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歌舞

·花 儿·

作为一种独具风格的西北高原山歌,在宁夏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纯朴的生活情趣,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花儿”亦称“少年”。旧称“野曲子”、“山歌子”。是甘、宁、青、新等省(区)各民族中流行的一种山歌,已有 300 年历史。以对歌时男方称女方为“花儿”。女方称男方为“少年”,故名。关于“花儿”的起源,曾有多种不同说法,但大都认为,“花儿”这种山歌的音乐形式是隋、唐以来新疆、青海、甘肃边区少数民族歌唱(音乐)的曲调,当初并非用汉语演唱。“花儿”这一汉语名词,是明代大量向西北边疆移民,汉民族语言普及甘、青、宁边界以后才出现的。“花儿”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由汉族与甘、青、宁等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其中。回族对创造“花儿”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人们提起“花儿”,一般称为“回族花儿”。“花儿”的语言采用了不少阿拉伯、波斯等外来语汇,同时大量使用地区色彩很浓的方言、土语。以“尕” 字为例,本是小的意思,回族“花儿”多用此字,如“尕妹子”、“尕花儿”、“尕脸儿”、“尕畦里”、“尕牡丹”、“尕马儿”、“尕勺子”等等。唱、读都觉格外亲切。

“花儿”旋律高亢僚亮,婉转舒展。即兴编词,语言朴实,比喻运用自如,为回、汉、东乡、撤拉、保安、裕固、土、藏等民族口头文学的重要形式。分独唱、对唱和和联唱三种,既可抒情,又可叙事,长于写景,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家庭生活等方面,情歌尤多。

宁夏的“花儿”与甘肃、青海等地流行的花儿不同,因此又称做“山花儿”、“土花儿”、“干花儿”。在甘肃、青海地区流行的花儿,习惯用“令” 来命名花儿的调子。有用地区为令的,如《西宁令》、《临夏令》;有用民族为令的,如《保安令》、《土族令》;还有如《水红花令》、《白牡丹令》等等,大自然中的花儿、人的心情,都可作为令,以至衬词也可作为令。宁夏的“花儿”则不用“令”,唱啥是啥,且托“花儿”做为所有“花儿”的统称。在文学上,除一般花儿的规律特征外,还有信天游和民谣的成分。在曲调上,也有近似信天游和民歌的成分。甚至还把伊斯兰咏经的音调加进去, 因此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风格。在调式上多用商、徵、角调,有时则是混合调, 演唱起来别具一格。“花儿”内容非常广泛,想唱什么就唱什么,唱劳动,

唱生活,唱爱情,唱美好的向往。过去,宁夏回族中会演唱“花儿”的以羊倌、脚夫、货郎、驼客为最多,他们常年累月奔波在广阔天地之中,可以随心所欲的“漫花儿”。但是其他男女青年,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中演唱,因此,男子多在劳动时咏唱,女子则在干家务活时低哼。但逢到村中有人家办喜事,则可以集聚在新媳妇房前,畅心所欲地演唱。新中国成立后,回族人民用“花儿”歌颂党的领导,歌颂幸福生活和民族团结。在六盘山下的固原县,在黄河灌区的吴忠县和自治区首府银川,曾多次举行盛大的“花儿”演唱会,参加“花儿”演唱会的歌手,大多都是回族农民, 他们当中有年过花甲的老歌手,也有年仅十几岁的新秀。“花儿”这朵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术之花正在回族和其他各族人民中间盛开。

