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商周时期的中国
商代历史概况 商原是一个长期与夏并存又从属于夏的方国。相传商的始祖是契,传 14 代至汤。汤居于亳(在今河南商丘、郑州一带,具体地点尚无定论),在伊尹辅佐下,逐步扩大势力,然后联合诸侯打败夏的重要与国昆吾,最后打败夏桀。汤于是代夏王成为诸侯的领袖——天子,建立了商王朝,时约在公元前 17 世纪。
汤在位年久,死时长子已早去世。王位依次传给了次子、幼子。汤幼子死后,伊尹立汤长子之子太甲为王。父死传位于长子,然兄弟相传,最后幼子再传位于长兄之子。这大概就是商代王位继承的正常制度。可是太甲本人并未传弟,而以后两代中,幼弟都未传位于长兄之子,而是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到第 11 王(第 6 代)仲丁以后,贵族之间争权夺位的矛盾激化,国家动乱频繁,9 个国王(5 代)迁了 4 次国都(在今河南、山东一带)。第 20 王
(第 10 代)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以后 11 王(8 代)共 273 年间未再迁都。因此,历史书上有时又把商称为殷。迁殷以后最重要的王是武丁
(第 23 王,第 11 代)。武丁早年曾在民间,比较知道下层的疾苦,即位以后重用贤臣傅说等,关心农牧业的生产情况,因此国力强盛起来。据文献和甲骨卜辞材料可知,武丁曾对边远地区的方国进行过多次战争。武丁因此被后世殷王尊为高宗。武丁在位 59 年,显示了商朝的强盛,也在长期战争中消耗了国力,为商的由盛转衰准备了条件。
商代末王纣曾大规模地对东夷用兵,虽然取得胜利,但也消耗了国力。纣还纵酒享乐,虐待臣民。因此,最后当周武王率领一些诸侯联军打来的时候,纣的军队在阵前倒戈。纣自焚死,商朝遂为周所取代。商代共传 31 王,
17 代。历时约 500 年①。
直到上世纪末,学者只能凭传统文献了解商代历史,所知甚为有限。自1899 年甲骨文被发现以后,甲骨文的研究与随之而起的考古发现,为了解商
代历史提供了大量切实的资料。例如,在河南郑州发现了约筑于公元前 1620
年的商城,城周长 6960 米,城内东北区约 6 万多平方米范围内还有几处大面积的建筑基址。这显然是商代早期的一个重要都邑,有的学者还认为就是商汤的都邑亳。在郑州二里岗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一批青铜礼器、兵器和工具; 其中有两件形制很大的鼎,一件高 1 米,一件高 0.87 米,大概为商王室的重器。这些不仅说明商朝初期已是文明时代,而且说明当时的青铜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而不是其最初阶段了。在河南安阳殷墟的多次考古发掘中,已经出土了甲骨卜辞十余万片,这为我们了解当时多方面的情况提供了丰富而可靠的材料;在殷墟还发现了宫殿遗址、王室与贵族的墓葬,出土了许多精美而壮观的青铜彝器,发现了一些作坊与种种工具;同时也发现了当时大规模以人殉葬的情况。关于商代社会的情况与文明的特点,考古资料已经并将继续提供出具体而切实的证据。
西周的盛衰 相传周的始祖是弃,约与大禹同时,曾任后稷(司农业)。以后子孙世代为夏之后稷,夏衰,逃入戎狄之间,世系失考。后来弃的裔孙公刘到豳(在今陕西旬邑县)定居,又传十余世,古公亶父(后世尊他为太王)迁至周原(在今陕西岐山县),周邦的名称也由此而起。古公及其子季
① 又《孟子·尽心下》云:商代历时五百余年。《古本竹书纪年》云:商代历时四百九十六年。
历(后世尊之为王季)的时候,周逐渐兴起,不过对商则保持从属的关系。据传,季历最后即为商王文丁所杀。季历之子昌(始称王,即周文王)继位, 周日益强盛。商王封昌为西方的方伯,史称之为西伯昌。西伯昌联合友邦征服了许多敌对的方国,并且灭了商在西方的重要与国——崇国,又迁都至丰
(今陕西西安西南),以图向东发展;不过他考虑到力量仍然不足,表面上继续对商保持臣属关系。他死后,子发继位,是为武王。武王十一年,率领诸盟邦联军灭商,建立了周王朝,都于镐(在丰之东,亦在西安西南),时间约为公元前 11 世纪中叶。
武王灭商,只是推翻了商王朝,却仍封纣子武庚于殷。同时封弟管叔、蔡叔于殷附近,以监督武庚。不久武王死,弟周公旦摄政。管叔、蔡叔怀疑周公要篡权,勾结武庚叛乱。周公率兵东征,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三年中平定叛乱。为了巩固周王朝在东方的统治地位,周公建立了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把“殷顽民”迁到这里,派重兵驻守。改封商朝另一贵族微子于宋,同时封建了许多同姓和异姓的诸侯,作为周王朝的屏障。周公还为周王朝制订了一系列的礼制。
