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1834 年以前的中英关系
正当清政府加强它的闭关政策的时候,中外贸易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在18 世纪中叶以前,在广州和中国发生贸易关系的西方国家中,在贸易额上没有一个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从各国来华的船数来看,1736 年到广州的西洋船共 12 只,其中英国 5 只,法国 3 只,荷兰 2 只,瑞典和丹麦各 1 只。自从英国发生了“产业革命”后,情况便逐渐起了变化。英国开始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压倒的优势。以 1775 年为例,那一年到广州来的 38 只外船中,英船
即占有 24 只。18 世纪初年中英贸易额总值每年不过 50 万两左右,到 18 世纪末叶已增加到 1000 万两以上,占中国当时对欧美各国海上贸易总值 80%左右。①18 世纪中叶以后,英国对华贸易的迅速增长和它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压倒优势,反映了“产业革命”后英国工业资本追求中国市场的迫切要求。英国资本主义从这时起便充当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中国的急先锋。英国对华贸易起始由一个大商人资本家所组成的东印度公司专利垄断。
东印度公司最初在 1650—1660 年间即开始派船来广州,1715 年决定在广州开设商馆,经常派船到广州来进行贸易。当时英国对华输出的主要商品是毛织品,但是由于中国土布具有顽强的竞争力,毛织品在中国极难推销。东印
度公司既握有对华贸易的垄断权,就负有为英国工业推销产品的义务。所以, 英国议会在授予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专利权的同时,规定了一项条件:公司船只每次装运出口的货物,其中必须至少有 1/10 为英国产品。在国内制造商的压力下,东印度公司极力谋求为英国制造品,特别是毛织品,打开中国市场。由于东印度公司的怂恿,英国政府决定派遣使节到中国来,希望通过外交途径,来达到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
1787 年,英国政府派卡斯卡特勋爵来华,卡斯卡特在来华途中去世,未能到达中国。1792 年,英国政府又特派马戛尔尼勋爵出使来华。两次使团的费用全部都由东印度公司担负,这说明了东印度公司是英国两次派使的幕后策动者。
英国政府为马戛尔尼的出使作了很仔细的安排。首先在人选上,它认为中国素来轻商,所以使者必须是和商业全无关系的人,而且必须官爵较高, 既富有办理殖民地外交的经验,又须略知东方人的心理。马戛尔尼曾做过驻俄公使、爱尔兰事务大臣和印度的省长,所以英政府认为他是合适的人选。其次,为了要使中国认识到英国国力的强盛,大使来华乘坐装配 64 尊炮位的
军舰,并在步兵炮兵中选拔组成一支 50 人的卫队护送。此外还派了一位医术高超的医官随行,目的也是为了表现英国的医药科学的优越,借以引起中国人的“敬慕”,以便有助于使团任务的完成。在礼物的准备方面,特别注意选取那些为中国皇帝所爱好并足以表现英国科学工艺水平的东西,如机械、玩具、天文仪器和最新发明的英国工业制品。这些安排足以说明英国政府对这一次使团的重视,和它的别有用心。
关于和中国进行交涉的目的和方法,英政府在给马戛尔尼的训令中有详细的指示。首先,为了消除中国方面的猜疑,和掩饰英国的侵略意图,英政府要他向中国当局强调英国的和平目的。在英王致中国皇帝的国书中,有许多冠冕堂皇口是心非的话,把英国派使的目的说成是,既非为了征服,也非为了扩张,甚至也非为了获取财富和推广商业,而只是为了“增进对于人类居住的地球的知识,调查全球各地的出产,把生活上的技艺和享受传布到那些迄今对此尚无所知的地方。”①但是作贼心虚的英国政府也防到中国方面会提出印度的例子来诘问,所以在训令中指示马戛尔尼,对此问题只能说, 英国之取得印度完全是为了“自卫”,为大势所迫。关于觐见的礼节问题, 英政府的训令是:应该表示中英平等,但不可拘泥于形式而误了大事。至于此行交涉的具体目的则有三点:第一,在中国获得一块地方,如澳门一样, 英商可在那里屯货居留,该地主权可仍归中国,但英国应有警察权和对英侨的管辖权;第二,如中国不愿租让土地,就要求加开通商口岸,和减少在广州通商的限制;第三,希望中国同意英国可派公使常驻北京。由此可见,这时的英国不但要求扩大对中国的贸易,而且已怀有侵占中国领土的野心。
