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溶蚀作用

(一)溶蚀作用机理

溶蚀作用是指水通过化学作用对矿物和岩石的破坏作用。化学作用主要有溶解、水解、水合、碳酸化及氧化等。其中水对可溶岩的溶解和水解十分普遍,即使在纯水中,一部分水分子也常离解成 H+离子和 OH-离子,使水具有酸性或碱性反应,其化学活动性很强。OH- 离子很容易夺取盐类矿物中的K+,Na+,Ca+和 Mg+等阳离子,促使矿物结构破坏,分解为单个离子或分子扩散于水中。实际上自然界中的各种水体如雨水、河、湖或地下水都不是纯水, 而是含有酸类如碳酸、硫酸、硝酸等的水溶液,它们都会加速岩石的破坏, 特别是碳酸对石灰岩的碳酸化作用

一、溶蚀作用 - 图1就更为普遍。原因是大气中的 CO2 与水化合后即成为碳酸:

碳酸电离后产生 H+和 HCO3-离子即:

一、溶蚀作用 - 图2

一、溶蚀作用 - 图3当 H+与石灰岩(CaCO3)作用时,H+从 CaCO3 中离解出 CO2- ,结合成 HCO-3,从而分解出 Ca2+,CaCO3 也就溶解于水即:

综合反应式是:

一、溶蚀作用 - 图4可溶岩的溶蚀结果:一是所有组分全部溶解,即称为“全溶解”,例如对质纯的石灰岩溶解;二是只有部分组分溶解,称为“不全溶解”,如对含有杂质的石灰岩溶解,包括泥质石灰岩、硅质石灰岩和铁质石灰岩等。不溶或难溶的物质会残留在岩石表面或裂隙中,阻碍溶解作用。

此外,由硫化铁氧化时产生的硫酸,生物活动或死亡后分解而产生的有机酸,闪电时产生的二氧化氮溶入水后形成的硝酸等强酸类,对石灰岩都会产生强烈的溶蚀,如式:

①CaCO3+H2SO4→CaS4+CO2↑+H2O

②CaCO3+2HNO3→Ca(NO3)2+CO2↑+H2O

③CaCO3+CH3—COOH→(CH3—COO)2Ca+CO2↑+H2O

(二)影响溶蚀作用的主要因素

溶蚀作用能否进行及其溶蚀速度主要受水的溶蚀力、岩石的可溶性及岩石的透水性等因素影响。

  1. 水的溶蚀能力。

水的溶蚀力取决于水的化学成分、温度、气压、水的流动性及流量等方面。(1)水的化学成分。水含酸类是岩石溶蚀的关键,而酸的含量多少则影响岩石的溶蚀速度,酸的含量越高,溶蚀力也越强。酸的来源除了少部分来

自矿物的分解和生物活动而直接产生之外,大多数是由大气中的 CO2 溶入水中而成,这些 CO2 有来自火山喷发、有机物的燃烧、动植物呼吸、有机物的分解及微生物的作用方面。其中有机成因的 CO2 十分重要,它所造成溶蚀强度也很大(表 5-1),例如土壤中因有机质的氧化和分解而产生的 CO2 常达1%以上,最高可达 6%(表 5-2),比大气中 CO2 的一般含量(0.03%)高出 33~199 倍。CO2 对岩石的溶解起着重要作用。

表 5-1 溶蚀因素与溶蚀强度比较(据 L.Jakucs)

表 5-2 云南西双版纳不同植被下土壤中 CO2 的含量(容积%)

土层深度(厘米)

热带雨林

竹林

草坡

0

0.6

1.0

0.8

20

0.8

2.6

1.5

40

1.4

2.8

1.4

60

1.9

1.8

2.1

100

2.02

3.4

1.4

150

3.4

4.6

3.15

200

4.0

6.0

2.4

据《中国岩溶研究》,转引杨景春《地貌学》。

  1. 水的温度。水中 CO2 的含量与温度成反比,一般温度越高,CO2 的含量越少,温度越低,CO2 的含量越多。温度高的水,CO2 的含量虽然减少了, 但水分子的离解速度加快,水中 H+和 OH-离子增多,溶蚀力反而得到加强。据测验气温每增加 10℃,水的化学反应速度增加一倍,故高温地区的岩溶速度较快。

