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公元前 2 世纪至公元 2 世纪的帝国(下) 第一节 伊朗和中亚的帝国

一、安息帝国

安息国家的独立 中国古代史书上所说的安息,即外国史书上的帕提亚。它位于伊朗高原东北、里海东南一带。这里先后经历了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亚历山大帝国瓦解以后,又成为塞琉古王国的属土。公元前 3 世纪中叶,一支语言也属于伊朗语族的帕奈人游牧部落从北方的中亚草

原来到这里,和当地人民一同发动了反对塞琉古王朝统治的斗争。公元前 247 年,正当塞琉古王国与托勒密王国发生争纷之际,帕提亚乘机独立。帕奈人部落首领阿尔萨息成了国王,建立了阿尔萨息王朝(公元前 247—公元 226

年)。中国史书因其王朝名称而简称之为安息。公元前 238 年,塞琉古王朝出兵东侵,企图恢复其统治。安息一度战败,但是塞琉古王国内部纠纷又起, 退兵而去,安息国家的独立得以维持。

公元前 2 世纪时帝国的建立 公元前 3 世纪末叶,塞琉古王国统治者再次大举东侵。安息一度被迫称臣纳贡,但实际仍保持了国家的独立。到公元前 2 世纪初,西方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罗马人的势力迅速地向东地

中海地区推进。公元前 192—189 年间,塞琉古王国一再受挫于罗马,从此罗马东侵之势已不可挡,塞琉古王国从此在东部也不可能再有所作为。于是伊朗西部各地区纷纷脱离塞琉古王朝的统治,建立起一些小的国家。

安息王密特里达特一世(公元前 170—138 年)乘此时机向西推进,约于

公元前 155 年占领了米底,打开了通往两河流域的道路。塞琉古王国竭力抵

抗,已经无效。密特里达特一世于公元前 141 年攻占了塞琉古王国在两河流域的最主要的城市——底格里斯河上的塞琉西亚。接着塞琉古王朝的势力被赶到幼发拉底河以西,巴比伦尼亚归入安息版图。在东方,密特里达特一世还从大夏人手中夺取了木鹿(今为麦尔夫)等重要城市。在密特里达特一世晚年,安息已经形成为一个东起中亚西南部(中间包括伊朗)西至两河流域的帝国。

公元前 130 年,塞琉古国王安条克七世集中全力进攻安息,开始比较顺利,占领了两河流域,进而攻入米底。可是次年他在米底人的起义中被杀, 所率军队也被全歼。安息又重新占领了米底和两河流域。

在密特里达特二世(公元前 123—88 年)统治初期,东方的塞种人又在移动。他阻挡了塞种人的西进,使他们南下到现在的锡斯坦(原意是塞种居住的地方)。相传他约于公元前 115 年占领了木鹿绿洲,使安息帝国东界达

到阿姆河一线。到公元前 1 世纪初,密特里达特二世又向西北方面扩展影响, 直至亚美尼亚。塞琉古王国只剩下叙利亚一带地方,苟延残喘。可是西进中的安息与东进中的罗马之间的争衡已不可避免。

安息与罗马的斗争 公元前 1 世纪初,塞琉古国家急剧衰落,北方许多领土为亚美尼亚所占,南部的犹太也独立了。公元前 64—63 年间,罗马灭了塞琉古王国和犹太,建立了叙利亚省和犹太省,这样就与安息直接地接壤了。

公元前 53 年,罗马的克拉苏率领大军渡过幼发拉底河,并越过两河流域北部的草原追逐安息军队。两军相遇之后,安息骑兵猛攻一阵以后就撤退了。罗马军的一支乘势穷追,脱离了主力部队,结果全被歼灭。克拉苏想率军北

撤至亚美尼亚,结果也未成功,他自己战死,大部军队被歼,只有少数残兵逃回了叙利亚。这一次战争使罗马东进受挫,奠定了以后双方基本以幼发拉底河为界的格局。

公元前 1 世纪,罗马将军安东尼作为“后三头”之一统治罗马东方行省, 安息就联合前来投靠的罗马共和派分子一同攻占了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地。安东尼反击得胜,公元前 38 年双方国界又恢复到幼发拉底河一线。可是当公

