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潮汐作用为主的海岸

以潮汐作用为主形成的典型的海岸是粉砂淤泥质平原海岸,它由粉砂、淤泥为主(d=0.05~0.01 毫米)组成,沉积物的分布与沙质海岸相反,即自高潮滩到潮下带上部,物质从细到粗变化。这类海岸的主要地貌特征是岸线平直,岸坡平缓,浅滩宽广,主要受潮流作用。粉砂淤泥质平原海岸由三部分构成,自陆向海分为:①沿岸海积或冲积平原,平原地势平坦,地貌类型单调,靠近河流处有废弃河道、牛轭湖、天然堤、沙丘等残留形态,近海处为盐沼洼地;②潮滩,位于平原外围向海方,潮滩坡度约 1‰,它构成粉砂淤泥质海岸的主要部分;③水下岸坡,位于潮滩以外,坡度仅 0.1‰,平缓的水下岸坡上偶有 2~3 米起伏的沙质或贝壳砂的浅滩或洼地,表明已有波浪作用介入。

粉砂淤泥质平原海岸主要分布在泥沙供应丰富而又比较掩蔽的堆积岸段,如大河下游平原,地质构造上的沉降区,岸外有沙洲、堡岛等掩护的区域或一些有细物质供给的港湾内。粉砂淤泥质平原海岸的发育过程是由于波浪及潮流掀动和携带泥沙,特别是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的情况下,由于涨潮流的流速快、水量大,常掀起大量淤泥成为悬浮物质,随涨潮流向岸推进, 在此过程中,当流速逐渐减低,泥沙就沿途沉积。而落潮时,由于流速小, 挟沙能力低,泥沙不能全部带走,于是每次潮后都有一部分泥沙沉积在海岸带,逐渐形成粉砂淤泥质海岸。

粉砂淤泥质平原海岸的主要地貌单元是潮滩。受潮汐作用造成水位周期性变化的影响,使潮滩在动力作用、地貌和沉积上具有分带特征。潮滩按海面位置变化分为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三部分(图 8-37)。大潮高潮位以上属潮上带,大潮低潮位以下属潮下带,它属水下岸坡范围,高、低潮位之间为潮间带,潮滩以潮间带为主体。潮滩的宽度不一,自几千米到几十千米不等,我国苏北潮滩宽 20~30 千米。潮滩上的微地貌有潮汐沟和贝壳堤。潮汐沟是潮滩上发育的小型沟谷系统,分布在潮间带,落潮后出露。潮汐沟呈树枝状或平行沟状。树枝状潮沟向陆方分叉,向海方汇集延伸。它是涨退

潮流冲刷而成的。贝壳堤是激浪流在高潮线附近的堆积体。由于粉砂海滩最适宜各种贝类繁殖,在一定强度的激浪的作用下可将贝壳从潮滩中挖掘出来并被带到高潮线附近堆积成沿岸堤。因此可以根据粉砂淤泥质海岸古贝壳堤的位置来推断古海岸线的变迁。

此外,潮滩上还发育有各种形态的流痕和沙波微地形,它们反映潮流和波浪作用的特征。

在有强潮流以及丰富砂质供应海岸,如河口区、平原海岸外围,尤其是有古三角洲发育的海岸地区的水下岸坡深水区,常发育与潮流方向一致的线状沙体,称潮流沙脊。沙脊高 10~30 米,长 1~20 千米,沙脊间为深槽。沙脊呈平行状、放射状、雁行状排列。沙脊主要由细砂组成,其余为粉砂、粘土等。潮汐沙脊的形成原因与强潮流以及垂直方向上产生的横向环流作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