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老庄的美学思想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道家美学思想的奠基者;庄子是道家美学的最重要的代表。老子所创始的道家美学,经过庄子的发展,成为先秦时期独树一帜的一种美学思想,它和儒家美学双峰对峙,成为中国古代美学的两大潮流。

老子是与孔子齐名的中国美学的奠基者。老子以“道”为核心建立了他的思想体系,在他那里,“道”是世界的本源,“道”没有意志,自然无为, 无形无状,却化生万物。在老子那里,道又具有法则、规律的意义。老子不仅在“道”、“无”的基础上阐发了他的宇宙发生理论,而且提出了“气”、“象”、“味”、“妙”、“美”等重要范畴和“涤除玄览”等著名命题, 后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美学独具特色的关于“气韵”、“意象”、“意境”和审美心胸的理论。《老子》一书如同先秦诸子的著作一样,不是专门的美学著作,老子也没有对有关的范畴从美学的角度加以充分地揭示,但他在中国美学中的地位决不可低估。

关于气、象、味、妙。

中国美学不是局限于感性具体的实物来完成审美观照的,而是超越有限,追求一种无限的崇高美,这种审美倾向不能不说是由《老子》而生发的。老子曰:“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

① 《盂子·万章上》。

为和。”①在这里老子以恢弘的气势展开了他对世间、宇宙的形而上玄思。这一风格经由庄子、管子、《易传》绵延流传,在魏晋以来的文论、诗论、书论、画论中发扬光大,于是艺术家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力求表现宇宙的本体和生命(道、气),要求气韵生动,在有限中表现无限。在审美观照中,力求超越孤立有限之象,取之象外,在象外之“境”中体味,观道。

老子指出,道是无,却可以生有,它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 无形无名却有象有精,不可穷究致诘,可由想象得之,但难以言传,故而说“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的玄妙处正在于它的无限性无规定性。魏晋以后“妙”逐渐成为一个常用而十分重要的美学范畴。诸如,妙音妙句, 妙色妙香,妙义妙旨,妙情妙境,生花妙笔,妙手偶得,妙趣横生,妙不可言等等。

关于“美”。

老子把“美”放在区别于“善”、对立于“丑”(恶)的位置上来把握。他认为美与丑(恶)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美就无所谓丑,它们相比较而存在。同时美与丑的区别又是相对的,当中并无不可超越的鸿沟,丑可以变为美, 美也可以复变为丑。

老子在美丑上的相对主义,对美和艺术的简单否定的态度,是从对王侯贵族的穷奢极欲、言美行丑的不满而来的。当然这并不排除他对真正的绝对的美的追求。老子的美与丑的美学思想带有复杂的重要性。

老子认为,美者不真,真者不美;善者不美,美者不善。他的这种思想, 和他关于美丑的相对性,对美和艺术简单否定的态度一样,是立足于对文明社会的批判的立场之上。他击中了文明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真善美恰好互相敌对、无法相容这个历史的事实。

关于“涤除玄览”。

《老子》第十章中有“涤除玄览,能无疵乎”一句。“玄览”河上公注: “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物,故谓之玄览”。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作“玄监”。高亨、波曦朝因谓:“‘监’字即古‘鉴’字”。“‘鉴’与◻同, 即镜子。”是为“涤除玄鉴说”。

老子在认识论上否认感觉经验的必要性,认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主张“塞其兑,闭其门”,“致虚极,守静笃”,排除一切外物杂念的干扰,即得“道”,“得道”就认识了一切。这种直接体验的认识方法在认识论上是错误的。但后来的思想家把“涤除玄览”的命题引入文学艺术领域,认为审美观照中必须排除各种成见和干扰,保持内心的虚静。庄子的“心斋”、“坐忘”,宗炳的“澄杯味象”、“澄杯观道”,都与老子的命题密切联系。

庄子的美学思想

庄子是道家美学的最重要的代表。他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美学思想,把包含在老子哲学中但还处于潜在或萌芽状态的美学思想进一步展开了,他扬弃了存在于老子哲学中的权术思想,以及在老子那里常流露出来的对待人生的某种冷漠感,在看来玩世混世的生活态度后面,包含着为老子所缺少的一种对人生的热烈的爱恋,从而使庄子哲学具有浓厚的艺术色彩,包涵丰富的美学内容。

① 《老子》第 34、21、25、42 章。

庄子把“道”视为美的最高境界。也认为,人实现了对“道”的观照, 就会成为一种最理想、最完全的人,至美至乐的人。但要达到这一点,必须外天下外物外生死,无己无功无名,“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达于“心斋”、“坐忘”的境界。这是被他称之为“游”的高度自由的境界。在形体美与精神美的关系问题上,庄子认为二者是一致的。自庄子的“心斋”、“坐忘”开始,在老子“涤除玄览”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美学史上审美心胸的理论,对后来的文学艺术创作的欣赏(尤其“书论”和“画论”)影响深远。除消极的无知无欲外,庄子也论及了在主动的创造性活动中获得自由、获得自我实现的喜悦的美的境界问题。

庄了崇尚自然朴素之美。庄子把“道”视为最自然、最朴素的“自本自根”的。因而他在许多寓言故事中阐发了他崇尚自然朴素,反对雕饰,提倡顺物之性,尊重人的个性,反对束缚个性发展的思想。

庄子在阐述美丑的关系时,一方面认为美与丑“道通为一”,没有质的区别,是无法认识的;另一方面又说“美恶有间”,是有区别的、是可以认识的。但总的说来,庄子在解释美与丑的关系问题上,也表现出他的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不过,他关于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的美的思想是有独到见地的。

先秦美学思想除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之外,还有墨家以及《易传》等应引起注意。

墨家从处于自由地位的古代小生产者的立场出发,猛烈地揭露和批判统治阶级的美的享受和艺术创造是以大量剥夺人民的衣食之财为代价的。但小生产者的狭隘的功利主义使他得出了反对美和艺术的结论。

《易传》突出了“象”的范畴,提出了“观物取象”的命题,对“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注意,进而强调“立象以尽意”。并指出“其称名也小, 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稳”。这一思想在意象说上的地位十分重要。

《管子》一书在老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精气说”,说它不仅化生万物,而且“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人的生命、智慧都由“气”而生。这一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有四:一是哲学上的气一元论的世界观;二是伦理学意义上的“养气说”(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三是美学上的“气韵”说;四是医学上的气功。

《管子》中提出的“虚一而静”的命题,上承“涤除玄览”、“心斋”、“坐忘”,在美学上的地位非常重要,《管子》认为,“气者,身之充也”, “充不美,则心不得”,如何吸收和保持精气呢?《管子》认为,必须“去欲”、“执静”、“去好恶”、“一意专心”、“洁其官”(心)、“开其门”(耳目),才能获得真知、灵气。后来的文学创作、书法、绘画理论都十分强调宁神和专一。

《乐记》是我国古代的音乐美学著作,它阐述了音乐的起源、美感、社会作用、乐礼关系等。《乐记》的“感物而动”的“物感说”在中国美学史上地位十分重要,所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乐记》肯定了音乐的教化作用,在进一步阐述荀子“礼辨异,乐和同”思想的基础上,强调“礼乐相济”,礼、乐、行、政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