  2. 气压的影响。气压会影响水中的 CO2 的含量,一般大气中 CO2 的含

量占空气体积的 0.03%,因此在自由大气下,空气中 CO2 的分压力 PCO2 = 0.0003 大气压。水中 CO2 的含量与气压成正比,在温度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局部分压力越高,水中 CO2 的含量也越多(表 5-3),CaCO3 的溶解度也越大

(图 5-1)。

表 5-3 不同温度和压力下水中 CO2 的含量(据Д.C.CokoПoВ)

t ℃

PCO2 = 0.0003 大气压

PCO2=1 大气压

0

1.02

3347

10

0.71

2319

20

0.52

1689

30

0.39

1250

又如在正常 PCO2 作用下,水温 10℃时的 CaCO3 的溶解度为 70 毫克/升, 而在 PCO2 较高的溶洞中,CaCO3 的溶解度可增至 90~100 毫克/升。

  1. 水的流动性及流量。经常流动的水体,能较大地提高水的溶蚀力, 原因:①流动的水处于开放系统,从降水(补给)—地表水及地下水(流动)

—排泄过程中,水经常与空气保持接触,能不断地补充因溶蚀岩石所消耗的CO2,使水体不易达到饱和。例如在 25℃的纯水不含 CO2 时的 CaCO 溶解度为

14.3 毫克/升;当溶解前与空气接触,溶入 CO2,但溶解时与空气隔绝,即处于“封闭系统”时,CaCO3 的溶解度则上升至 15.3 毫克/升;当溶解全过程与空气接触,即处于“开放系统”时,CaCO3 的溶解度则剧增至 100 毫克/升, 比封闭系统时还大 5.5 倍。由于地球上的热带。亚热带地区雨量多,雨期长, 水流量大和水的循环快,加上气温高及生物作用强,所以 CaCO3 溶蚀量比其他降水量少的

寒、温带与干旱地区大。以我国为例,亚热带广西的碳酸盐岩溶烛量为 0.12~

0.3 毫米/年(表 5-4);而暖温带的河北只有 0.02~0.03 毫米/年,比前者减少了 5~9 倍。所以南方的岩溶地貌比北方发育。②处于流动状态的水,有时虽然达到饱和,但当几种不同浓度的饱和溶液混合后,可变为不饱和而重新获得溶蚀能力,这种混合溶液的溶蚀现象有三种:一是温度相同,但 CaCO3 含量不同的两种饱和溶液混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溶蚀,称为“浓度混合溶蚀”;二是 CaCO3 含量相同,但温度不同的两种饱和溶液,混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溶蚀,称为“温度混合溶蚀”;三是海岸带的淡水与咸水混合,由于海水渗入,使混合水中的镁离子大增,当它的含量增加到大于 10%时,造成异离子效应,从而提高钙离子的溶解度,使混合水溶蚀石灰岩。如墨西哥的尤卡坦,测得混合水对石灰岩的溶蚀力为 120 毫克/升,我国海南岛岸礁及南海珊瑚礁岛上的“礁塘”地貌,其生成亦与此有关。此外有些 CaCO3 饱和溶液,因温度降低,使 CO2 含量增加而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溶蚀,称为“冷却溶蚀”。

表 5-4 我国不同气候带的碳酸盐岩溶蚀量

地 区

气候带

年降水量(毫米)

年平均气温(℃)

年溶蚀量(毫米)