周公摄政七年以后,把政权移交给了武王的儿子成王。成王及其子康王先后统治 40 余年,是周代最繁盛的时期。以后的昭王和穆王曾多次对许多方国用兵,虽然显示出周王朝还有相当强大的国力,但是并没有收到什么有益的效果。以后经过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周王朝日益衰落。到厉王时, 又重用“好专利”的大臣,损害国人的利益,引起国人不满,还严禁国人有怨言。结果厉王为国人所放逐,周公、召公二人共同摄政,史称“共和”行政①。共和元年为公元前 841 年。《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从此年起开始逐年记事,因此这一年也是迄今所知的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的连续纪年的开端。
共和十四年,厉王在流亡中死去。周、召二公立厉王子为王,是为宣王。宣王时曾北逐■狁,南征荆蛮,在《诗经》里就有一些歌颂他的武功的篇章。不过宣王的中兴并不久长,他在位的后期已经在与西戎的战争中失利。当宣王之子幽王在位时,又任用“好利”的大臣,社会矛盾激化,“国人皆怨”, 加之地震、山崩、川竭等自然灾害,形势已十分严重。幽王又废王后和太子宜臼,而立爱妾褒姒为后并以其子伯服为太子。这样就触怒了原王后的娘家申国。公元前 771 年,申侯勾结犬戎部族攻周,杀幽王。申侯与其他诸侯一道立原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平王。平王为了避免戎的威胁,东迁到洛邑,时为公元前 770 年。西周结束,东周开始。在东周时期,周王朝日益衰弱,在历史上已经没有多大实际作用了。
西周的分封制度与宗法制度 夏、商、周是中国古代的三个王朝,有作为诸侯领袖的王或天子;同时所谓诸侯又都是实际独立或半独立的方国首领,三代都不是真正的统一的国家。不过,三代的情况是有发展的。相传夏禹时有万国,那不过是很多部族或小邦,他们以夏王为联盟的领袖。相传商汤时还有 3000 余国。商王朝的力量看来大于夏王朝,已经有一些侯伯方国对
商王朝有定期纳贡的关系,成为商的外服。相传周初还有 1800 国,而周代对于诸侯的控制又比商代加强了。
武王克商、尤其周公东征以后,周王朝进行了相当规模的封邦建国的活动,而且以后还陆续有所封建。周代的封国,不仅包括了对原先已经存在的
① 一说“共和”指共伯和摄政。
邦国的册封(即周作为王朝与该国作为诸侯的相互关系的确认),而且包括了新封建的不少诸侯国。例如,周文王的儿子或其后裔受封的有: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鄷、郇等国;武王之子受封的有:邘、晋、应、韩等国;周公之子受封的有:凡、蒋、邢、茅、胙、祭等国。荀子说,周公当政时曾封建 71 国,其中与周王同姓(姬)者就
有 53 国。这些诸侯国都是周王朝派人去建立的新政权,最初具有明显的移民驻防的作用。例如,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于今河南淇县一带,建立卫国,镇抚殷遗民;周公之子伯禽受封于今山东曲阜一带,建立鲁国,周代开国元勋之一太公望(吕尚)受封于今山东临淄一带,建立齐国,作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重镇;成王之弟唐叔受封于今山西翼城一带,建立晋国,以与当时居于附近的戎狄部落周旋;与周王同姓的召公奭的儿子受封于今北京房山一带,建立燕国,作为在东北方向上的重镇;在江汉平原还建立了一些姬姓国家,以为南方的屏藩。后来在南方强大起来的楚国,虽然不是周王朝新封建的邦国, 可是在周灭商的过程中也曾支持过周,因而得到了周王朝的确认(形式上也是受封)。周代实行分封制度,所建立的当然还不是秦汉以后那样的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不过周王朝在诸侯中的权威比夏商两代加强了,中国逐渐走向统一的趋势也比夏商两代更为明显了。
周代的分封制度又是与宗法制度互相关联的。商代有无宗法制度?学者见解不一。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商代没有象周代那样的系统完整的宗法制度。
