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9.1 各类板块边界的地震活动特点
边界类型 |
应力状态 |
震源深度 |
地震带宽度 |
地震次数 |
最大震级 |
---|---|---|---|---|---|
大洋中脊轴部 |
拉张 |
浅 |
窄 |
少 |
< 7 级 |
转换断层 |
剪切 |
浅 |
较窄 |
稍多 |
8.4 级 |
板块碰撞边界 |
挤压 |
浅,中 |
极宽 |
较多 |
8.7 级 |
板块俯冲边界 |
挤压(海沟处还有拉张作用) |
浅,中,深 |
宽 |
很多 |
8.9 级 |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是比较稳定的,岩石变形一般较弱,通常以大面积的长期而舒缓的升降运动为主(即造陆运动);板块边缘是构造活动强烈的地带,在分离型及平错型板块边界附近,岩石变形以断裂为主,但在汇聚型板块边界附近,岩石变形异常强烈,同时伴随强烈的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常常可以形成高大的褶皱山系(即造山运动)。
事实上,晚近地质时期形成的年青褶皱山系,皆展布于板块汇聚边界。环太平洋山系发育于太平洋周缘的汇聚板块边界,其山系的形成主要是由板块的俯冲作用形成,以北美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及南美西部的安底斯山系为典型代表;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展布于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及印度板块的碰撞边界附近,其形成与大洋板块俯冲完毕之后,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之间发生的强烈碰撞作用有关。不仅如此,现在大陆内部的一些较古老的巨型褶皱山系(如天山、祁连山、阿帕拉契亚山脉等),也都是在一定地质历史时期的板块俯冲、碰撞作用下形成的,这些山系两侧的大陆可能曾经是远隔重洋的,只是由于洋壳的不断俯冲消亡,大陆逐渐靠近,并导致碰撞,同时在两者之间形成了褶皱山系(图 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