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瑰宝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石窟位于固原西北 55 公里的须弥山东麓。这里峰峦叠嶂,树林繁茂,傍有流水,风景秀丽,是西北黄土高原不可多得的风景区。具有很高价值的北魏、隋、唐、宋、明各个朝代的各个时期的石窟艺术造像,就开凿在须弥山诸峰的峭壁上,总称为“须弥山石窟”。须弥是梵文,意为宝山。它和敦煌、云岗、龙门石窟一样,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瑰主。1982 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窟起源于印度,是佛教寺庙建筑的一种。佛教自汉代传人我国,到魏晋南北朝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石窟寺院也随之发展起来。古代的艺术匠师, 在我国传统的雕塑艺术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印度、中亚地区佛教艺术的技法,逐渐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佛教艺术,给我国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须弥山石窟开凿的确切年代已无从稽考。但从石窟造型和造像风格判断,大约开凿于北魏的晚期,距今已有 1400 多年的历史。到了唐代得到大发展,这里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的佛教寺院,100 多个石窟布满在 8 个崖上, 称为“景云寺”。这个寺名历经了五代、宋、元直至明正统年间,有位名叫绰吉旺速的高僧,上书宋英宗皇帝赐名为“圆光寺”,由于自然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特别是 1920 年大地震,使“圆光寺”受到极为严重的破坏,到
1949 年时有造像的石窟只剩下 20 多个了。这些石窟主要分布在俗称“大佛
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等 5 座山崖上。成为游人参观游览的主要景点。
北魏时期的石窟,大多数分布在“子孙宫”。窟室方形,室中方形塔柱直接窟顶,塔柱四面分层开龛。这种造型的窟室,是从印度“支提”式石窟演化而来的。第 14 窟是须弥山开凿最早的一个石窟,这个窟的佛像,有雕刻的,有彩绘的,除了一个龛内的佛像为释迦多宝佛外,其余的龛内都是一尊佛,没有胁侍菩萨。这里的造像,造型淳厚,石形丰圆,与云岗、敦煌早期造像有相似之处。第 24、第 32 石窟比第 14 石窟稍晚,这里已是一佛二菩萨, 佛身高大,盘腿中坐,菩萨矮小,侍立两旁。其造型特点是脸稍瘦,体态修长,佛着双领下垂的大长袍,菩萨芽汉式对襟袖糯,与第 14 窟不太一样。北魏孝文帝太和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服式改制,不准人们穿“夹领小袖” 的胡服,一律改穿汉装,并亲自给群臣颁赐“冠服”,让他们穿戴。因此佛像的造型和衣着也必然反映当时的要求,佛像着服是改革后的南朝汉式服装“秀骨清相”的艺术风格流传到北朝的反映。
北周的石窟在须弥山占有重要的地位,许多重要石窟,都是北周时期开凿的,北周虽然仅存 25 年(公元 557 年——581 年),但修建开凿的佛像保
存下来最多。现存造像最多的第 45 扈、第 46 窟,存有比真人还大的造像 40 余尊,每龛内,有的是立佛,一般皆为一佛二菩萨。装饰性的雕刻,如幔帐式的佛龛,龛边龙嘴衔口的流苏,龛额上的各种小佛,龛座下手执各种乐器的使乐人,窟顶围绕塔柱翱翔的飞天等,琳琅满目,均是未加修饰的原作, 非常珍贵。第 51 窟虽因地震受到严重的破坏,但仍能辨认出是由前室、主室
和左右耳室组成,其主室宽 10 米,进深 12.5 米,高 12 米多。这样大的规模, 在北周石窟中居首位。主室高大的方形塔柱四面开龛,每龛中雕刻一佛二菩萨;里壁长方形坛床上,并列 3 尊盘腿端坐的大佛,身高 6 米,气势雄伟, 栩栩如生,是造像中的精品。
与甘肃的敦煌、龙门一样,唐代是须弥山最繁荣的时期。无论凿窟数量, 还是雕刻艺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唐代的窟室,除了个别仍保留方形塔柱外,已由方形佛殿式代替了北周的塔柱式;佛坛沿壁设置,室中空间扩大。造像题材更为丰富,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有的又增加了天王、力士、魔鬼等。其中主像有盘腿而坐的释迦佛、阿弥陀佛,有双腿下垂的弥勒佛,有一腿盘坐,一脚下垂的地藏菩萨等。须弥山入口处的第 5 窟,有一尊高大魁梧的大佛,看上去约有五六层楼那么高,耳朵有两人高,腿窝直径一米多。大佛面部丰满,慈眉善目,耳垂至肩,雕刻非常精致,完全是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琢出来的。这座高达 20 多米的弥勒坐佛,神情端庄,十分壮观。比云岗、龙门最大的造像还大,是全国最大的石窟造像之一。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雄伟气魄。唐朝统治者大力提倡佛教,在武则天时,下令全国各州建大云寺,藏大云经,造大佛像等,这尊大弥勒佛,可能是在武则天掀起的崇佛浪潮中建造的。大佛造型洗练,比例适度。可与著名的龙门卢舍那佛媲美,可以说凿室雕刻造像达到空前的水平。在唐代造像中的菩萨造型非常优美。
所有石窟中的佛像,对古代信佛的人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而对今人来说,这些佛像就是凝聚着中华民族古人的心血和高超艺术才华的珍品,是无价之宝。
须弥山石窟除了佛像外,还有唐、宋、西夏、金和明各代的题记,有明
代的碑刻。这些碑刻、题记,不仅可以使我们对石窟的历史有更多的了解, 也是研究当时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
国内大多数石窟是开凿在一座崖石上,而须弥山石扈则是开凿在鸿沟问隔的 8 座石崖上,形成数峰并举,山形变幻,曲径通幽,对景丛生的奇特布局。因而它将成为一个很有价值的风景区。
须弥山石窟分布在各个山崖,过去参观极不方便,现在已都架梯搭桥, 为游客游览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