花儿歌舞剧《曼苏尔》。《曼苏尔》是根据流传在宁夏南部山区的一个回族民间爱情故事改编的。最先发掘于宁夏银南地区同心县的回族聚居区。其主要情节是:回族放羊娃曼苏尔救了一条小白蛇,它是龙潭老龙王的三公主;曼苏尔与三公主相亲相爱,三公主抛弃了龙宫的舒适生活随曼苏尔到了人间;财主杜拉西起了歹意,想把曼苏尔害死。他想了三条毒计:一是让曼苏尔砍山一般大的一堆柴,二是让曼苏尔到狼窝里背案板,三是让曼苏尔安海一样大的一口锅,并且担一担水,再拿三根麻杆柴把水烧滚。在三公主的帮助下,这三条曼苏尔都办到了,最后杜拉西又让曼苏尔到滚烫的水里转一圈。曼苏尔还是去了,并背回来两疙瘩金子。于是杜拉西父子俩也想下去背金子,他们跳进水锅里,摆了摆手就再也没有上来。曼苏尔和三公主从此过上了好日子。这个故事既反映了回族劳动人民向往爱情和幸福,同邪恶势力坚决斗争的一个侧面,也歌颂了回汉民族团结。回族不信神龙,曼苏尔成为龙王的三女婿的故事反映了回汉之间血肉相连的历史事实。花儿歌舞剧《曼苏尔》是用回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花儿”形式,来写唱词和对白的。音乐以“花儿”曲调为基调,借鉴了东方各民族的音乐素材;舞蹈则是提炼了回族民间舞蹈的语汇。这在回族的舞剧史上还是第一次,它为回族文艺的进一步发展,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数花和对花·

“数花”是宁夏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说唱形式,不仅曲调优美动听, 而且表现形式自由。歌唱时通常先领后合,每段均有齐唱台腔。内容可长可短,演出人数不限。之所以称之为“数花”,是因为一般每段唱词常由花名起兴,引出演唱内容,收尾再回到花名上来。如《幸福歌儿唱不完》开头一段:

“沙枣子开花香天下,塞上江南好宁夏,东有黄河一条龙,西有贺兰山宝疙瘩,一马平川的好庄稼,富饶花儿开,花开人人夸。”

“数花”有唱有说,中间还常带类似道白或快板。仍以上列“数花”为例,在以沙枣花起兴唱完一段之后,便紧接着是一段快板:

“富饶美丽的宁夏川,人民勤劳又勇敢,自从宁夏得解放,回汉人民把身翻,叫一声同志们:弹起弦子打起板,咱们把歌儿唱一番,唱一唱咱们的宁夏川。”

解放后,“数花”得到了很快的传播和发展。在许多回族聚居区的业余文艺活动中“数花”是必不可少的。它填词方便,即兴抒情,形式活泼,有男有女,载歌载舞,娱乐性强,深受回族群众的喜爱。

“对花”也是宁夏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说唱形式。它的曲调与“数

花”不同,表演形式也有别。一般是男女对唱,或合对,或单独对,有对有合,自由活泼。所谓“对花”,就是问以花起兴,答以花结尾,因此不仅风趣多彩,而且也是一场智慧的竞赛。下面是宁夏同心县的一首《十对花》, 现摘录其中几节:

男问:我唱一个一呀,谁能对上个一呀,什么(子)开花一月一哟。女答:你唱一个一呀,小奴家对上个一呀,那迎春么开花一月一哟。男问:迎春么开花呀,哥哥妹妹叫,花开上个层层有多(哟)大? 女答:花开花落雨点儿大,小妹妹要戴迎春(哟)花呀?

男问:我唱我的三呀,谁能对上个二呀,什么子开花,三月(哟)三呀? 女答:你唱你的三呀,小奴家对你的三呀,那桃杏么开花,三月(哟)

三呀!

男问:桃杏(哟)开花,哥哥妹妹叫呀,花开上个层层,有多(哟)大呀?

女答:花开呀花落呀,雨点么大呀,小妹妹要戴,桃杏(哟)花呀! 这首“对花”一对迎春花,二对马莲花,三对桃杏花,四对刺甲芥花,

五对白牡丹花,六对向日葵花,七对西瓜花,八对葡萄花,九对黄菊花,一直对到十:

男问:我唱我的十呀,谁能对上个十呀,那什么子开花,十月(哟)十呀?

女答:你唱你的十呀,小奴家对上个十呀,那冬青么开花呀,十月(哟) 十呀!

男问:冬青么开花呀,哥哥妹妹叫呀,花开上层层呀,有多(哟)大呀! 女答:花开(哟)花落呀,雨点么大呀,小妹妹要戴呀,冬青(哟)花

呀!

最后,男女合唱:哥哥唱得好呀,妹妹对得巧呀,巧巧(哟)妙妙呀, 对呀么对上了!

以上是传统的“对花”,解放以后还涌现了许多具有崭新内容的新“对花”。如一首“对花”这样唱道:

合:社会主义花开,千千万万朵呀,劳动人民心里真快乐呀,革命的歌儿震山河呀!

