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与物游

“神与物游”是魏晋人在探讨人与自然关系中获得的对文艺的基本认识。它是中国文艺理论走向自觉的标志。这一命题是由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出的: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神与物游”明确肯定了自然物象对艺术创作的制约作用。艺术构思过程中,万象纷呈,声色俱现,大自然的风卷云舒走进艺术家的心灵,从而形成精神与物象的互为交融。艺术创作的过程就是不断与自然交流冥合的过

程,不是以自然附会于主观意志,以外合内,而是化主体于自然之中,以内合外,内外合一,这就是神与物游的基本含义。因此可以说中国古典文艺理论正是在自然主义文化土壤上生长起来的。

按照古典文论的解释,艺术创作的动因是感物兴情,而这个物首先是自然,艺术的准备过程就是虚以待物,让自然万物真诚地感动人的心灵。陆机的《文赋》是中国第一篇独立的文学理论著作。《文赋》曰:

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乎之斯文。

陆机这里描写的正是艺术创作的准备过程,而自然的四时运行,万象变幻,是文学的第一诱因。陆机在说过“颐情志于典坟”,即继承前代的文学传统之后,集中笔墨表达的是情由物生,不是为文造情,而是睹物兴情,生命的感动主要依据于自然的感动,人的喜怒变化与大自然的四时运转同律互动。古典文艺的创作与实践都定位于自然万物的感应上。钟嵘《诗品序》开篇即谓: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 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篷,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寒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杨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

动物感人,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是钟嵘对艺术产生过程的一个基本概括,但这个过程的基点是物感。一些学者认为物感之“物”,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自然之物,诸如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一是社会之物,即楚臣去境,汉妾辞宫,负戈外戍,杀气雄边,骨横朔野,魂逐飞蓬之类。但这些“物”在钟嵘笔下都统一于自然。春风秋月、夏雨冬寒固然是自然景观的体现,而作为人事的楚臣去境、骨横朔野、魂逐飞蓬之类,其实也是自然景物大背景下的人事,是与物相感之后的人事。因此钟峰把它们总称为“物”,这个物是自然主义观照下的“物”,因此物与情的关系是感。这个感是感应,是感动,而不是凌驾,不是统率,“感”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反映,反映是认识是说明,而“感”则是顺应是体悟,所以钟嵘强调的不是以悲喜哀怨之类的感情涂抹于自然万物,而是自然万物引动主观情感,因此钟嵘在这里反反复复强调“物之感人”“摇荡性情”“四候之感诸诗者也”,也就是说主观的情志是顺应外物的结果,用刘勰(原道)的话说就是:“夫岂外饰,盖自然耳!”

同陆机、钟嵘一样,刘勰也认为作家的感受只能来源于客观自然:“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大自然的变化不是毫无意义的循环住复,它引起人类或喜或悲的情感变化,从而引发作家的创作情感。自然是流动的、不断变化的

——“岁有其物,物有其容”。因此,作家的情感也随之变化:“献岁春发, 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愿;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

矜肃之虑深。⋯⋯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色》)。作家创作不仅要随着客观自然的变化而变化,而且作家所创造的艺术美从根源上说是与自然美的客观属性一致的。他说:“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这样, 决定着文学创作的是客观万物作用于作家主观感情的结果,而不是超自然的理性的“道”。

虽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作家们对文学艺术有不同的理解,作家的创作倾向也不尽相同,但把文学创作的动因归结于感物兴情却是普遍的看法:

炎凉始贸,触兴自高。睹物兴情,更向篇什。

萧统《答晋安王书》

至如春庭落景,转蕙承风,秋雨且晴,檐梧初下,浮云生野,明月入楼,时命亲宾, 乍动严驾,车渠屡酌,鹦鹉骤倾,伊芳三边,久留四战,胡雾连天,征旗拂日,时闻坞笛, 遥听塞笳。或乡思凄然,或雄心愤薄,是以沈吟短翰,补缀庸音,寓目写心,因事而作。

萧纲《答张缵谢示集书》捣衣清而彻,有悲人者。此是秋士悲于心,捣衣感于外。内外相感,愁情结悲,然

后哀怨生焉。

苟无感,何嗟何怨也?

萧绎《金楼子·立言》

这里的“寓目写心”“内外相感”“睹物兴情”都是自然主义文艺观的体现。这样的基本认识源于诗人们亲近自然乐山乐水的思想感情,也影响了后世作家对山水自然的描写。

既然作家的创作感动源于自然万物,因此,创作的真正状态必须是对自然万物的迎接融和,而不是拒绝分离,因此作家创作的心理状态是虚静。用庄子的话说,虚就是“心斋”,就是“虚以待物”;静则是明,是显现,让自然万象在心灵世界中显现出来,即苏东坡谓:“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陆机《文赋》如此描绘这样的境界: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瞳胧而弥鲜, 物昭晰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于是沉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收历世之阙文, 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之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观古今于径臾,抚四海之一瞬。

在艺术的创作里,心灵必须进入空虚境界,要收视反听,耽思傍讯,心

灵的虚静,创造了“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博大艺术空间。“空故纳万境”:群言之沥沥,六艺之芳润,天渊之安流、下泉而潜浸、古今之须臾、四海之一瞬等等,一切有形的无形的、空间的时间的、历史的现实的,都在无限空间里搅拌融和,自由交往。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境,自然万象充实了人的生命,万物也染上了人的性灵。这就是物象呈现看灵魂生命的时候,也是艺术境界诞生的时候,这就是刘勰所说的“神思”:

夫神思方远,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满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并驱矣。

“神”是上天下地包揽宇宙的精神活动。但这里的“神”不是离开自然万象的无度的胡思乱想,而总是与自然相伴,是自然界最悠远最广阔的时空。神是从自然万物感发中的想象活动,所以刘勰《文心雕龙·物色》谓“诗人感物,联类无穷”。神思是精神与物象相互交融,孕育出无穷的审美境界, 是人与自然的冥合无间。人与自然的冥合不是人为的撮合,而必须是超越人为的自然结合。萧子显《自序》谓:

若乃登高极目,临水送归,风动春潮,月明秋夜,早燕初莺,开花落叶,每来斯应, 每不能自已也。

魏晋以来的名士们在服药行散、竹下风流中,完成了哲学的从名教到玄学、人格的从才情到神韵、诗歌创作的从玄思到山水、艺术理论的从摹形到神思的转变,这一过程的主题是人的哲学精神、艺术精神自然化的过程。魏晋士人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回归自然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