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滑坡

滑坡系指构成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失稳,沿着坡体内部的一个

(或几个)软弱面(滑动面)发生剪切而产生整体性下滑的现象。

(一)滑坡要素

通常一个发育完全的比较典型的滑坡,一般具有以下几个要素:

  1. 滑坡体:斜坡上向下滑动的那部分岩(土)体称为滑坡体。它以滑动面与下伏未滑动地层分隔开来。滑坡体虽有局部的土石松动破碎,但因呈整体下滑,移位之后,基本保持原有的层位关系和节理、构造的特点。滑坡体的规模大小不一,从几十立方米到几亿立方米不等。如卧龙寺滑坡体积 2000

万立方米,雅砻江滑坡体 6800 万立方米,1922 年云南绿劝崩塌性滑坡体达 2 亿立方米。

  1. 滑动面和滑动带:滑坡体沿其滑动的面称滑动面。在均质土体中滑动面呈圆弧形。滑动面有时只有一个,有时有几个,故可分出主滑动面和分支滑动面。沿滑动面有时可见擦痕及磨光面。有时在滑动面附近的土体有一层明显揉皱的结构扰动带,称为滑动带。滑动带的厚薄不一,从几厘米到数米不等。

  2. 滑坡床(滑床):指滑动面以下的稳定岩土体。滑坡床与地面的交界线称为滑坡周界,它圈定了滑坡作用的范围。

(二)滑坡地貌形态

在滑坡体内,有以下几种主要地貌形态(图 9-2):

  1. 滑坡壁和滑坡台阶:滑坡体与坡上方未动土石体之间,由一半圆形的围椅状陡崖分开,这个陡崖称为滑坡壁。一般坡度为 60°~80°,高度数厘米至数米不等。滑坡壁是滑动面的出露部分,它的高度代表滑坡下滑的距离。滑坡壁上常留有擦痕。

滑坡体下滑时,由于上下各段滑动速度的差异,或滑动时间的先后不同, 常产生分支滑动面,把滑坡体分裂成几块滑体,滑体之间相互错断,构成阶梯状的地面,叫滑坡台阶。因滑体沿弧形滑动面滑动,故滑坡台阶原地面皆向内倾斜呈反坡地形。这种反坡地形可由“醉汉树”(“醉林”)反映出来。

  1. 滑坡洼地与滑坡湖:滑坡体向下移时,在滑坡体与滑坡壁间由于土体外移以及滑坡体的反向倾斜而形成月牙形洼地,有时积水成湖,称滑坡湖。此外,在滑坡台阶与鼓丘之间亦可有低洼凹地分布。

  2. 滑坡舌和滑坡鼓丘:在滑坡体的前缘,形如舌状地突出部分称滑坡舌。有时因前面受阻,同时又受到后方土体的压力作用,被挤压而鼓起成弧形土脊,称滑坡鼓丘。土脊上分布有扇状张裂隙,脊内土层常有褶皱构造形态。

  3. 滑坡裂缝:滑坡地面裂缝纵横交错,甚为破碎,按裂缝展布方向、位置、性质,可划分为四种:①后缘拉张裂缝;②前缘(下部)鼓张裂缝;③ 两侧羽状剪切裂缝;④中部横向“凸”型裂缝。

(三)滑坡的类型

按物质组成可以将滑坡分成土质滑坡和岩质滑坡两大类。前者又可分粘土滑坡、黄土滑坡和碎屑堆积层滑坡(谷坡碎屑堆积)。后者可分为风化岩浆岩滑坡、沉积层滑坡和变质片岩滑坡等。不同岩性滑坡,其工程地质力学性质不同。

按滑动面与岩体结构面之间的关系可划分为:①同类土滑坡;②顺层滑坡;③切层滑坡。按滑坡体厚度可划分为:①浅层滑坡(厚度仅数米);② 中层滑坡(厚度为数米到 20 米左右);③深层滑坡(厚度在 20 米以上)。这样划分便于进行稳定性评价和确定防治措施。

按运动形式可分为牵引式滑坡和推动式滑坡。滑坡体前部(下部)首先开裂起动滑移,而后牵引中、上部岩土体依次开裂滑移的滑坡,称之为牵引式滑坡。滑坡体先从后缘(斜坡上部)开裂,滑坡体后部的巨大势能逐渐向中、前部推进,在滑坡体前部滑移面附近产生应力集中,当滑坡体前部的抗剪能力支持不住滑动体推力时便产生滑动,这种滑坡称为推动式滑坡。由于这两种滑坡的力学机制和运动形式不同,对它们的整治措施也不一样。若是牵引式滑坡,只需针对前部第一块坡体设置抗滑工程就能防治以后的几块滑动;若是推动式滑坡,就需对整个滑体作防治工程。

(四)滑坡治理措施

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和科技人员,在同滑坡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出了夯填、排水、护坡、减重、支挡等许多整治滑坡的有效方法。总的来说,治理滑坡的措施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消除或减轻水对滑坡的作用,即排除滑坡地表水、地下水和防止水对坡脚掏蚀;二是增加滑坡的重力平衡条件,即改变滑坡外形,降低滑坡重心和修建支挡建筑物而增加滑坡抗滑力(图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