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的“浑脱”

不用轻帆并短棹,浑脱飞渡只须臾。

这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李开先在《塞上曲》中的诗句。诗中的“浑脱”, 是指我国西北地区一种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在我国西北有许多河流,由于水流湍急,礁石林立,不能行船,为了解决渡河的问题,古代劳动人民便“缝革为囊”,里面充满空气,作为泅渡工具。因此,在唐代以前,人们把这种过渡用的工具称为“革羹”。由于这种“革囊”是缝制而成,有缝隙,充气后容易跑掉,不能持久。到了宋代,人们对制作方法进行改进。将牛、羊宰杀后,把头割掉,从颈口取出胃、肉和内脏,使整个皮张保持完整,这样加工出的皮囊不要缝制了,只要往牛羊皮内充气,把颈口用带子结紧,一次充气,就可以使用很长时间。这种制作方法称为“浑脱法”。浑作“全”解, 脱即剥皮。从此,“革囊”之名,就改叫“浑脱”了。

黄河上最初的“浑脱”,都是单个使用,有的挟于腋下(羊浑脱),有的是用手扶着(牛浑脱)泅渡。这种方法,一是渡者难免湿水,二是不能载人,且载量很少,又极不安全。人们又想出一个办法,把若干个“浑脱”并在一起,上面架木椽若干,再用小绳子捆绑,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类似南方的竹筏,木筏,所以又称为“皮筏”。由于皮筏载重量增加,且又较为安全, 因此,成为黄河上游的水上主要运输工具,宁夏地方广泛使用。

皮筏按其制作原料不同,分为羊皮筏和牛皮筏。在制作方法上,经过长期的实践,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羊皮筏以山羊皮为翼,羊皮剥下后,先浸水三至四日,捞出曝晒一日, 然后将毛拔掉,将皮洗净,灌进食盐半斤,水少许,胡麻油半斤涂上,再置于烈日下曝晒,待外皮呈红褐色,皮羹即告制成。组筏时,将若干皮囊充足空气,组并为一个整体。最小的过渡筏由 10 个皮囊组成,可载 400~500 公斤重量,最大的长途货运皮筏由 460 个皮翼组成,可载货 150 吨。

牛皮筏则是用生牛皮制成囊,翼内不充空气,而是填以羊毛一类的轻货, 如无轻货,填以于草,俗称“草囊”,一般作长途运货之用。大型的牛皮笺由 128 个牛皮囊组成,可载重 20 吨;中型牛皮筏由 64 个皮囊组成,可载 10

吨,小型牛皮筏用 32 个皮囊组成,可载 5 吨。

牛皮筏和羊皮筏,还可以以数支皮笺连在一起,成为组合式皮筏,这种皮筏的载重量可达 60 吨。宁夏中卫以下黄河河面宽阔,水流平缓,一般多使用组合皮筏。

皮筏有许多优点,一是自重轻,吃水浅,不怕搁浅,对航道要求不高。牛皮笺吃水半米,羊皮筏吃水仅半尺;二是因为它是软体,不怕触礁碰岸, 安全性好;三是制作简单,操纵灵活,没有码头,照样可以靠岸;四是成本低,不消耗能源。运货到达目的地后,可将皮囊、组合筏用的木椽一并出售, 空人返回。如不愿意出售皮囊,可晾干打捆,雇骆驼驮回。皮囊不仅造价低廉,而且使用它运输成本非常低,仅相当于汽车运价的 20%。同时,又由于宁夏是牧区,畜牧业较为发达,牛羊皮张货源充足。

由于皮筏具有很多优点,自宋代以来,皮筏一直是宁夏水上重要运输工具,且经久不衰。到了近代,黄河上游皮筏运输曾一度相当繁荣,进入黄金时期。到 1930 年,大型羊皮筏的载重量高达 30 吨,航程可由青海省贵德县直达内蒙古托克托县,甘肃、青海、宁夏的大宗出口的物资,如药材、烟草、皮毛、粮食等,大多由皮笺运至包头转口。1932 年后,皮笺几乎无所不运, 从土特产、粮食、爪果到汽油、“壮丁”与军火⋯⋯,只要顺黄河下行的物资,多依赖于皮筏运出。

新中国成立后,皮筏也曾为建设新宁夏作出了贡献。在包兰铁路未通车以前,宁夏没有铁路,宁夏石嘴山煤炭基地需要的大型机械设备,不但汽车无法装运,就是由包头上驶的木船也因载重吨位大小,无法运送。因此,不得不用皮筏从兰州运来。60 年代以后,由于黄河上游陆续筑起大坝,长途运货的皮笺才逐渐在黄河上消失,但过渡用的皮筏却一直在使用。在中宁的石空、中卫县的新墩等地,至今仍有个体户皮筏数十家。他们使用皮筏,都是以 14 个山羊皮翼组成,每渡可载 6 人 6 车(自行车),只需 7~8 分钟可抵达彼岸。这些皮筏在没有渡口的地方,以及渡船损坏,洪水季节渡船不能停靠码头时,皮筏便发挥了它的作用。

这几年来,宁夏中卫、中宁等地,专门为旅游者增设乘浑脱畅游黄河的项目。您在宁夏旅游最有乐趣之一,是登上羊皮筏子畅游黄河。乘皮筏子在黄河水顺波逐流的时候,您刚坐在羊皮筏上,见黄河水就在皮笺的空间,就在您的脚下翻滚,难免有点担惊受怕,走了一阵,您会觉得也没什么了,就放心大胆地环顾黄河两岸的美景了。在羊筏上,您可以一面环视壮丽山河, 一面高歌一曲“黄河颂”,确是人生一大乐趣,使您终身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