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教的发展

道教产生的早期,有两大派别:太平和五斗米道(天师道)。

太平道为张角于东汉灵帝时所创,以《太平经》为主要经典,以“中黄太一”为其奉祀之至尊天神,教徒达数十万。五斗米道(天师道)是张陵创立,张陵故后,其子张衡继续在川西北和陕南一带传教。

两大派别主要在下层群众中流行,影响很大,后都被黄巾大起义所利用。太平道在献帝建安 20 年为曹操所灭,张鲁迁邺城后死去,五斗米道失去统一领导,祭酒主者们各自设治传教,出现了分化状态,加速了道教的传播。

魏晋南北朝时期,信奉道教的上层统治阶级,对民间道教进行改造,促进了道教的发展。东晋葛洪建立了一套成仙的理论体系,他提出了以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的主张,将神仙方术与儒家纲常名教相结合,为官方道教奠定了理论基础,后又相继出现了上清、灵宝、三皇等道教派别。

这时,道教仍以通俗的形式在民间传播着,并不断发动对统治者的斗争。杜子恭一派的天师道在江南也很有影响。

北魏太平真君年间,嵩山道士冠谦之自称奉太上老君的旨意,“清整道教,除去三张(张陵,张衡,张鲁)伪法”,代张陵为天师,是为北师道。南天师道,以庐山道土陆修静为代表,他主张“祖述三张,弘衍二葛(葛玄、葛洪),总括三洞(上清、灵宝、三皇),汇归一流”。后陶弘景主张三教合流,吸收儒释二家思想,进一步充实了道教内容。

经过改造充实,从内容到形式,道教都得以健全,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受到了封建统治者崇奉和扶持。

道教的兴盛当在隋唐到明代中叶。从隋唐到北宋是道教理论不断发展和深化的重要阶段,首先是生产和经济的发展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其次是它本身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儒大释辩论,南北不同流派的交融,教理得以发展。另外,统治者采用崇教政策,提高道教地位,提倡道书研究,设立道

举制度,等等。道学者大量涌现,对教理的丰富提高了重要作用,主要学者如唐代的孙思邈、成玄英、司马承植,五代十国的杜光庭,北宋的陈抟、张伯瑞、陈景元、贾善翔等。

南宋偏安,民族矛盾加剧,道教内部,宗派迭起,互争教会领导权。南方教派繁多。在北方,主要有王重阳创立的全真道,主张三教合一。传教中, 王重阳的七位弟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丘处机),另外还有大道教和太一道。元成宗以降,道教分为正一和全真两大宗教,在明代流传。

入清以后,封建制度进一步衰落,统治者对道教趋于轻淡,张天师由二品降为五品,道教在官方一蹶不振,渐向民间发展,有些内容甚至成为民俗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