阵地下雨,12 小时内累积的降水时间少于 3 小时。暴雨:12 小时内降水量大于 30 毫米

大暴雨:12 小时内降水量大于 70 毫米

特大暴雨:12 小时内降水量大于 140 毫米小雪:12 小时内降水量小于 1 毫米

中雪:12 小时内降水量 1-3 毫米

大雪:12 小时内降水量大于 3 毫米

阵雪:一阵一阵地降雪,12 小时内累积的降雪时间少于 3 小时4.天气现象

雷暴:即空中放电现象,有时兼有降水出现。风沙:是地面上的尘沙、干土粒被风吹起浮在空中,使空气发生混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 1 公里以内的现象。雾:是空气中充满了悬浮着的小水点,使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成为白茫茫的一片的现象。通常水平能见度低于 500 米的时候就报有雾。

雨淞:是挂在树木上、电线上、灌木林或草地上以及其它地面物体上的冰体,有的透明,有的不透明,它们是在低于 0℃时的雨滴下降到这些物体上凝结而成的。

霜冻: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汽,在接触地面的时候,由于温度在 0℃以下,就冻结成白色结晶,这叫做霜。

5.灾害性天气现象

大风:指风力在 6 级以上的风。

寒潮:北方冷空气大量南下,使气温在 24 小时内剧烈下降 10℃以上,而最低温度在 5℃以下,有时并发生狂风飞雪,这时气象台就发布寒潮警报。

热带风暴和台风:1988 年 11 月国家气象局下达的通知说:“国际规定热带气旋中心附近的平均最大风力小于 8 级称为热带低压,8—9 级称为热带风暴,10—11 级称为强热带风暴,12 级或以上称为台风。国际标准与我国现行标准的主要差异是:国际规定的热带风暴和强热带风暴我国统称为台风;国际规定的台风,我国称为强台风。从 1989 年 1 月 1 日起我国将使用国际热带气旋名称和等级标准。”

以上这些天气预报用语要经常学习,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得到巩固和熟练。

记录员必须在电台预报天气前 10 分钟到达地理室,做好记录的准备工作。

收听电台天气预报必须有记录簿,里面有印好的记录表(表 10), 抄收预报的工作必须有两人同时进行。先记在草稿上,经过两人核对后, 再写到记录簿上去。为了便于作补充订正预报,记录员除收听本县(市) 的电台广播外,还需要收听邻近地区的天气预报。以镇江来说,除收听镇江电台广播外,还要收听江苏台、上海台以及中央台的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