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为了适应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使地质类院校理工科学生向着知识面宽、适应社会能力强的方向发展,我们组织编写了《地球科学概论》作为地质类本、专科生公共基础课的试用教材,以期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地球科学的概貌。
地球科学是一门研究领域广、分支学科多、理论与应用紧密结合的学科体系。本书作为高等学校学习地球科学的入门教材,较详细地介绍了有关地球科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涉及到地球科学的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理学、气象学、海洋学、水文学、环境地学、天文地学等方面。本教材的主要特点是:
-
把整个教学内容按内在联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纳入一个完整体系。该体系以建立整体的地球观、自然观为主线,先从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宏观特征入手,进而介绍地球的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特征,接着重点阐述了推动地球发展的各种地质作用、地球动力系统以及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地球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最后介绍地球起源与演化的基本认识。
-
强调地质作用的过程与产物,将以往所称的外力地质作用改称为表层地质作用,并采用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作用的作用过程体系,以避免过多的内容重复;将以往所称的内力地质作用改称为内部地质作用,并将传统的地震作用并入构造运动之中。
-
尽量吸收现代地球科学的新进展与新成果,重视知识的更新。
-
以满足教学需要为原则,认真精选教学内容,力争做到份量适中。本教材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概论》教学组编写。具体分
工如下:绪论、第一章第二至四节、第三章、第四章第一节、第七章第二节、第八章、第九章由汪新文编写;第四章第二节、第五章、第十章第五节、第十一章第一至三节由程捷编写;第七章第一节、第十章第三节、第十一章第四至五节由林建平编写;第二章由程捷、汪新文编写;第六章由林建平、李龙吟编写;第十章第一至二节由林建平、王果胜编写;第十章第四节由程捷、王果胜、林建平编写;第十二章由李龙吟、汪新文编写;第一章第一节由赵国春编写。颜丹平、赵靖、曹秀华参加了本书有关内容的讨论与拟定。本书由汪新文任主编,并进行全书文图的增补、删减和统一编纂。
本书的基础是本教学组 1992 年编写的《普通地质学》(校内出版)和
1995 年改编的《地球科学概论》(校内出版),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万天丰教授、赵其强教授、徐元恺教授的具体指导,并详细审阅初稿,提出修改意见。1995 年改编的《地球科学概论》由赵其强教授、庄培仁教授担任主审,并提出宝贵意见。此后,又广泛征求了校内有关教学单位和吴正文、马鸿文等教授的修编意见。本次出版的《地球科学概论》是在参考上述意见的基础上, 经本编写组认真修编完成的。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得到学校、教务处、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及构造教研室领导和老师的关心和支持;并得到北京市教委教改试点项目——《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体系完善与教材建设的资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可能存在不少的缺点和错误,切盼广大使用者提出批评意见,以便进一步提高教材质量。
编 者 1999 年 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