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地貌水准面学说

该学说是前苏联地貌学家马尔科夫于 1948 年在所著《地貌学基本问题》一书中提出来的。

现在,大部分地貌学家和地质学家都认为,外力过程的地貌作用可以认为在数量上是和内力过程的地貌作用相当的。外力的作用基本上在于夷平地形,力求降低由内力所形成的高地和填平由内力所形成的凹地。结果外力创造了一定的水准面,或者说地貌水准面。

马尔科夫认为,有多少种特殊表现出来的外力过程,也就有多少种地貌水准面。在每一个地貌水准面的范围内,相应的地貌过程是主导性的地貌过程。他在地貌水准面中,分出四个基本的水准面:①海蚀—堆积水准面;② 剥蚀水准面,或侵蚀准平原水准面;③雪线水准面;④山顶面水准面。

海蚀—堆积水准面:它大致相当于海蚀平原。根据水下斜坡动力均衡剖面的形成过程出发,很显然,在任意情况下,海浪和击浪的作用将形成平坦的地面,它具有朝向海洋的缓和倾斜。这种地面将会逐渐地扩大,一般的情况下是向陆地推进,结果形成微微倾斜的水下平原,它的剖面大致接近于水下斜坡的均衡剖面。马尔科夫建议把水下斜坡均衡剖面称之为海蚀—堆积水准面或海蚀准平原。

曾科维奇(B.П·Зeнкoвиц)计算出,在海平面稳定的条件下, 水下平原最大的可能宽度是 300 千米。但是,如果海平面上升的话,它就能够赋予海浪以补充性的冲量去扩展水下平原。因此,要使海蚀—堆积水准面占据较大空间,就必须同时具有下列两个因素:海蚀—堆积过程和地壳升降运动。海蚀作用和海积作用仅仅在海侵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宽广的微微波状起伏的倾斜平原。

剥蚀水准面:河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归根结底引起地形的普遍夷平。高地在流水侵蚀作用下逐渐降低,河流往往具有愈来愈平缓的纵剖面。地面愈接近于平面,这种剖面也愈平缓。由此可见,河流纵剖面可以提供出关于该地地形的概念。马尔科夫认为,当河流达到了均衡剖面时,那么这个地区就将处于侵蚀—堆积过程的最终阶段,也就是达到侵蚀—堆积水准面或者剥蚀水准面。侵蚀—堆积水准面,根据马尔科夫的理解,是准平原的同义词。雪线水准面:雪线是一个面,在这个面上,降落的和融化的雪的量是平

衡的。雪线下界在地球上具有不同的高度,这决定于地区的纬度和海陆位置

(近海或于内陆)。雪线决定着一定的地貌的形成过程,如冰冻风化、土流、冰川等的分布。处于冰冻作用的高峰易于蚀低,因冰冻碎屑易于形成且易于被移去,使风化作用更新,故可形成齐一峰顶线。

山顶面水准面:这一概念是阿·彭克(A.Penck)提出来的。他认为,山上升愈快,山顶破坏得就越快;因此,连接地球上各山的项点可以得出一个上部剥蚀面(后改用山顶面),在此面上地壳运动造成的上升与剥蚀作用造成的山体降低相平衡,任何山顶不可能高出它。上部剥蚀水准面的位置,按阿·彭克的意见,取决于下列因素:风化强度、岩石性质和上升速度。故每个地区高山都有一个极限高度,在此限度上的上升与风化剥蚀的降低以等速进行。

确定和分析这四种地貌水准面,将特别有助于对地壳最新运动情况的判

断。值得注意的是,对后两种水准面,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论。至于对地貌水准面的最大的争论,主要集中于其控制及扩展的可能范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