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陆与大洋成因

关于大陆与大洋形成的学说很多,其中以均衡说和海底扩张—板块构造说最为重要。

(一)地壳均衡说

地壳位于岩石圈的表层,按结构上的不同可分为大陆型地壳和大洋型地壳两种。大陆型地壳厚度大,平均为 33 千米,但随着地形高度的增大而变厚, 如处于我国南方(北纬 23.09°)平原丘陵区的广州,地壳厚度为 31 千米, 山地区的昆明(北纬 25.12°)为 53 千米,青藏高原区的拉萨(北纬 29.64

°)为 71 千米。大陆型地壳结构分为三层:上层为沉积岩及变质岩层,厚度0~15 千米。中层为花岗岩层,密度为 2.7 克/立方厘米,厚度 15~20 千米, 它在山区较厚,约 40 千米,平原区较薄,约 10 多千米。该层是沉积岩层的物质来源,由于沉积岩的化学成分与花岗岩相似,故沉积岩层也可看作花岗岩层的一部分;下层为玄武岩层,又称辉长岩质层,化学成分与玄武岩相似, 密度 2.9 克/立方厘米,厚度在山区为 15 千米,平原区为 25~30 千米,该层具有连续性分布的特征,即由陆壳底部延至洋底,以至包围整个地球(图2-2、表 2-4)。

表 2-4 大陆型与大洋型地壳厚度比较表

分层地壳

大陆型地壳(千米)

大洋型地壳(千米)

大陆

大陆架

大陆坡

岛屿

岛弧

海沟

边缘海

洋盆

洋中脊

沉积岩层

0 ~ 15

0.5

1.5 ~ 4.8

1.4 ~ 2

5.5

0.5 ~ 1.2

0.5 ~ 3

0 ~ 2

0.2

花岗岩层

15 ~ 20

12 ~ 15

5 ~ 6

4 ~ 9

6

火山岩层

1 ~ 2.2

1.2 ~ 2.3

1.2 ~ 2.1

玄武岩层

(辉长岩)

15 ~ 25

15 ~ 20

9 ~ 15

4 ~ 12

9 ~ 16

2.1 ~ 12

3 ~ 6

4.5 ~ 5.1

4.7

地壳厚度

30 ~ 40

31 ~ 35

12 ~ 27

12 ~ 31

16 ~ 36

5.5 ~ 8

6.2 ~ 9

6 ~ 7

5

大洋型地壳厚度明显减少,大部分洋底的地壳厚度为 5~10 千米,而洋中脊只有 3~5 千米。结构上分三层:上层为未固结的松散沉积层,密度 1.46 克/立方厘米,厚度小于 3 千米,在洋中脊附近的 100~200 千米范围内,厚度仅有 200 米左右或缺失。中层为火山岩层,平均厚度为 1.5 千米。下层为玄武岩层,厚 4~7 千米,该层的岩石组成复杂,上段为拉斑玄武岩,中段为辉绿岩,下段为辉长岩。

由上可见,大陆型地壳厚度大而轻,它不但具有花岗岩层,而且玄武岩层的厚度也比大洋型地壳大 4~6 倍。大洋型地壳薄而重,它缺少了陆壳所特有的花岗岩层。这些特点对于大陆和大洋的生成有着重大影响。

英国学者普拉特(J.H.Pratt,1854)和艾里(G.B.Airy,1855)对喜马拉雅山进行了引力研究之后,同时用均衡理论解释了地形的高低差别问题, 但观点不同。普拉特假设地壳之下有一个平坦的均衡面,此面之上各段物质

(地壳)密度不等,要保持各段的均衡,密度小的地段地势越高,反之地势越低(图 2-3A)。艾里则认为均衡面不是一个平坦面,而是一个起伏面,该面以上各段物质密度相等,为了保持各段物质的均衡,体积大的地段

A—普拉特模式;B—艾里模式;C—实际模式地势就高,均衡面的深度也大, 反之地势就低,均衡面的深度也较小(图 2-3B)。

后来地震和测量资料表明,实际情况应当是普拉特和艾里两种看法的结合,即地壳之下的均衡面是有起伏的,不同地段的地壳物质密度也是不均一的(图 2-3C),要保持陆壳与洋壳的均衡,陆壳得用较大的厚度来弥补密度小所带来的质量不足,洋壳则以密度大来补偿厚度小所带来的质量不足。由此可见两种地壳分别用厚度或密度来取得均衡的,并造成了高起的大陆和凹陷的大洋。

(二)海底扩张—板块构造说

海底扩张说是迪茨(R.S.Dietz)于 1961 年总结了现代海底测量资料后提出的。该学说根据海底的岩石地磁异常和岩石年龄数据,认为海底会不断新生和扩张,也会逐渐消亡。扩张速度在世界各大洋不等(表 2-5)。据测量数据表明。太平洋的扩张速度最大,平均为 3.95 厘米/年,最大值为 6.1 厘米/年,北冰洋最小。造成海底扩张的驱动力是地幔对流。当高温的地幔物质从大洋底部上升时,洋壳便发生涨裂,继而岩浆涌出,岩浆冷却后便成为大洋中脊,即新生洋壳。以后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并将旧的洋中脊向两边推开,

洋底也就不断扩大,所以距离洋中脊越远的洋底年龄也越老。目前已知的太平洋古老的岩石年龄不超过 2 亿年,即侏罗纪时代,这也是太平洋的年龄。

表 2-5 世界各大洋的扩张速度表

大洋名称

测量点

扩张速度(厘米/年)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太平洋

12

6.1

2.0

3.95

大西洋

10

2.25

0.95

1.65

印度洋

7

3.0

1.0

1.8

北冰洋

≈ 0.1

板块构造说是在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它首先是在1968 年由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顺(Le.Pichon)提出,该学说认为在地球上部

厚约 100 千米范围内,是由刚性的岩石圈组成,它包括了地壳及地幔最上部的岩石层。岩石圈下边的地幔,岩石呈可塑状态,称为软流圈(层)。地幔对流即发生在软流圈中,对流所产生的拽力,作用于岩石圈的底部,从而带动了岩石圈的运动,由于地壳位于岩石圈的最上层,于是也引起洋壳和陆壳的运动。因此海底扩张的主要作用力,应当是岩石圈的水平运动。又因岩石圈是不连续的,它可划分为很多块体,通称为板块,所以岩石圈板块运动就成为大洋形成的主要动力。

从板块理论出发,有人把大洋的发展划分 6 个时期:胚胎期:从大陆地壳张裂及裂谷出现开始,如东非大裂谷;幼年期:裂谷进一步扩大和海水侵入,成了早期的海洋,如红海;成年期:如果海底扩张继续则成为大洋,如大西洋;衰退期:当大洋板块下潜时,大洋就进入了衰退期,如太平洋;终了期:大洋缩小,如古地中海(特提斯海)演变为现代的地中海;地缝合线期:最后两个板块碰撞,大洋则完全闭合,形成褶皱山系,如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古特提斯海消失,大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