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气污染的危害
大气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对人体产生直接的危害。人体会随着呼吸有害有毒气体的增多,出现慢性中毒、急性中毒和致癌作用。长期呼吸浓度较低的有害气体,将产生慢性疾病,如交通警较园艺工人易患支气管炎、肺病。如污染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很高,人将会出现急性中毒乃至死亡, 如 1952 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就造成了近 4 000 人死亡。大气中的某些有机化合物还能致癌。因此,大气污染对动物、植物、水体生态环境都有危害。
大气污染的另一个后果是产生“温室效应”。出现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排放大量的 CO2。正如前述,CO2 能吸收较多的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 把大量的热量截留在低层大气中,使近地面的温度升高。据研究,若大气中CO2 含量增加 10%,气温就相应升高 0.3℃。1920~1940 年间,由于全球燃料消耗迅速增加,大气中的 CO2 含量也快速增加,地面的平均气温升高了近0.4℃。1994 年,大气中 CO2 的含量达 358.8×10-6,较 1970 年增加了 33.3
×10-6,较工业革命前上升了 78.8×10-6,预计到 2000 年,将增到 379×10-6。 受“温室效应”的影响,将会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带北移、地理景观变化、虫灾增加等现象。可见“温室效应”将危及全人类。
大气污染还将造成酸雨。酸雨是指 pH 值低于 5.6 的大气降水,主要是大气污染物 SO2 和 NOx 引起的。它对人体、物体、水体以及动植物都有影响。1939 年,记录到第一次偏酸性降雨的 pH 值为 5.9,到 50 年代酸雨的 pH 值就降到了 3~5,最低达 2.1。我国东部地区的酸雨比较严重,主要是四川、贵州、广西、湖南、湖北等省。pH 值小于 5.6 的降雨面积已从 1985 年的 175×104km2, 扩大到 1993 年的 280×104km2。
自从 1974 年美国学者罗兰德提出大气圈平流层的臭氧(O3)量正在减少
的观点以来,臭氧量的减少越来越受到关注。导致臭氧量减少的原因是人类排放了大量的消耗臭氧的物质(四氯化碳、氟氯烃、一氧化二氮、甲烷等)。这些物质经上升气流送到高空,与臭氧发生反应,形成氧气和其它氧化物, 使臭氧量减少。平流层中臭氧的减少,将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这将会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也使生物遭受危害、农作物减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