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美食

外焦里嫩圆油香。宁夏油饼的样子犹如运动场上的铁饼,又圆又厚,有的正中戳上一个洞,有的则在油饼上划上二三个刀口。别看这种油饼炸的时

候既不放盐,也不放糖,而吃起来却是“外焦里嫩”,味道十分香甜。因此, 都管这种油饼叫“油香”。油香是回族民间传统食品之一,色红松软,味美醇香。油香原为波斯部分地区待客食品,传说因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于公元 622 年在麦地那一位名叫阿尤布的老汉家里食用后大加赞美,而广为流传,并于元代传入中国。做油香操作方便,费料不多,既经济,又实惠。精于此道的回族妇女,能用半斤清油,煎出供三五名客人饱餐一顿的油香。做油香的技术全在于火候,油温过低或一次下锅太多,不是火色不美,就是形状欠佳,色呈蜡黄,其状屈背折迭,既不悦目,又不爽口,且很费油。油香在回族节庆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婚丧嫁娶之日的宴席,款待宾客的餐桌;宗教典仪的舍散,都离不开油香。一年一度的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更是吃油香的佳节。在穆斯林聚居区,大街小巷飘溢着油香的诱人气息,使人馋涎欲滴。油香还是联系感情、作用微妙的礼品。如果穆斯林内部,左邻右舍之间发生误会、口角、冲突、斗殴,成年累月断绝往来,相见时互不理睬, 但届临节日,做好油香,登门赠送,就是主动和解的表示,凭你成见多深, 仇恨多大,都可以借此消除,谁也没有理由拒绝,其作用远远超过任何有说服力的调停或劝解。油香,这时便成了言归于好、增进友谊的媒介。

按常规惯例,油香一向不外流,不送给非穆斯林,因为它具有宗教意义。而且,吃油香时必须念“台斯米”(诵真主之名)一点也不能含糊。但在团结和睦的民族大家庭中,跟其他民族(其主体是汉族)长期相安杂处,甘苦与共,亲如兄弟,穆斯林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受到尊重,宗教节日被亲切庆贺。因此,穆斯林也打破常规,逢年过节,与人同乐,便诚心诚意地向他们赠送油香。汉族邻居亦深知油香不轻易送别人,接受它时受宠若惊,感到对他们不见外,于是,感情更融洽,增强了民族友谊。这时,油香又成了民族团结的象征。

酥脆爽口金馓子。宋代诗人苏东坡有一咏物短章云:“纤手搓来五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这里把馓子的形状和煎馓子美人的娇态,描写得惟妙惟肖。馓子,分盘馓和酥馓,源自汉族, 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介绍过它的做法:“以糯粉和面,入少许盐,牵索纽捻成环钏之形,油煎食之。”这种传统的油煎食品,被回族和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保留了下来,因地区不同而有膏环、环饼、捻头等别称。每逢节庆,宁夏回民家家户户的锅台案板上馓子挺秀,千姿百态,美不胜收。那些老阿姨和新姐们, 一个个施展各自的拿手好戏,做出又香又脆、图案新颖别致的馓子,把节日的气氛点缀得异常浓郁。宁夏的馓子以股细条匀,焦酥香脆而博得好评。现在,馓子已作为一种常见油炸食品出现在食堂、早点铺里,随时都可以买到。

香甜盖碗茶,盖碗茶是西北回族人民对茶文化的贡献。茶是回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更是迎宾待客的佳品,如果有朋友来访,沏茶相敬是宁夏款待客人的礼节。星期日,三五知己到茶园一聚,沏一碗茶,边饮边聊,谈笑凤生,自是意趣盎然,惬意舒适。

提起喝茶,高人雅士曰饮茶,南方人叫吃茶,北方人叫喝茶,宁夏人却说“刮碗子”。宁夏人喝茶,最讲究“三炮台”碗子、陕青毛尖茶、“牡丹花”开水。用“三炮台”盖碗子喝茶,芳香四溢,香味绵长。“三炮台”盖碗子是由茶碗、掌盘、盖子配套而成。造型古朴大方,精巧雅致,设计合理, 很是实用。这种茶具似碗又似杯,大小适度,便于装茶叶和其它香料。喝茶

