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海平面变动

海平面的变动,导致海岸相对升降,引起海岸线的进退进而影响海岸的侵蚀和沉积过程以及海岸地貌的发育和演化。对现代海岸地貌影响最深刻的海平面变动就是全新世海平面的变动。冰后期以后,随着气候转暖,大量冰川融化,世界海面迅速上升,使岸线向陆不断推移。至距今约 6000 年左右上升率减小,自那以后至今,世界各地海平面虽有过多次小幅度的波动,但较全新世前期稳定得多,这就为现代海岸地貌的塑造提出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动力条件。因而,现今世界海岸是近 6000 年以来发育起来的。

  1. 晚更新晚期以来的海平面变动。

全球最近一次大冰期约始于 7.4 万年前,距今约 1.8 万年时达最盛期, 当时世界海平面比现今约低 130~150 米左右。世界各地的大陆架当时大多属

于大陆的一部分。那时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陆架几乎为一片辽阔的平原,台湾岛与大陆也连成一片。

距今 1.7~0.7 万年前,随着全球气候转暖,进入冰后期海侵阶段,世界海平面迅速上升。到距今约 6000 年前,海面上升速率减小,从那以后,海平面逐渐趋于稳定或仅有小幅度的波动。关于距今 6000~7000 年以来海平面变动有几种不同的观点,其中以费尔布里奇(Fairbridge)、谢帕德(Shepard) 和菲斯克(Fisk)等人的观点最具代表性。费尔布里奇(1961)等认为距今5000~6000 年前,当时的海面比现今海面高出 3~5 米,此后,海面不断波动,最后达到现今海面水平。谢帕德(1963)认为海面是持续上升的,现今海面是全新世最高海面,并仍在缓慢上升之中。菲斯克(1961)则认为冰后期海面上升,到距今 3000~5000 年前已达到现今海面位置,此后处于稳定状态(图 8-42)。

进入 80 年代以来,我国不少学者根据渤海湾西岸发育的四列贝壳堤(高程均高于现海面)和海南岛、南海北部分布于潮上带的珊瑚礁样品的高程及相应的 14C 测年数据以及在日本琉球群岛、西太平洋中部的珊瑚岛和东南亚沿岸等地的沉积物与海蚀地形的分布高程及其年代资料,认为我国沿海存在过全新世高海面。但也有研究者持各种反对意见,不少人认为不存在一条全球海平面变化相一致的曲线,各地区应有反映本地区海平面变化的曲线。有关这方面的争论尚有待深入的研究。

海平面变化除了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全球性变化外,还可因全球性的构造运动如板块运动造成大洋容积变化而引起的全球性变化。此外,还有局部地区的地壳运动引起的区域性海平面变动。

  1. 海平面变化与海岸发育。

海平面变动的直接效应就是引起海岸的相对升降。由气候因素变化引起的全球性海平面变动对各地海岸的影响是普遍的,它造成的后果与地壳垂直运动对海岸发育的影响相似,只不过是它造成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且范围波及全球,并且留下非常一致的同期沉积物及各种水上和水下地貌遗迹。

海面升降首先造成岸线的进退以及海岸物质的重新运动或沉积,引起海岸剖面的重新塑造。海面上升,会使水下岸坡深度增大,从而增大到达岸边的波浪能量,海岸因此而遭受侵蚀,被蚀物质被带到水下岸坡下方堆积(图8-43)。

海面下降,会使水下岸坡变浅。在堆积海岸,如果原来的水下岸坡处于平衡状态,则水下岸坡的中间大部分会受蚀变深,被蚀物质大部分向岸移动并沉积在岸边,物质相对较粗。小部分较细物质则向水下斜坡基部移动并沉积下来(图 8-44)。

在基岩海岸,随着海面上升,原海面以上的部分不断受蚀,水边线向岸移动。由于水深较大,海蚀产物在水中扩散,岸坡下的堆积不明显。因此, 基岩海岸的海蚀剖面仅上部受改造,下部仍保持原有形态(图 8-45a)。如果海蚀速度与海面上升速度相当时,海岸剖面的上部将成 45°的坡度(图8-45b)。如果海蚀崖后退的速度不变,而海面上升速度逐渐减慢,则水下斜

坡较平缓。如果海面上升速度大于海蚀速度,则水下斜坡较陡(图 8-4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