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12.4 地质年代表中重要界限与 G 值对应表
地质时代重要界限 |
地质年代亿年 |
银河年 |
地质变动 由主要是海变到大陆最大海侵 由主要是大陆变到海 主要为大陆 由主要是海变到大陆 |
||
---|---|---|---|---|---|
G 值变化 dG dt 最大值 远银心点, G 值最大
dt 的最小值 近银心点、 G 值最小 ■最大值 |
时间 亿年 |
太阳辐射量 |
|||
中生代与新生代之间 |
0.65 | 0.55 |
中等 |
||
侏罗纪与白垩纪之间 |
1.36 | 1.40 |
最大 |
||
古生代与中生代之间 |
2.25 | 2.25 |
中等 |
||
石炭纪与二叠纪之间 |
2.80 | 2.80 |
最小 |
||
早古生代与晚古生代之间 |
3.45 | 3.35 |
中等 |
多数地质学家认为,银河年(大约 3 亿年)与大冰期的重复出现有密切
关系。Steiner(1967)认为约 200 万年前开始的第四纪冰期和约 2.8 亿年前的石炭、二叠纪冰期时太阳系位于近银心点附近,G 值最小使太阳光度最小, 导致地球上发生冰期及其它古气候变化;而在远银心点处时太阳光度最大, 与地球上温暖的气候期大致符合。古生物的 3 大重要门类出现与银河年有关,陆地植物最早出现在志留纪(4.2~4.3 亿年),处于远银心点;裸子植物出现于石炭、二叠界线附近(约 2.8 亿年),处于近银心点;被子植物出现于侏罗和白垩纪分界附近,处于远银心点。人类的出现发生于太阳系处于近银心点附近的时期。古生物灭绝在质历史上是比较突出的事件, Newell(1963)列举的科的灭绝曲线,其主要灭绝高峰期都位于 G 值的特征点
时刻。
太阳系在银道面两侧往返运动的周期约为 8000 万年,在银道面一侧的时
间约 4000 万年。在地质旋回记录中亦有相应的 4000 万年和 8000 万年左右的周期。
在显生宙以来存在着下列构造运动全球性加强期:早寒武世(5.8 亿)、中寒武世(5.4 亿)、晚奥陶世(4.6 亿)、中志留世(4.23 亿)、中泥盆世(3.7 亿)、晚石炭世(2.95 亿)、晚二叠世(2.4 亿年)、晚三叠世(2.05 亿)、中侏罗世晚期(0.70 亿)、早白垩世中期(0.20 亿年)、晚白垩世(0.7 亿年)、中新世(0.26 亿年)。这些构造运动之间的主要间隔为 0.35~0.45 亿年,平均为 4000 万年,与太阳系在银道面一侧运动周期大致相当。Hallam
(1977)综合了许多人的成果,认为海平面变化在长周期背景上叠加了平均为 0.35~0.55 亿年的周期。在约 4 亿年长度的古生代中,有近 10 次大的岩浆侵入活动,平均亦为 4000 万年周期。Hatfield(1970)认为显生宙以来有7 次最剧烈的生物灭绝时期,平均约 8000~9000 万年发生一次,这与太阳系在银道面上下往返运动周期大体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