在周朝,王位在原则上应由嫡长子继承,其他儿子则封为诸侯。王室世代都由嫡长子继承,成为大宗;由周王庶子封成的诸侯,相对于王室来说就是小宗。在诸侯国内,国君又由嫡长子继承,其他公子则封为卿大夫。国君世代由嫡长子继承,成为大宗;由其他公子封成的卿、大夫相对于国君来说就是小宗。卿、大夫之家又由嫡长子继承,其他的儿子则成为士。卿、大夫之家世代由嫡长子继承,成为大宗;士相对于所自出的卿、大夫之家来说就是小宗。在士以下,仍有嫡长支和庶支的分别,一般总以嫡长支为大宗,庶支为小宗。宗法制度既是一种血缘关系的体系,又是一种政治关系的体系。在这种体系之下,忠于君和孝于亲是一致的。小宗敬顺大宗,既是对于祖先的孝,又是对于上一级封君的忠。这样逐级上推,以至于周王。周王既是天下姬姓之大宗,又是各国诸侯的共主。周王对于异姓诸侯,则通过婚姻关系建立起另一种血缘的联系,姬姓诸侯与异姓诸侯之间也通过婚姻建立姻亲的血缘关系。周王照例称同姓诸侯为伯父或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或叔舅。这正是分封制度与宗法制度两相结合的反映。
由于有了分封制度和宗法制度,周王朝的王权显然超出了夏商两代的水平。不过,分封制度和宗法制度存在的本身,又说明周代的王权仍然处于王权发展的早期阶段。
西周时期的敬天保民思想 商代的统治者一般都很迷信。他们相信天,相信鬼神,对各种各样的鬼神频繁地进行着多种方式的祭祀,而且祭礼一般都很隆重。他们祭祀时用许多牺牲,甚至杀人以为牺牲。据甲骨文专家研究,一次献祭用上百人以至 500 人的现象,在卜辞中是屡见不鲜的;商朝
极盛时期武丁在位时就曾大量用人作牺牲,当时的 100 多条卜辞中就记载了上万人被用作牺牲的事实。当商代统治者的暴政引起人民不满而周又乘机兴起时,曾有大臣提醒纣,说明形势危险,可是纣说:“我生不有命在天?” 他宁可相信天命而不重视人事。
后来商被周所取代。这件事连周人自己都不免感到惊奇。因为原来商是“天邑商”、“大邑商”,而周是“小邦周”,二者的地位和力量相差很远。所以周人反复思考商所以被取代的原因,也就是在想自己怎样才能不被取代。周人的这些思考主要反映在《尚书·周书》的一些篇章中,而总结这些思想的主要人物就是周公旦。
周人经过反省,还没有达到不信天、不信神的程度,尤其在对“殷顽民” 发表文告时更特别强调周之代商完全是由于天命。可是周人在自己的统治者内部却明确表示,天是靠不住的,天命是变化无常的。怎样才能知道天意呢? 那就要考察民情。周公旦在代表王室封其弟康叔于卫时,对康叔说:“天畏
(威)棐(非)忱(诚、信),民情大可见。小人难保(安),往尽乃(你的)心,无康好逸豫,乃其乂(治)民。”①这就是说,天命或天威是不可靠的,人民也是不易使其安定的,一定要了解民情,不图安乐,尽心治理人民, 人民安定了,天命也就保住了。保(安)民就是敬天,敬天要做到保民。相对于商朝统治者重神轻人的情况来看,周人的敬天保民思想当然是进了一大步。他们能从人事的角度来考虑所谓天意或天命,这在古代世界也不失为一种出色的思想。
商周时期的中国和当时的世界 商和西周历时共约 700 年。在这个时期里,世界诸文明古国的情况有了相当大的变化。在与商代大体相当的时期
(公元前 17—11 世纪)里,在南亚,印度河文明已经消亡,正处于雅利安人氏族部落解体时期的早期吠陀时代;在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解体,两河南部未再出现强大国家,北部则有米坦尼和亚述(中期)的先后代兴;在埃及,则经历了新王国的兴起和衰落;在小亚和地中海东岸,有赫梯的兴起, 以及赫梯与埃及在叙利亚、巴勒斯坦的争霸;在爱琴海区域,克里特文明经过盛世而衰亡,迈锡尼文明在南希腊兴起;公元前 13 至 12 世纪间(约与武丁同时),多利亚人在希腊的南下与东地中海地区的“海上诸族”活动的浪潮,摧毁了迈锡尼文明,瓦解了赫梯帝国,埃及在入侵者打击下勉强得以保存,亚述受到了这种来自北面的抑制,随后又受到来自南面的阿拉美亚人的打击,而一度分崩离析。总之,约与商代末叶同时的其他文明地区,普遍地呈现了一种危机的现象;危机直接发生的原因是民族的迁徙,而其深层实质则是那些地区的青铜时代文明的没落。
在与西周大体相当的时期(公元前 11 世纪中至 8 世纪早期)里,在北印度是雅利安人部落逐渐解体时期;在埃及,正是衰落时期;在地中海东岸, 腓尼基诸小邦曾一度繁荣,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开始建立国家;在两河流域再次崛起的亚述,在周围遇不到强有力的敌手,逐渐形成一个收拾上古近东诸文明的帝国。在爱琴海地区和希腊,基本是处于文明中断阶段的“黑暗时代”, 这个时代至公元前 8 世纪才开始结束。在印度、西亚和希腊的广大地区中, 这一时期开始进入早期铁器时代。亚述帝国是铁器时代的第一个帝国。
中国商周之间的交替,与当时世界其他古文明地区的变化有相似之处, 也有不同之点。相似之处是,原来在经济、文化上先进的大国为较落后的对手所取代;而不同之点是,周取代商并非以早期铁器文化代替青铜文化,而是在商代基础上的青铜文化的继续发展。周取代商,对商代文化有所变革, 也有所继承,在其间没有发生在他处曾出现的文明中断的现象。
① 见《尚书·康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