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书法

书法,作为中国艺术的一个门类,在世界文化史上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如果说造纸、火药、罗盘、活字排版是中国古代科技四大发明的话,那么,真、草、隶、篆、行则是我们祖先在书法艺术形式独立于世界的又一创造。

所谓“真”即真书,原称“今隶”、“楷书”、“正书”(正楷)。产生于汉末,系汉隶书改波磔,增加钩趯而成。至魏代种繇,晋代王羲之改变

体势,创制法则,隶、楷遂完全分流,别为两体。“草”即草书,据传始创于汉代史游,发展到后代,各个时期又有各种形式的草书,如草篆、草隶、藁草、章草、今草、狂草等。“隶”即隶书,一般传说是秦代程邈所创。隶书又称“佐隶”、“徒隶”、“隶字”、“隶文”、“佐书”、“今文”、“史书”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又有“秦隶”、“汉隶”“古隶”、“八分”、“飞白”、“散隶”之分。此书体盛行于东汉,魏晋以后被楷书代替,仅仅用于书法作品的创作。“篆”即篆书,是秦以前使用的文字,秦代李斯在此基础上改变形体,故又有大篆、小篆之分。此外是“行书”,据传行书始创于东汉刘德升。行书是比楷书易写,又比草书易认的一种书体,最切合实用, 所以自它问世以来一直通行至今。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代名家灿若星辰,不胜枚举,载籍浩如烟海,遗迹不可胜数。风格流派,各有千秋,艺术造诣,博大精深,绝非三言两语所能尽言之。

书法艺术的产生、发展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有密切的关系,更主要的汉字是其造型基础。所以我们说,造型与表现的有机结合,是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书法起源于汉字(至于汉字的起源,不是我们这里所讨论的问题)。中国最早的书法作品应是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周代的金文, 春秋时期的石鼓文,其笔法圆劲挺拔,结构方正谨严,排列整齐,气韵谆厚, 至此书法艺术初步成熟。这些文字书写均属大篆。秦统一文字后,为了适应快速书写的需要,将篆书的曲线条变为直线条,圆转笔画变为方折,纵势字形变为横势,于是便出现了“隶书”。汉代又将这种写法有所改变,故又产生了“汉隶”。隶书在使用过程中还不够适应人们急速书写的需要,于是就把隶书写得草率简捷一点,便出现了“章草”。章草明显还带有隶意,即点画带有波磔,字形扁平,字字独立。如果说章草多少还带有隶意的话,那么今草又去掉了章草的波磔,更便利了速写。与此同时,隶书也沿着另一条线索发展下去,在直线条、方折、横势的基础上,去掉了挑脚,而形成了便写、易认的“楷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人们又简化点画,吸收草书的连绵笔势, 形成一种新书体—行书。书法随着汉字形体的演变而发展,至汉代基本上各体具备,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开辟了崭新的天地。

魏晋南北朝产生了一批不朽的杰作,是书法史上的黄金时代。代表人物是王羲之父子(子:王献之)及钟繇。王羲之诸体具精,尤精真、行、草, 其楷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媚劲健,纯出自然;草书浓纤折衷,推陈出新,被后世尊为“书圣”。楷书之祖钟繇,笔法遒媚,结构朴茂,开创了由隶入楷的新貌。

隋唐五代的书坛,一面继承前代传统,一面又有所突破、创新和发展, 局面蔚为壮观,名流成批涌现。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这时就占了三个

—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笔法以方为主,结构平中见奇,字形扁长,风骨峻峭,法度森严,被称为唐初一绝。颜真卿以篆、隶之笔来写真、行、草书,以宽宏雄厚风格巍然卓立于盛唐书坛。柳公权随颜之后,以点画瘦劲,方圆并妙,结构严密,以骨取胜的书风对后世影响深远。

宋初书坛,盛行贴学,致使书法一度不振。由于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的相继崛起,使行书获得了丰收。纵观整个元代,沿习宋风,盛行帖学,成就不高。然而赵孟頫却为元代书坛带来了一缕光辉,他的书法各体皆善,尤精楷书,以用笔精熟,法度严谨,点画遒美,结体妍丽

而跟唐代欧、颜、柳在书法史上并驾齐驱。

明代书法秉承前世,帖学之习未改,束于碑刻,囿于守旧。虽有董(其昌)、邢(侗)、米(万钟)、张(瑞图)“晚明四大家”,但终因未超出唐宋四大家的影响,在书法史上的业绩并非辉煌。清代是“书道中兴”的一代,碑学的兴起,打破了宋、元、明帖学盛行的局面,使篆、隶等书法艺术重放异彩。以郑燮、金农为代表的“革新派”,一扫当时单一、靡弱的书风, 使清后期书坛充满了生机。书家之多、理论著作之丰富,给后世留下了大量的艺术珍品,也扩大了书法这一古老而独特艺术在国际上(主要是东南亚) 的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