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行野外地质考察

野外考察是学校乡土地质活动的主要形式。前面所讲的各点都是为野外地质考察服务的。也只有把学生带出去通过实地考察,才能使他们真正了解家乡的地质状况,培养起对地质科学的兴趣,并逐步掌握一些认矿、找矿的初步技能。但必须明确这种地质考察活动,既不是登山、远足,也不是班级或团队活动,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学科研究活动。

中学乡土地质考察不同于国家地质队的普查工作。地质组的学生由于时间、精力、能力和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跑遍家乡的每一个角落,只能选择若干个有代表性的地点来进行。

考察过程中,要尽可能要求学生充分运用从地理课和讲座上获得的地质知识来讲述观察的情况,譬如要学生描述露头的位置、大小、结构及其特性等,或是要他们描述某种岩石的矿物成分、颜色、硬度、气味、结构等,并运用地质罗盘仪测量岩层的倾角和走向,⋯⋯。在采集标本的时候,要告诉他们不要盲目地敲打,要选择那些容易敲下的、新鲜的、未风化的露头部分。敲打岩石也必须有耐心和决心,否则东边石头上敲两下,见打不动又到西边石头上敲两下,还是打不动,东跑西转,结果一块也敲不下。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敲打岩石的方法:为了使力量集中在锤子上,就要抓住锤柄的末端,用钝头使劲敲打。打落下来的一块可能形状极不规则,为了使它具有合意的形状,就要把标本拿在左手中(最好戴上粗手套),右手拿锤柄的中段(图 43)用锤子的钝头和锐头轻轻修削整齐,使其大小合适。采取的标本一般以 6 厘米宽,9 厘米长,2-3 厘米厚为宜。

在采集矿石标本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同学们一时的热情和好奇心,一旦发现某种矿石这也好、那也好,于是就把背包塞得满满的,恨不能连那座山也背回去,一块也舍不得丢。此时,指导老师就必须告诉学生,不要贪多,贪多会加重行走负担。对各种标本要有所选择,选择其中较好的若干块。如果采集到贵重或有趣的矿物结晶体时, 还可用纸包起来,放在另外的地方,以免磨损。如果发现一块非常典型而又难得的标本,但块头较大,敲碎了又很可惜。在这种情况下,宁可吃点辛苦也要设法把它弄回来。因为这样的标本对于乡土地理展览室是十分需要的。像镇江市一中地质组的同学在丹徒粮山发现一块 20 多公斤

重的菱镁矿,大家轮流着扛,每人扛走 10 米,终于把它扛回到学校。在展览室里,同学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彼此发出会心的微笑。

如果考察点附近有矿山和采石场,最好动员学生进行访问,因为从采矿工人那里可以获得许多真实、丰富而有趣的材料,甚至从矿工那里还会有意外的收获。譬如我们在下蜀钼铜矿获得的大块冰洲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得到的。

考察回来以后,应把采集的标本及时加以整理。整理的方法主要是挑选最有趣、最能说明问题的标本,再仔细加以修饰。必要时还可用水

洗涤干净,然后贴上标签,标签上要注明名称、产地、采集人和采集日期,然后装入有分格的木箱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