元前 36 年安东尼转而侵入安息的时候,他又被打败了。

公元 1 世纪时,安息与罗马基本上处于相持状态。在三四十年代,罗马曾经支持安息内部的亲罗马派在两河流域争夺政权,结果没有成功。在五六十年代,双方又为争夺对亚美尼亚的控制权而发生过冲突,结果双方妥协, 都保持了对亚美尼亚的一定影响。

公元 1 世纪末、2 世纪初,安息不断发生内乱,国势衰落。罗马皇帝图拉真于公元 114—116 年间大败安息人,占领了亚美尼亚和两河流域,在那里

分别设立行省。公元 117 年,图拉真死。他的继位者哈德良就放弃了这些新

的行省。公元 161 年,安息王又越过幼发拉底河侵入罗马统治下的叙利亚,

形势一度有利。随后罗马人展开反击,夺取了亚美尼亚,并在公元 164—165 年间占领了两河流域。但是这一次罗马人仍然没有能守住这些新占领区。

安息与罗马的长期斗争弄得双方都精疲力竭,没有一方可以算是胜利者。

安息帝国的特点 安息帝国领土基本都在过去的波斯帝国范围之内。虽然版图比波斯小得多,但从领土的核心部分和居统治地位的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来说,安息帝国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说是波斯帝国的后继者。安息帝国内部也有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已相当发达的两河流域地区与伊朗的山区和里海沿岸的草原的狩猎或游牧的部落相比,差别是悬殊的。不过安息帝国与波斯帝国也有不同之处。马其顿—希腊人入侵时期在里海东南和木鹿地区建立了一些城市。这本是为巩固他们自身统治地位的措施。可是当公元前 2 世纪中国汉代的张骞通西域以后,“丝绸之路”开始打通。于是处于这条路上的那些城市,都变成了在商业上有重要意义的城市,那里的手工业也有所发展。所以,“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仅减轻了安息帝国东西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而且也使安息增加了一条联系东西部的经济纽带。

从帝国内部的政治结构情况来看,安息帝国的统一程度大概还不如波斯帝国。波斯在帝国内部普遍设立行省,派总督统治,虽然地方上仍然基本维持传统的自治,但不是作为属国形式存在的。安息帝国内则没有完全设立行省,有些小国只要称臣纳贡就可以继续作为属国存在。安息帝国内部还有一些大贵族,他们势力强大,对国王实际上也保有某些独立性。例如在公元前53 年打败罗马侵略并杀死克拉苏的大将苏勒那,就是安息几家大贵族之一。据普鲁塔克说:“他出门办私事,也总要一千头骆驼运行李,二百辆车载妻妾,重装骑士一千人和更多的轻装骑士作护卫;他的骑士扈从和奴隶,总共不下一万人。”这样的有兵有钱的大贵族,在地方上也就是一个具有相当独立性的诸侯了。安息帝国的政治结构比较波斯松散,可是在抵御西方入侵势力时却比波斯坚强有力。这是因为,波斯帝国征服的地区比安息大,其内部民族矛盾也比安息多。在安息帝国中,只有两河流域在民族上与安息比较疏远,可是两河流域人民对于罗马人的反抗也更甚于其反对安息。所以,只要

在罗马入侵的情况下,安息帝国内部的各部落和民族总是要团结起来共御外侮的。从国力的情况看,罗马强于安息,而双方斗争中罗马并不能大占优势, 其主要原因即在于此。

安息帝国的衰亡 安息帝国的盛世在公元前 2 至 1 世纪。约自公元前 1 世纪末开始,一支安息贵族在伊朗东部建立了一个半独立的公国。它的势力在东方扩展到印度西部,而它对安息帝国的独立性却越来越大了。公元 1 世纪时,贵霜国家形成,迫使安息的东北国境退出了阿姆河一线地带。

公元 1 世纪末至 2 世纪初,安息内乱频繁,国力削弱,两河流域地区一

度为罗马人所占。此后安息内部稳定了半个世纪,国力稍有恢复,可是在 2

世纪 60 年代又与罗马发生了新的战争。安息帝国在与罗马的长期斗争中严重

地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公元 3 世纪初,安息统治者内部又起纠纷,国势越发

不振。公元 226 年,安息王朝终于为萨珊朝波斯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