河北西北部

暖温带半干旱区

400 ~ 600

6 ~ 8

0.02 ~ 0.03

湖北三峡

中亚热带湿润区

1000 ~ 1200

12 ~ 15

0.06

黔北务川

中亚热带湿润区

1271

15.6

0.036

滇东罗平

中亚热带湿润区

1734

15.1

0.051

广西中部

南亚热带湿润区

1500 ~ 2000

20 ~ 22

0.12 ~ 0.3

据严钦尚等《地貌学》,转引卢耀如及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溶研究组资料综合。

  1. 岩石的可溶性。

岩石的可溶性是岩溶地貌发育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可溶性主要取决于岩石的化学成分与岩石结构。可溶岩按化学成分可分为三大类:即卤盐类如钾盐、石盐;硫酸盐类如硬石膏、石膏、芒硝等;碳酸盐类如石灰岩和白云岩等。在三类岩石之中,溶解度最大的是卤盐类,其次是硫酸盐类,最小是碳酸盐类。但地球上卤盐类和硫酸盐类岩石分布不广,厚度小,加上溶解速度快,地貌不易保存,故地貌意义不大。碳酸盐类岩石溶解度虽小,但分布广,岩体大,地貌保存较好,所以最有地貌意义,世界上绝大多数岩溶地貌都发生在该类岩石中,特别以石灰岩为突出。

但碳酸盐岩类中,又因 CaCO3 含量不同而溶解度也有较大的差别。一般来说,CaCO3 的含量越高,其他杂质(如 MgO,A12O3,SiO2,Fe2O3 等)含量越少的岩石,其溶解度就越大。因此碳酸盐岩石的溶蚀强度顺序为:质纯的石灰岩>白云岩>硅质石灰岩>泥质石灰岩。

岩石的结构与溶解度有密切关系,试验表明,结晶的岩石,晶粒越小, 溶解度也越大,如表 5-5 中隐晶质微粒结构的石灰岩相对溶解度为 1.12, 而中、粗粒结构为 0.32,比前者少 2.5 倍。此外,不等粒结构的石灰岩比等粒结构石灰岩的相对溶解度大。

表 5-5 广西不同结构的碳酸盐类岩石的相对溶解度

石灰岩类型

白云岩类型

结构特征

CaO/MgO

相对溶解度

结构特征

CaO/MgO

相对溶解度

隐晶质微粒结构

18.99

1.12

细晶质生物微粒结构

2.13

1.09

微粒、细粒及中粒结构

21.43

0.99

中粒及细晶质镶嵌结构

1.53

0.71

中粒、粗粒结构

14.97

0.32

中粗粒镶嵌结构具溶孔

1.73

0.65

据金玉璋资料,转引自杨景春《地貌学》,删节。

  1. 岩石的透水性。

岩石的透水性对岩石的溶蚀速度和地下岩溶的发育有着重大影响。透水性不良的岩石,溶蚀作用只限于岩石表面,很难深入岩石内部。透水性好的岩石,地表和地下溶蚀都很强,地貌发育也好。透水性强弱取决于岩石的孔隙和裂隙大小和多少。按孔隙及裂隙的生成先后,可分出原生透水性与次生透水性二种,其透水性能差别较大。

原生透水性指在成岩时生成的孔隙及裂隙与其所产生的透水性能。在碳酸盐岩石中,除由生物遗体造成的岩石(如白垩岩、珊瑚礁)孔隙度较大(孔隙度 40%~70%)之外,一般结晶的石灰岩孔隙度都很小,只在 3%以下, 所以透水性都较弱。

次生透水性指岩石生成后,由于构造运动、风化和侵蚀作用而成的裂隙所产生的透水性能。其中由构造运动形成的张裂隙、断层裂隙和减荷裂隙等对透水性影响最大,它们明显地控制着岩石的透水性。此外,溶蚀作用本身也不断地改变着次生透水性,例如由溶蚀所成的管道、洞穴和溶隙等地貌, 它们极大地扩大了透水空间,增加了透水性,从而加强了岩石的溶蚀。这是地貌结果对地貌作用的一种正反馈。相反,如果堆积作用加强,透水空间缩小,透水性则受到削弱,造成了一种负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