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研究地震为家乡防震减灾出力

我国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和环太平洋两大地震带之间,所以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据 3000 多年历史资料的记载,我国绝大多数省份

都发生过 6 级以上的强烈地震,约有 45%的城市位于基本烈度在 7 度和

7 度以上地震区,而其中百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就约占 70%。

根据科学家预测,本世纪 90 年代将是各种自然灾害群发的时段,也

是我国进入又一个地震活跃期的 10 年,起伏增强趋势已经明朗,在这 10

年中,我国将有多次 7 级以上的强震发生。国家地震局在 1991 年 1 月 21 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目前各重点地区的地方政府,已在地震部门的协助下,普遍开展了震害预测,制定了应急方案,以期积极有准备地进行防震减灾工作。

防震减灾工作既是当地政府和地震部门的事情,也是社会广大群众关心的问题。我们中学能为防震减灾做些什么呢?记得在唐山大地震以后,全国很多学校的地理教师在当地地震部门的协助下,组织学生开展土应力、土地电、土地磁和土倾斜的地震监测活动,但 1985 年国家地震局认为“土地电、土应力所观测的物理量不清楚,或者是干扰因素太多, 不能真正反映地震孕育的信息。而土地磁、土倾斜除了仪器精度低以外, 主要是观测环境不符合要求,因此大部分资料是不能用的”,从而否定了“四土”监测手段,从此,各校的地震观测点撤消了,地震小组也就随之解散了。

地震研究是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地震知识是高中地理的内容之一,无论从防震减灾还是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来看,地震研究都应该是乡土地理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内容。虽然中学里没有微观仪器的监测手段,但学校地震研究小组完全可以从宏观现象作一些简单的预测工作,特别是在地震知识宣传方面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家乡防震减灾作出应有的贡献。

地震研究小组怎样开展活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