时倾斜度小,实用方便。掌盘如瓶鼎底座,喝茶时用掌盘托起茶碗,既不烫手,又能把抛洒出来的茶叶盛在盘内,不至弄湿茶桌。盖子略小于碗口,略大于碗身,既能浸入碗中,又不至掉入碗内,倾斜时刚及碗中茶叶。在“三炮台”碗子刚冲上开水,茶叶尚未泡开,茶汁不酽时,你可以左子用掌盘托起茶碗,右手拿起盖子,顺着碗口轻轻刮一刮,汤色即时浓酽,就可搭口饮用。“三炮台”盖碗子以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玲珑、粉彩和颜色釉四大名瓷最受欢迎。汉族群众喜欢大方轻巧、素雅秀丽的青花瓷和玲珑透亮、精巧别致的玲珑瓷,尤其蓝山水被誉为上品。回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喜爱飞红点翠、精美绝伦的粉彩瓷和晶莹如玉、凝重端方的颜色釉,并且视金边红珊瑚、紫福寿为珍品。不少老茶客还用青铜、白银、景泰蓝配制了掌盘。更有一些有钱人家用昆仑白玉,祁连绿玉雕制成茶碗子,作为传家之宝。宁夏人喝茶时很重视给茶叶配上干果、糖类。喜庆日子,遇佳宾光临,即以茶加桂圆、荔枝、葡萄干、杏干等的“八宝茶”相敬,普遍饮用的是放有茶叶、冰糖、桂圆的“三香茶”。水质、水温对茶的色、香、味关系颇大。沏茶须“牡丹花” 开水,这是必不可少的。所谓“牡丹花”开水,就是白浪翻腾,蒸气喷涌之沸水,其状如牡丹盛开,故名。烧“牡丹花”开水,要有专门炊具。如果你被邀去“刮碗子”,碗子尚未到,女主人先把热腾腾的油香端了上来,若是事先相邀,那茶点可就丰富了。诸如酥馓、盘馓、酥食、油馃馃,满满一大桌。茶还是爱情的信物,友谊的纽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备品。年青人恋爱成熟,要给女方以茶送定礼,叫“拿茶”。庄户人家过春节,请邻里小聚, 叫喝“年茶”。

回族人民为什么喜喝茶?这里有一个“朵儿茶”的传说。朵儿茶为了多为人间做好事,以洗涮自己违犯天条的罪过,便变作神茶林,用茶叶为穆斯林们治病,财主马色立想独占茶园,要砍倒茶林树,结果被金斧子的光焰烧死,茶园仍然为大伙儿所有,于是回民养成了爱喝茶的习惯。

清真菜。它是回族菜的总和。因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居住区内都建有清真寺,清真菜即由此而来。所用肉类原料以牛、羊、鸡、鸭为主。制法以熘、炒、爆、涮见称。习用植物油、盐、醋、糖调味。清鲜脆嫩,酥烂浓香。尤以烹制羊肉最为擅长。清真菜约有一千年历史,名菜有:哈尔尾、卷煎饼、秃秃麻失、八耳塔、古刺赤、碗蒸羊、酿烧味、酿烧兔、琉璃肺、聚八仙、水晶羊头、涮羊肉、烤羊肉片、五香酱羊肉、清焖羊肉、酥羊肉、麻条羊尾、烩口蘑羊眼、黄焖羊肉、煨牛筋、锅烧填鸭、都三样、鸽蛋蒸菜、清汤鱼骨、水爆肚红、盐爆散蛋、果馅丸子、如意冬笋等。

回民筵席 10 大碗,它是回民喜庆宴请的主菜。10 碗筵席以烩为主,有烩丸子、烩夹饭、烩肚丝、烩羊肉、烩假莲子、烩苹果、烩狗牙豆腐、红炖牛肉、烩酥肉、酿饭。用料为羊肉、牛肉、羊肚、土豆、苹果、豆腐、糯米、鸡蛋,配以菠菜、黄花、木耳、葡萄干、青梅、红枣等。鲜美味浓,风味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