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震地质作用
强烈地震可引起一系列的地质作用,主要包括岩石变形、地表地形的改造等方面。常见的地震地质作用现象有:
地裂缝及挤压鼓包 地震时地面伴生的破裂统称为地裂缝,它是震中区最常见的破坏形式。其长度几厘米到几十米或更长;宽度从几毫米到几十厘米,也有达 1m 以上者。地裂缝有呈散漫分布的,也有呈密集带状分布的。其性质一般以张性裂缝为最多,有的并可明显见到沿两组剪切裂缝追踪发育而呈锯齿状的,有的也可见到呈雁行状排列的张剪性裂缝(图 8.27)。在雁列张剪性裂缝的首尾相接部位常常产生一些挤压变形,出现各种压性构造,如
挤压鼓包和逆冲土块等(见图 8.27)。挤压鼓包是由高出地面的土层或岩层所构成的规模较小的鼻状褶曲构造,其长几厘米到十几米,宽几厘米到几米, 高几十厘米到一米以上。如 1973 年炉霍地震形成的挤压鼓包高 1.5m。
地震断层 由地震作用在地表产生的断层称地震断层(图 8.28)。地震断层的性质可以是正断层、逆断层或平移断层,一般以平移断层、正平移断层及逆平移断层为最常见。地震断层通常规模较大,产状比较稳定。由于许多地震是沿老断裂带重新活动而发生的,所以地震发生时,沿着这些重新活动的老断裂带,往往形成一系列断续延伸的地震断层,其走向延伸不受地形、岩性的控制,长可达数十至数百公里,可构成一条新的断裂带,其中还包括众多的地裂缝、挤压鼓包等小型地质构造。如 1931 年 8 月在我国新疆阿尔泰山区发生的富蕴 8 级地震,沿早先的二台断层形成了 176km 长的地表地震断裂带,地震断层的最大水平位移达 14m。又如 1906 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沿圣安德烈斯断层形成了长达 430km 的新地震断裂带,地震断层的最大水平位移为 6m,最大垂直位移 1m。
喷沙冒水 这是在发震阶段,由地壳震颤使未成岩的沙土液化,地下水携带着沙土沿地裂缝上涌而发生的一种现象。开始时水柱甚高,可达数米, 以后渐次低落。沙粒在地表有时可堆积成圆丘状小沙堆,并常沿着地裂缝呈定向排列。
山崩和滑坡 地震的激发作用常引起较大规模的山崩和滑坡现象,尤其是在地形陡峻并有较厚碎石层、土层覆盖或基岩松散破碎的地区更易发生。大规模的崩滑若发生在江河边,则往往堵塞河道、积水成湖,或进一步因土石坝溃决而造成水灾。如 1933 年四川叠溪地震所产生的崩滑作用使大量砂、石阻塞岷江,先成湖泊,后又决口成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