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阿卡德王国
阿卡德王国的统一 阿卡德王国(约公元前 2371—2191 年)的创立者是萨尔贡(或读作沙鲁金,约公元前 2371—2316 年)。萨尔贡出身微贱,自称“母卑,父不知所在”。他出生后,被母亲弃于幼发拉底河边,由一园丁收养。后来,萨尔贡到基什王乌尔扎巴巴(约公元前 25 世纪下半叶)的宫廷作园丁,兼任“献杯者”等职,成为乌尔扎巴巴的近臣。当基什被乌玛王卢伽尔扎吉西击败一蹶不振时,萨尔贡乘机夺取政权。大概由于基什旧贵族的势力比较强大,萨尔贡夺权后仍用基什国号,称“基什王”。待地位巩固后, 他便自建新都阿卡德城(该城遗址至今尚未发现)。
萨尔贡先后出征 34 次,击败卢伽尔扎吉西,用套狗的绳圈把他拖到尼普尔城的恩利尔神庙前,当作牺牲烧以祭神。接着萨尔贡挥兵南下,降服乌尔, 攻取乌鲁克,征伐拉格什,“洗剑于波斯湾”。昔日的苏美尔城市几乎尽遭摧毁,苏美尔旧贵族的势力受到沉重打击。在东方,萨尔贡远征埃兰,略取苏撒等城市。在北方,萨尔贡不仅征服了两河流域北部的苏巴尔图,还曾进兵到小亚细亚的陶鲁斯山区以及沿黎巴嫩山脉的地中海东岸地带。萨尔贡自称“天下四方之王”。他的铭文说:“恩利尔把[从]上海(即北方的地中海)到下海(即南方的波斯湾)地区给了他”。萨尔贡虽然征服了广大地区, 但他直接统治的地方大概只限于两河流域南部。两河流域北部的苏巴尔图,
东边的埃兰等只是其属国,仍保持半独立的状态。黎巴嫩山脉一带则仅是征服所及的边远地区。
政治和经济状况 萨尔贡建立了中央集权统治。铭文说:“他使全国只有一张嘴”。萨尔贡的中央政府机构拥有众多的官员。萨尔贡组建了两河流域历史上第一支常备军,人数达 5400 人。地方行政长官多为阿卡德贵族。为缓和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间的矛盾,萨尔贡也任命一些归顺的当地贵族担任官吏。例如,拉伽什的乌鲁卡基那晚年曾任当地总督。但是在阿卡德时代, 中央集权制还未最后形成,国家机构并不完善,地方旧贵族的势力仍很顽强。
阿卡德统一时期,社会经济有了新的发展。由于灌溉网的扩大和完善, 农业生产水平有了提高。南部两河流域的统一,交通的发展使对外贸易范围不断扩大,远达印度河流域。
奴隶制也有发展。长期的对外战争,使大量的战俘沦为奴隶。例如萨尔贡之子里木什(约公元前 2315—2307 年)的铭文记载,他从乌尔等地俘虏了
5460 人,从卡扎卢俘虏了 5864 人,从阿达布等地俘虏了 14576 人,等等。当时的土地买卖文书中,提到地价不仅可用银、大麦和其他实物,也可用奴隶支付。这说明奴隶的使用比较普遍。农村公社进一步分化。里木什之兄玛尼什吐苏(阿卡德第三王,约公元前 2306—2292 年)的一个方尖碑上的铭文
记载,他在四个地方购买了八项土地,除一项数目残缺外,其余总计合 3158公顷。可见,土地兼并是严重的。许多平民失地破产,有的甚至沦为债奴。阿卡德王国内部奴隶与奴隶主,贵族与平民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被
征服者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萨尔贡晚年曾一度被起义者包围在阿卡德城。里木什在位时,国内又爆发大规模起义。尼普尔的一件铭文记载,里木什曾杀死数千起义群众。
纳拉姆·辛(约公元前 2291—2255 年)统治时期,阿卡德王国的势力再度扩张。他自称“四方之王”,“普天下之王”。纳拉姆·辛死后,阿卡德王国逐渐衰落。其继位者沙尔·卡利·沙里(约公元前 2254—2230 年)死于
宫廷政变。约公元前 2191 年,来自东北面山区游牧的库提人入侵南部两河流域,灭亡了阿卡德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