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地球科学的主要学科的创立与初步发展(17~19 世纪)

对于气象学,从古代到 16 世纪只限于零碎的定性观察和描述,还谈不到独立的科学。17 世纪,由于工业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物理学的成就, 使较精密的气象仪器相继发明,有关气象的理论也得到很大提高,使气象学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科学。

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Galileo)于 1593 年发明了温度表,

意大利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托里拆利(Torricelli)于 1643 年发明了气压表。由于有了温度表和气压表等气象仪器,1653 年在意大利北部建立了气象观测站,以后许多国家也相继建立气象台站。由于广泛的气象观测,获得了丰富的资料,气象学的研究逐步深入。此后,随着无线电通讯的发展,使气象观测结果能很快地传到各地,给予编制和研究天气图以可能性。1860~1865 年间天气图迅速发展起来。19 世纪末,在小范围内已开始了高空探测的高空气象学。

在地球科学中,地质学的创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欧洲 18 世纪开始进入产业革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近代工业化的急速发展,使矿产的需求日益增加,因而促进了找矿和地质调查工作,使地质知识与资料迅速积累, 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地质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于是地质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了。

在地质学的创立过程中,学术思想论战曾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当时的论战是在“火成论”者与“水成论”者之间及“均变论”者与“灾变论”者之间进行的。

“水成论”者认为组成地壳的所有岩石都是从原始海洋物质中结晶、沉淀形成的,他们否认地壳运动的存在,主张地球从取得现有形态以来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化。“水成论”者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弗莱堡矿业学院矿物学教授魏尔纳(A.G.Werner,1750—1817 年),他对矿物学的研究有卓越贡献,由于他丰富的知识和口才,使他驰名欧洲,对传播地质学起了重要作用。魏尔纳 1775 年在弗莱堡开始讲学,“水成论”兴起,由于他的声誉和拥有众多门

生及崇拜者,加之教会的支持,使得“水成论”在 18 世纪后期的欧洲占居统治地位。

“火成论”者的代表是英国学者郝屯,他发现花岗岩脉穿插在沉积岩中呈侵入接触关系(有烘烤及冷凝边),认为除沉积岩外,还有岩浆岩和变质岩,并认为地壳处于不断的演变之中,这一过程是缓慢的,过去发生的变化和现代进行的演变过程是类似的。他较正确地论述了三大岩类的成因及地壳运动的影响。郝屯 1785 年发表最初的《地球理论》论文,提出“火成论”,

1795 年重新发表《地球理论》著作,系统论述自己的观点。该书为地质学的

创立奠定了基础。

自此,“水成论”与“火成论”的论战愈演愈烈,随着人们了解到更多的地质现象,到 19 世纪初,“水成论”观点逐渐被抛弃,“火成论”取得了胜利。

“灾变论”者的代表是法国学者居维叶(D.G.Cuvier,1769—1832 年), 他在研究巴黎盆地地层中的生物化石时发现,在相隔很近的岩层中动植物化石群的种属有显著差异,曾经一度出现的古生物种属,后来竟完全绝灭而代之以新的种属;他还看到较老岩层发生褶皱,上面盖以水平的沉积岩层。于是他便认为地壳曾经发生巨大变革,产生世界规模的大灾变,致使地形改变、生物灭绝,以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又重新创造出新的动植物来;地球上曾经历了多次这样的大灾变和再创造过程;最后一次大灾变发生在五六千年前,并造就了地球的现今面貌和生物特征。居维叶的“灾变论”强调地质发展过程中的突变阶段,虽有合理成分,但他否认地球的渐近发展过程,并把其演变历史归结为古今没有联系的一系列不可知的突然事件。居维叶的重复创造与不可知的观点,特别是最后一次灾变的时间与圣经中论述的“大洪水期”和“诺亚方舟”神话一致,因而受到了教会的欢迎,得到广泛传播。

与“灾变论”针锋相对的是生物进化论和地质学的“均变论”。法国学者拉马克(Lamark,1744—1829 年)在研究巴黎盆地第三纪古生物化石时, 发现生物的种与种之间有过渡关系,某些种属是由另一种属发展而来的,并有由低级种属向高级种属演变的规律。他认为生物进化过程是极其漫长的, 它与地球的演变历史同时进行。英国地质学家莱伊尔继承了郝屯的思想,经过与“灾变论”的多次论战,在结合前人成果及大量实际资料的基础上,于1830 年出版的《地质学原理》第一册中明确提出了地质学的现实主义原则(即“将今论古”),指出地球的发展历史是漫长的,解释地球的历史用不着求助于上帝和灾变,那些看来非常微弱的地质动力,经过长期缓慢的作用过程, 就能使地球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这就是“均变论”的主要思想。

随着《地质学原理》一书的问世,“均变论”的思想逐渐取代了“灾变论”,现实主义原则也成为了地质学方法论的一条基本原则。但是“均变论” 强调“古今一致”与渐近发展的同时,本身又存在忽视在地壳发展过程中有飞速发展阶段(突变)的片面性。

莱伊尔的《地质学原理》(共三册)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它确定了地质科学的概念,总结了地质科学的研究方法,初步完成了地质科学的体系, 是地质科学创立的标志。自此以后,地质科学进入初步发展时期,到 19 世纪末已获得了很大进展。在研究地壳的物质组成方面,用显微镜研究岩石和矿物的方法得到充分发展,地球化学的工作也逐渐开展起来。在研究地壳的演化历史方面,逐渐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相对地质年代表。北美学者霍尔、丹纳根据对美国东部造山带的研究,提出了“地槽”学说,对地质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地质学的应用方面,矿床学进一步发展,并诞生出了石油地质学。地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等也开始逐渐发展起来。

17 世纪德国地理学家瓦陵尼阿士(1622—1650 年)的《普通地理学》开始介绍哥白尼、伽利略的太阳中心说,提出专论地理学和通论地理学的区别。前者描述特定地区,后者阐述一般原理。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初德国洪堡德

(1769—1859 年)与李特尔(1779—1859 年)奠定了近代地理学的基础。洪堡德的代表作是《宇宙:世界的自然描述概略》,共五卷。他最早采

用计算气象要素平均值的方法研究气候,提出等温线概念,1817 年绘制第一幅世界年平均温度分布图,提出大陆东西两端的气候差异和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类型。他观测了地势升高 100 m 气温下降 0.6℃的垂直递减现象, 研究气候与植物分布、类型的关系,提出平原植物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和山地植物分布的垂直地带性。他最早运用地形剖面图和地理比较法研究地理现象的规律性,奠定了自然地理学特别是气候学与植物地理学的一般原理。

李特尔通过区域描述和地面现象综合比较,研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他强调地理学要以人地关系为主旨,提出比较地理学概念。1817 年李特尔的《地理学》第一卷出版,到 1859 年共出版 19 卷。

此后,地理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德国地理学界比较著名的学者和学派有拉采尔的地理环境论、赫特纳的地理学方法论等。法国比较重要的地理学派有维达尔-白兰士和白吕纳的人地相关论等。美国著名的地理学说有戴维斯

(W.M.Davis,1899)的地貌侵蚀循环说,该学说主张陆地自然面貌是由侵蚀造成,认为地表形态是连续的,又有阶段的,是地球内部结构与外部营力的结合。他把河流发育分成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地壳上升使河流复活。他的学说奠定了自然地理分析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