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混合岩化作用

混合岩化作用(migmatization)是由变质作用向岩浆作用过渡的一种超深变质作用。其最主要特征是,原岩局部或部分重熔的熔体物质与尚未重熔

的固态物质发生互相交插与混合(见图 7.10)。混合岩化作用通常是区域变质作用在地热流增高条件下,进一步发展的结果。随着区域变质程度的不断加深、变质温度的逐渐升高,原岩中某些熔点较低的矿物和岩石组分(主要是偏酸性成分)开始发生重熔、分异、聚集,可一直发展到几乎全部重熔, 这整个阶段都属于混合岩化作用阶段。所以,混合岩化作用随着其程度的不同,其参与混合的融体与固体之间的比例有很大的变化范围。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混合岩。

混合岩化作用发生的深度较大,其温度通常很高,一般达 600℃以上, 其中地热增温和热液增温是温度升高的重要原因;压力一般中等;化学活动性流体或热液十分普遍,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引起原岩中的一些组分熔点降低,导致交代作用等。由于长石、石英等浅色矿物的熔点偏低,且在热液的作用下易被交代、置换而进入流体中,所以混合岩化中的熔体部分一般为偏酸性物质,或者说是偏花岗质物质,它们常呈眼球状、脉状、树枝状、肠状等形态穿插于未熔融的固体之间(图 7.11),通常被称为脉体或浅色体。而未熔融的物质由于包含许多暗色矿物,一般颜色较深,通常称为基体或暗色体。所以,混合岩一般由基体和脉体两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