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麓夷平循环理论

山麓夷平循环理论又称外成侵蚀循环说。“外成”简单地表示“在表面” 或近地面的。该理论是 1948 年南非地貌学家金(L.C.King)根据他在干旱、半干旱及热带草原气候下的非洲一些地区的研究,提出的一个与戴维斯不同的侵蚀循环理论,以说明有孤山(岛山)散布的广大侵蚀平原的成因。金把那里的地貌景观分为两种基本单元:第一种是在谷底的、与现代河道或者古河道相邻的平缓凹坡,其坡度在 1°~7°间,凹坡有着岩石的基底,发现的证据指出:这种平缓的凹坡随着时间的进展逐渐消耗与其相邻的高地面扩大自己的面积,它与相邻的高地之间有一尖锐的坡析,形成这种山麓平原(麓原,pediment)的过程统称“麓原作用”(Pedimenetation)。第二种单元是围绕着大部分高地的陡坡,其形成与单面山或断层无关,而是侵蚀形成的。其坡度变化于 15°~30°之间,当它被侵蚀而后退时,其坡度并不减小,故金称之为“陡崖后退”或“蚀退”作用。陡崖后退和麓原作用都是山麓夷平循环的一部分,金把它分为几个阶段(图 10-4)。

  1. 青年期:山麓夷平循环开始于原先就形成的联合麓原(pediplain) 的上升,而非更为复杂的构造上升,原有的河流(永久河或暂时河)向着新的侵蚀基准迅速下切;后来,下切作用减弱了,在谷底形成小的麓原,因陡崖后退造成麓原扩大,但原来山麓平原的残留物在所有的山顶都有保留,这是青年期的标志。在青年期的晚期,许多河间地变成岛山,许多岛山又变成浑圆的穹丘及孤丘。

  2. 壮年期:岛山的数目更为减少,因其逐渐被蚀为孤丘并最后消失掉,于是相邻谷中的麓原联合起来。然而即使在壮年期晚期,少数残留岛山也可达 300 米(较周围低地),而其顶部也常残留早期麓原的小块痕迹。可见,在青年期时由于河流下切,地势曾经增大,在壮年期时或者地势减小或局部保留地势不变。

  3. 老年期:残留山非常稀少,到处地势减小。整个景观被平缓的麓原统治着。联合麓原(pediplain)就是循环的最终形态。

麓原的扩展和联合过程称之为麓原化,其所造成的地形称之为山麓侵蚀面平原或联合麓原。从对形成过程的描述中可见,所有的麓原和山麓侵蚀面平原都具有穿时性(即这些地面并非都是同一年代所形成者)。山麓侵蚀面平原的主要特征是凹坡剖面,而其上发育的侵蚀残余丘则具有陡峭的周边坡。

金认为他的理论是除了冰川条件外的普遍的地貌发育模式。金的另外的重要概念还有:山麓夷平循环初始条件为海面的降低。金根据地貌发育的时间先后,在南非划分出几个这种麓原面(多循环地形):①冈瓦纳面,形成于中生代(大陆分裂漂移之前);②非洲面,形成于早第三纪(大陆分裂漂

移之后);③后非洲面,形成于晚第三纪至第四纪;④刚果面,形成于第四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