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习俗

“开斋节”(希吉来历 10 月 1 日)——庆祝斋戒满月圆满结束。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意译。伊斯兰教的《古兰经》规定:成年穆斯林每年都要守斋一个月,这是必须履行的“五功”之一。每年伊斯兰教历九月,称为斋月,斋月期间,穆斯林在日出之前都要吃好封斋饭。日出之后的整个白天,不吃不喝,谓之封斋,在这期间,一心只敬真主,戒除一切俗念。经过一个月的斋戒,于伊斯兰教历九月的最后一天,寻看新月(月牙),见月后的第二天即行开斋,故称开斋节。开斋节是一个隆重的节日, 节日的早晨,人们沐浴净身后,头戴白帽或裹缠头,手持经香汇集到清真寺, 参加节日庆典。典礼一般由教长主持。首先诵读《古兰经》,然后由学问最高的阿訇讲经,接着开始会礼。礼拜结束后,人们相互拜节问候,互赠油香。下午上坟悼念亡人,一则表示对亡人的悼念,二则由长者向晚辈讲述祖上的为人、功德,教育青少年好好做人。在坟地上,可请阿訇或自念《古兰经》, 仪式简朴。开斋节这天,街头巷尾,人流如梭,南来北往,热闹异常。节日里的食品,品种繁多,丰富多彩,传统的食物如油香、酥散、油果等几十种, 形如花、凤、鸟、禽等,五颜六色,精巧别致,味美可口,颇具民族风味。在多民族共居地区,各级政府对回民的宗教生活和民族节日很尊重,愉快地应邀参加庆典活动,与回族群众共度佳节。汉族兄弟亦拿上清真礼物,给回族群众拜节,互叙团结友谊之情。

“宰牲节”。亦称“古尔邦节”、“牺牲节”,“忠孝节”。从“开斋节”那天起,往后推 70 天即为“宰牲节”。“古尔邦”是阿拉伯语,原意是献牲,宰牲节”是其意译。它是根据古代阿拉伯地区的宗教传说演变而来的。据说,“先知”易卜拉欣在一个晚上梦见“安拉”令他宰杀自己的独生子伊斯玛仪来献祭。易卜拉欣答应了,他儿子也愿为真主献身。但当易卜拉欣要忠实地执行神令去宰杀自己的儿子时,“安拉”命天神送来一只黑头绵羊代替了伊斯玛仪。于是阿拉伯人据此每年都宰羊祭把。当穆罕默德建立伊斯兰教后,继承了这一风俗,将伊斯兰教历的 12 月 10 日定为“宰牲节”。节日

这天上午 10 点左右,回民个个头戴小白帽,衣冠整齐,兴致勃勃地拥进清真寺进行会礼叩拜。会礼结束后,还要举行别开生面的典礼,在一般条件好的地方,每人要宰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所宰之肉要分三份: 一份自己食,一份送亲友邻居和招待来客之用,一份济贫施舍。典礼完毕后, 众人开始访亲问友,馈赠油香、花馃馃等相互贺节。

“圣纪节”。阿拉伯语称“冒路德节”,与开斋节、古尔邦节并称为伊斯兰教三大节日。在该教以希吉来历十一年(公元 632 年)三月十二日(6

月 8 日)进行。相传这天为穆罕默德的逝世日,故亦称“圣忌”。为缅怀他的功德,举行纪念节日活动。主要包括诵经、赞圣和讲述他的生平事迹。中国各族穆斯林根据传说也以希吉来历三月十二日为穆罕默德的诞生日,习惯把生日和亡日合并纪念,亦称为“圣会”。届时,前往清真寺听教长、阿匀讲经。然后游玩一天。有的地方还宰杀牛、羊,设宴聚餐。

以上三大宗教节日都是国际性节日,也是中国境内十个穆斯林民族的共同节日。中国政府 1950 年 12 月之日通令,在三大节日中各族穆斯林自宰自食的牛、羊免征屠宰税。其中最热烈、隆重的是开斋节(称为大开斋),其次是宰牲节(称为小开斋,但中国新疆地区和国外穆斯林更重视宰牲节。)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宁夏各地利用宗教节日发展市场经济,每逢三大

节日,地方政府主管经济的部门与宗教组织联合组织物资供应,邀请国内外客商参加。吴忠市和同心县每年在三大节日里,参加集市贸易的人数猛增, 多的一天可达 10 多万人。每年都有来自国内各省、市、区的回族商人和中东、独联体诸国、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的客商参加节日活动和进行贸易。此外,他们还以伊斯兰教组织的名义,派团出访中东、独联体诸国和日本, 引进外资 1000 多万美元。

“登宵节”。传说穆罕默德 52 岁时的一天晚上,由天使哲卜利勒伴同, 乘飞马由麦加至耶路撒冷,又从那里“登霄”,遨游七重天,见过古代“先知”和“天堂”、“地狱”等,黎明重返麦加。此后穆斯林将耶路撤冷视为圣地,并以每年伊斯兰教历太阳年七月二十七日为“登霄节”。这天夜间举行礼拜。

“阿术拉节”。回族人民过罢开斋第 100 天,要吃一次用黄米、小米、大麦、小麦以及扁豆、豌豆、黄豆、绿豆等几十样豆类加红枣、核桃煮成的稀饭,这叫阿木拉饭。这风俗是怎么来的呢?传说,在很早以前,圣人阿里带兵打仗,打了三天三夜,人无粮,马无草,阿里的妻子法图麦只好把一锅开水烧得直翻跟头,怎么办呢?士兵们都叫嚷起来。为了稳住军心,法图麦到路口拣了一衣襟各种各样的小石头倒进锅里,去借粮的人把借来的锯末也倒进锅里。忽然出现了奇迹:锅里有了米味。法图麦一看,锯未变成了黄米、白米、小米,各色小石头变成了各类豆子,做成了满满一大锅香气扑鼻的稀

饭。至今,回民在吃阿术拉饭的时候还要请人、送人,尽情地吃。他们又把这一天叫粮食节、妈妈会,或叫法图麦节。

此外,回族也欢空中国民间延续已久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不过,老一代穆斯林对此兴趣不大。年轻人则爱热闹,又吃又玩,不会嫌节日多。于是清真食品店也组织货源,按节供应清真粽子、清真元宵、清真月饼、清真糕点,粮店供应腊八粥的配料, 回族居民同样购买。

这些节日中,最热烈、欢腾、活跃的是春节。历史上虽属汉、藏民族的节日,但与汉民千年和睦相处的兄弟民族,亦视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的共同节日。在这个节日里,回族亦准备丰盛的佳撰。有些汉族家里,在节日前要请穆民妇女、厨师来家炸油香,做茶点,做牛羊肉撰肴等,以款待穆民同事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