男问:我唱一个花来,谁能对上个花呀,什么花花开放向太阳呀?什么人领导咱翻了身呀?

女答:你唱一个花来,我能对上个花呀,葵花开放向太阳呀,人民翻身全靠共产党。

这种新的“对花”不像传统的“对花”只能男问女答,而是女的也可以有答有问,男女之间的问答相互交叉,更加增添了欢快的气氛。由于“对花” 主要流传在宁夏回族聚居区,因此回族劳动群众在“对花”中,多以宁夏地区的山水花木作比兴,富有地方特色,如:

男问:什么花开花,最好么看呀,什么地地方呀,好比塞上江南呀? 女答:山丹丹开花,最好么看呀,六盘山山高盘上天呀,宁夏川好比塞

上江南呀!

·宴席曲·

在回族民间说唱的园地里,“宴席曲”是一支鲜艳的花朵。“宴席曲” 是回族民间说唱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与“花儿”一样,是回族人民的一种

独特的艺术创造。“宴席曲”的主要演唱场所是婚礼宴会以及一些其它的喜庆场合,因此所唱内容特别是爱情方面的内容,不像“花儿”那样粗犷豪放, 坦荡直露,曲词则讲究文雅优美,尤其不能出现粗俗之语。“宴席曲”有说有唱,文学、表演、音乐三位一体,叙事抒情兼具,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回族“宴席曲”以其曲调分类,可分为叙事曲、散曲、酒曲等。以其内容分类,可分为叙事类和抒情类。它的表演方式多种多样,人数不一, 全是男子,大都是一些民间歌手,有独唱、和唱、随唱、问答等。它的题材十分广泛,多是表现旧时代青年男女婚姻爱情方面的,如《方四娘》、《哭五更》、《没奈何》、《五更月》、《织手巾》等。有的以汉族民间传说故事为题材,如《孟姜女》、《五哥放羊》、《杨家将》、《白娘子》、《包老爷》等。有的反映回族历史上人民悲惨生活,如《高大人领兵口外》、《净脚片》。还有其他题材的,如《出征祝酒歌》、《四季青》、《问答酒歌》等。建国以后,“宴席曲”的题材也发生了变化。许多回族群众把自己翻身解放后的新生活编进“宴席曲”演唱,抒发了新时代人民的豪迈情怀。

·口弦·

在山区夜晚静静的山间小道和丛林间,经常响起“叮叮咚咚”令人心醉的声响,这就是回族妇女喜爱的一种小型弹拨乐器“口弦”。它亦叫“口儿”、“口琴”。宁夏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竹制的,长 10 厘米,扯线弹奏;一

种是铁制的,长 5 厘米,拨钩弹奏。拨弹时里外颤动,放于嘴边用口腔做共鸣箱,用口形、气息变化控制,发出类似音阶的声音,弹来随心所欲,轻松悦耳。曲调多较固定,有“廊檐滴水”、“骆驼玲”、“珍珠倒卷帘”等,口弦上拴有五彩穗子、珠子等装饰品,不弹时挂在衣服的扣子上作装饰品。关于口弦的来源,有一个民间传说故事。某年,六盘山区遭了大旱灾,

草木干枯,禽兽灭绝,人们也奄奄一息。这时有一个回族姑娘闯进深山去找泉水,寻找了 7 天 7 夜,终于找到一丛翠竹,竹丛下是一眼甘泉,姑娘随即折了一杆竹子回村报信,待赶回村里,已渴得张不开口,便用竹片弹出一曲“口弦语”,指点乡亲们找到了救命的水源。这就是传说中口弦的来历。

在旧社会,回族妇女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家女不见外男,青丝不见青天”,遂用旧篦子做成一头窄、一头宽、中间安簧、两头拴线的口弦,悄悄弹奏心事,倾诉愁怀。解放后,妇女社会地位发生变化,精神面貌一新,或在劳动之余,用以弹歌,斗嘴开心;或聚会在树间、草丛,用以远近对话, 相互回应。弹奏形式灵活,有领有合,时独时齐,乐音高高低低、强强弱弱、远远近近、断断续续,甚是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