马戛尔尼使团于 1792 年 9 月 26 日自英启程,次年 8 月 5 日到达大沽口。事前,东印度公司董事长写信通知了两广总督,信中对两年前未能派使来祝贺乾隆帝的八十寿诞表示遗憾,并附有使团携来价值 1.5 万英镑的礼品的清单一件。清廷方面满以为英国来使是专为补祝乾隆寿诞的,因而对使团一行的招待甚为殷勤。直隶总督亲到大沽迎接,对使团所需一切都免费供应。随同马戛尔尼来华的斯当敦,在他事后所写的游记中说:“除了在世界的东方, 客人难得遇到这样殷勤的招待。”①
招待虽十分周到,但清延方面一直把马戛尔尼当作贡使看待,在马戛尔
尼所乘的船轿上都高悬着“贡使”的旗号,马戛尔尼只装作不知,因为他怕抗议无效反有碍他的使命的完成。这个问题虽混过去了,但接着又发生觐见礼节问题。清廷方面坚持三跪九叩首礼,马戛尔尼提出一条件,要清廷派一个和他同一等级的大臣在英王的肖像前也行三距九叩首礼,以示平等。这个提议为清廷所拒绝,最后清廷同意马戛尔尼所提出的以觐见英王最敬之礼来见清帝,那就是免冠鞠躬曲一腿。
1793 年 9 月 14 日和 17 日,乾隆帝在热河行宫两次接见了英使。马戛尔尼自热河回到北京后,向清政府提出了交涉条款,吐露了此行的真正目的。这些要求是:(1)准许英商在舟山、宁波、天津贸易;(2)准许英商在北京设货栈;(3)在舟山附近割一小岛给英国,以便英商在那里可屯货;(4)割广东附近的一小岛;(5)裁减广州和澳门间的通过税;(6)废除钦定税则以外的一切税收,并发给英人税则一部,以便有所遵循。全部要求的中心目的就是要为英国货物打开中国市场,而清廷的答复则是中外通商制度和“天朝法制攸关”,不能改变。
马戛尔尼的使命未能完全实现,但中英间经过这一次的正式交涉,双方都对对方增加了一些认识。清廷方面从此认识到英国并不“恭顺”,而且来意不善;而英国方面也初步看到,单凭狡诈的外交手腕还难以达到它的侵略目的。
1793—1815 年间,英国集中力量对法作战,把对华贸易问题只好暂时搁置起来。但战争需要财源,而对华贸易中仅茶叶进口税一项当时每年收入就在百万镑左右,因此对中国的贸易必须维持。这时,葡萄牙是英国的盟国, 英国既怕法国夺占澳门,威胁英国对华贸易,又想乘机染指澳门,攫为己有, 因此于 1802 年一度派兵占领澳门,经中国抗议后撤退。1808 年,英国又派兵在澳门登陆。这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行动,立即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广东的官吏下令宣布禁止英人通商,断绝对澳门和英船的接济,并且准备了柴、油打算火攻。东印度公司的经理看到中国的态度强硬,觉得此举实在得不偿失,于是建议英政府撤退在澳门的军队。英国这一次侵略计划遭到了可耻的失败。
1815 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又注意到扩大在华市场问题。1816 年, 英政府再派阿美士德勋爵出使来华。这时的情形和马戛尔尼出使时已有所不同。中国方面对英人的侵略意图已有些认识,自然对来使并不欢迎;英国方面也知道和中国交涉并不容易,因而不得不把要求降低一些。英政府和东印度公司要阿美士德向清廷提出四项要求:(1)对公司通商权利作详细规定,以免地方官吏听不法勒索;(2)通商不得因细故而停止,公司可与任何华商交易;(3)中国官吏不得擅入公司所租用的行馆,公司可自由雇用仆役,官吏不得侮辱英商;(4)中国在北京指定一个衙门,以便公司经理或英国驻使可和它文书往来,英人致中国政府的文件可用中国文字。这些要求如能实现,英国在广州的贸易便可得到更大的方便,这样便可为今后的扩张打下一个基础。
阿美士德使团一到天津,从“赐宴”时起又发生了礼节之争。阿美士德坚持不肯遵行三跪九叩礼,嘉庆帝则责成负责招待的官员“开导”。这些官员们在左右为难情形下耍弄了一个花招。他们请使团于 1816 年 8 月 28 日下
午 5 时从通州起程,通宵赶路,绕过北京城,直奔圆明园,到达后,即传旨召见。阿美士德要求休息更装,并表示不能行三跪九叩礼。清廷大臣则在皇帝面前说,英使推托有病不能觐见。嘉庆帝大怒,以为英使有意侮慢倨傲,
下旨驱逐回国。阿美士德的使命因此完全没有实现。必须指出,礼仪之争并不是中英关系中的真正症结;中英之间的根本矛盾是:英国资本主义立意要打开中国市场,而中国封建统治者却坚持闭关自守。所以,即令在这个礼节问题上能象马戛尔尼来使时那样达成某种妥协,阿美士德的使命也是注定要失败的。
两次派使失败后,英国政府即准备使用武力以达到其侵略中国的目的, 问题就在等待适当时机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