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构造运动在地形、地物上的表现一、地形变测量反映的现代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的速率大多数是极其缓慢的,人们在短时期内常常不容易觉察到。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凭借测量仪器来观测这种极缓慢的运动。其基本原理是在现在地形面上设置一系列的观测点,然后用经纬仪与水准仪测量这些观测点的位置及高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由此了解地形面的变化情况,并可推断构造运动的特征,这种方法称为地形变测量。它是研究现今构造运动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地形变测量中,测量观测点相对于大地水准面的高程变化称为水准测量。水准测量对于了解现今地壳的垂直运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从 1951 年至
1982 年先后进行了两次全国范围和多次区域性的精密水准测量,积累了大量的基础资料,在此基础上编制出了中国大陆现代地壳垂直形变速率平面图, 反映了我国大陆近 30 年来地壳垂直运动的总体情况。基本上以昆仑山—秦岭
—大别山一线为界,南部以上升为主,北部以下降为主。在南部以青藏高原
上升最快,一般为 5~10mm/a;云南西南部次之,为 5~7mm/a;广大的华南地区一般为 2~4mm/a。在北部以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及东北三江平原下降较快,一般为 2~5mm/a。
在地形变测量中,为了观测地形面的水平运动情况,一般使用三角测量法,即在地形面上设置多个观测点组成三角网(见图 8.1),通过测定各个三角形的边长及内角随时间的变化,计算出各处观测点的水平位移矢量,由此得出水平运动的状况。地形变测量揭示现代水平运动的典型例子是美国西部圣安得烈斯断层(图 8.1)。在美国旧金山附近跨越圣安得烈斯断层布置了三角测量网,在 1882~1946 年的 65 年间作了 4 次定时测量,得出了各三角测量点水平位移矢量。各点运动矢量不尽相同,但总方向是与断层线基本平行。断层西侧主要向西北方向移动,平均速度约 4cm/a;而断层东侧只作相对较小的往复式移动。
近些年来,大地测量技术有了很大进展。人们通过设置跨国界、跨洲际的超长基线(VLBI),并利用电磁波干涉测距、激光测距等高精度的测量新方法,可以观测大区域、甚至跨洲际的水平运动情况。特别是近几年新发展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方法,利用地球上空的人造卫星网,定时地对全球地面上的观测点或观测站进行精确的定位,可以了解全球范围内不同尺度、不同地区的水平运动情况,不仅提高了精度,而且使地形变测量变得更灵活、更简便和更实用。初步测量结果表明,全球各大陆间或洲际间的相对水平运动速率一般为每年数毫米到数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