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长城锁沙龙
沙坡头位于中国第四大沙漠——格里腾沙漠的南端,沙层厚度约 70~ 100 米,流沙占 71%。它的厚度之大,世界罕见,一些外国专家称它为“世界沙漠之祖”。被誉为世界“沙都”。
“桂林山水甲天下”,确实名不虚传。然而,宁夏沙坡头的沙丘起伏, 茫茫无际的奇景,九曲十八弯滔滔奔向前的黄河和人造绿色长城集于一地, 堪称世界一大奇观。
唐代著名诗人,尚书右丞王维奉旨出使塞上,宣慰得胜将士,来到宁夏一带,并写下《使至塞上》的著名诗篇:“单东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篷出汉塞,归燕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从此,“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成为千古传唱绝句。这种沙漠的美景, 在沙坡头的黄昏还可欣赏到。
但是,沙坡头一年中要刮 300 多次风,平均每 10 小时刮一次风沙,时常掀起巨大的沙暴,风沙弥漫,沙丘平均每年要向前移动 2~5 米,吞没农田, 淹埋道路,阻断交通,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在旧社会只能是沙进人退,向沙漠让步。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决定开发大西北,首先是修筑包头至兰州的铁路。这条铁路经过实地勘查,多种方案选择,最后决定铁路要从宁夏中卫县的沙坡头通过。
1956 年,中国科学院治沙队员骑着骆驼来到宁夏中卫县的沙坡头,探索
防治铁路沙害的办法。治沙队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自力更生地闯出一条中国治沙的道路来。
在沙坡头,铁路两侧连绵起伏的沙丘,被一张张巨大的“网”罩住了。这“网”叫做“草方格沙障”,是用小麦秸秆(农民称为“麦草”),纵横交错地撒在沙面上,形成一个个 1 平方米见方的草方格,用铁锹的尖头将麦
草压入沙中,留 10 多厘米长的秸秆露在沙外面。紧密相连的草方格织成了巨网,而在每个网格里栽种了耐旱抗风沙的沙生植物。这些沙生植物开放着紫红黄白的各色小花。
巨网护住了小绿苗,小绿苗渐渐长成了连成一片的绿色植物带,组成了铁路西边的两条绿“长城”,绿色长城锁住了风魔王和沙魔王的脚步,保护了包兰铁路常年畅通无阻。
沙坡头风大而且频繁,风速 5 米/秒以上的大风,平均每年要刮 200 天,
年降水量只有 200 毫米,年蒸发量却为降雨量的 15 倍。夏天的气温可高达74℃,埋在沙里的鸡蛋都能烫熟。在这样严酷的条件下,建造绿色“长城” 多么艰辛。治沙队经过 30 多年艰苦奋斗,已在铁路两侧铺设 4800 多公顷的麦草沙障的方格里培植沙生植物,已逐步形成植被,覆盖度已达 48%左右, 试验区的沙面出现一层 1~10 厘米厚的结皮,长出了苔藓类植物,金色的沙海中居然翻滚起了绿色的波浪!
在锁住沙龙的同时,中卫县人民又利用靠近黄河的有利条件,引提黄河水定期浇灌,在沙丘上营造起槐、杨、花棒、紫穗等乔木和灌木混交林带, 使铁路两侧出现了一条长 45 公里,宽 500 米的绿色走廊,科学工作者又把一些大片的流动沙丘改造成良田,通过扬黄灌溉、种植绿肥等措施,向沙丘要瓜果、蔬菜、粮食等。此外,全县大力植树造林,农田已基本实现林网化, 从 70 年代开始植树种草面积已达 10 多万亩,建成一条 20 华里长的防风固沙
林带,阻止风沙前移,保护了 21 万亩农田,还从风沙口夺回大片耕地。
如今的沙坡头,桃红梨黄,玉米成行,西瓜遍地,白杨参天。如今站在高大的沙丘上,沿着包兰铁路举目远眺,看不到头的植物绿色带,衬托着金黄色起伏的沙丘,很像海洋里滚滚的波浪,颇为壮观。中卫人民创造出世界治沙史上一个成功的范例。从此,沙坡头的绿洲变成沙漠明珠,年年吸引着许多外国沙漠研究专家前来考察、参观。同时,也成了中卫的一处旅游胜景。
1978 年秋天,我国接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委托,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沙漠治理讲习班。来自埃及、阿根廷、苏丹、印度、秘鲁、索马里、利比亚、尼日利亚 8 个国家的学者,兴致勃勃地来到沙坡头学习考察。美、法、日的专家也接踵而至。他们来到沙坡头后,亲眼目睹我国改造沙漠的成就,从内心发出赞叹:“奇迹”!“成功”!有位日本专家访问归国后,发表谈话时指出:“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不为逆境所屈服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