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褶曲构造地貌

(一)原生褶曲构造地貌

它指未经外力破坏或受破坏轻微的背斜和向斜所成的地貌,如背斜(构造)为山(地貌),向斜为谷地的地貌。这种地质构造形态与地形起伏相吻合的地貌又称为顺地貌。如川东地区,多数的山脊与背斜构造相当,河谷也与向斜构造相当。事实上,顺地貌一般很少见到,大多数是已破坏了的蚀后构造地貌。

(二)次生褶曲地貌

背斜和向斜经过长期侵蚀,都会受到严重破坏,原来受它支配的地貌也会发生重大变化,结果是背斜快速下蚀成为谷地,向斜下蚀较慢反而高起成为山地,这种地质构造形态与地形起伏相反的地貌,又称为逆地貌或地貌倒置(图 3-2)。

地貌转化的重要原因是由背斜张节理发达所致,因它加快了背斜轴的风化破坏,从而使整个背斜形态及山形迅速下蚀变成谷地。与背斜相反的向斜层,因受压力作用而岩石破裂较少,侵蚀也较为缓慢,最后它反而高出背斜成为山岭。如庐山的莲谷原属向斜谷,现变为向斜山。

顺地貌与逆地貌的发育,一方面取决于外力作用强度和时间长短,另一方面也受褶曲形态及岩性组合的影响。如在背斜褶曲比较舒缓,轴部破裂较少,硬岩层厚度又大的情况下,有利于顺地貌的保留。相反,在背斜褶曲紧密,轴部断裂节理较多,软岩层较厚的情况下,背斜易遭破坏,故有利于逆地貌的发育。在硬软岩层相当的褶曲区,可能同时出现顺地貌和逆地貌,即背斜谷和向斜谷并存的现象。

(三)多褶曲的山地地貌

世界上常见的褶皱山脉大多数是由多列的褶曲山地和谷地组成。更复杂的褶皱山脉是由一系列强烈褶皱曲,如倒转褶曲、平卧褶曲或逆掩断层推覆构造体等山地组成。事实上,该类山地的构造形态大部分已经被破坏,影响山地形态的主要是岩性,古老而又坚硬的岩石形成山岭,软弱的岩石及断层带形成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