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冻融作用与冻土地貌

(一)冻融作用

冻土地区气温低,土层冻结,降水少,流水、风力和溶蚀等外力作用都不显著,冻融作用则成为冻土地貌发育的最活跃因素。随着冻土区温度周期性地发生正负变化,冻土层中水分相应地出现相变与迁移,导致岩石的破坏, 沉积物受到分选和干扰,冻土层发生变形,产生冻胀、融陷和流变等一系列复杂过程,称为冻融作用。它包括融冻风化、融冻扰动和融冻泥流作用。

在冻土地区的岩层或土层中,存在着大小不等的裂隙和孔隙,它们常被水分充填,随着冬季和夜晚气温的下降,水分逐渐冻结、膨胀,对围岩起着很大的破坏,使裂隙不断扩大。至夏季或白昼因温度上升,冰体融化,地表水可再度乘隙注入。这种固温度周期性变化而引起的冻结与融化过程交替出现,造成地面土(岩)层破碎松解,这种作用称为冻融风化。冻融风化不仅造成地面物质的松动崩解,形成了冻土地区大量的碎屑物质,而且在沉积物

或岩体中还能产生冰楔、土楔等冰缘现象。由于地表水周期性地注入到裂隙中再冻结,使裂隙不断扩大并为冰体填充,形成了上宽下窄的楔形脉冰,称为冰楔(图 6-19)。冰楔的规模大小不一,小的楔宽只有数十厘米,深不足 1 米;大的楔宽可达 5~8 米,最大深度可达 40 米以上。当冰楔内的脉冰融化后,裂隙周围的沙土充填于楔内,形成沙楔。沙楔也可能是地面冻裂以后,没有形成脉冰,砂土就直接填充在裂隙中。

融冻扰动一般发生在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内。当活动层于每年冬季自地表向下冻结时,由于底部永冻层起阻挡作用,结果使其中间尚未冻结的融土层

(含水土层),在上下方冻结层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形成各种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融冻褶皱,又称冰卷泥(图 6-20)。

融冻泥流是冻土地区最重要的物质运移和地貌作用过程之一。一般发生在数度至十余度的斜坡上。当冻土层上部解冻时,融水使主要由细粒土组成的表层物质,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从而使上层土层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融冻界面向下缓慢移动,形成融冻泥流,年平均流速一般不足 1 米。由于泥流顺坡蠕动时,各层流速不一,表层流速大于下层, 所以有时可把泥炭、草皮等卷进活动层剖面中,产生褶皱和圆柱体等构造形态。

可见,冻融作用一方面对地表物质进行融冻风化,另一方面又将风化碎屑搬运、堆积,致使冻土地区地表日趋和缓,向冻融夷平面方向演化。

(二)冻土地貌1.石海与石河。

在平坦的基岩山顶或和缓的山坡上,铺满了冻融风化作用而崩解的巨大砾石,形成了由砾石组成的地面,称为石海。组成石海的砾石,多原地直接覆盖于基岩面之上,其下很少碎屑,这是因为巨砾层透水性好,水分不易保存,减慢了冻融作用对巨砾进一步分解的速度,即使有少量细粒物质也多被融水带走,因此,砾石层下很少碎屑物。

石海多形成于富有节理的花岗岩、玄武岩和石英岩等坚硬岩性地区;而在片麻岩、页岩等软弱岩性区则很难发育石海。形成石海的地形要较平坦, 地面坡度小于 10°,即可使寒冻崩解的岩块不易移动而能长期得到保存,如山西五台山 3000 米的平坦山顶,仍保留着晚更新世石海。

石河发育在多年冻土区具有一定坡度的凹地或谷地里。它是由充填谷地的冻融风化碎屑物,在重力作用下,石块沿着湿润的碎屑下垫面或多年冻结层顶面,徐徐向下运动而成。大型的石河,又称石冰川。阿拉斯加最大的石冰川长达 3 千米,末端堤高 60 米。石河的运动速度缓慢,多呈蠕动状态,如瑞士的石河流速为每年 1.35~1.55 米,我国昆仑山石冰川年平均流速最多不超过 20~30 厘米。

  1. 多边形土和石环。

饱含水分、由细粒土组成的冻土地区,当冻土活动层冻结后,若温度继续下降或土层干缩,因冻裂作用而产生裂隙,形成了被裂隙所围绕的、中间略有突起的多边形土。其规模大小不等,目前发育于青藏高原的多边形土直径一般小于 2~3 米,但在唐古拉山南麓风火山北麓发现有晚更新世巨型多边形土,直径达 130 米,与高纬地区现代多边形土的发育规模相当。

石环是指以细粒土或碎石为中心,边缘为粗粒所围绕的石质多边形土。石质多边形土的形成,主要是松散堆积物在冻融作用的反复进行下发生垂直分选所致。过程如下:由粗细物质组成的冻土层,冬季地表冻结时,因为颗粒之间的孔隙水结冰而使整个地面上升,即冻胀作用,其中的砾石也被抬高。到了春天解冻时,砾石以外的部分都解冻了,地面又下沉,唯独砾石以下的粘土尚未解冻,故砾石仍然高起;以后,砾石下细土部分也解冻,缩小了体积,留出了空隙,但这空隙很快被周围融化的细土所充填,结果砾石再不能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样的过程经过反复多次,砾石就被挤到土层的表面上来。到达地面的砾石,再一步作水平方向的分选。这种水平分选主要是在活动层上部和表面进行,它使粗大的砾石被挤压向边缘的裂隙移动、集中,从而形成了网格状的石质多边形土。如果要石质多边形彼此不接融,石边就会加宽, 整个多边形趋向圆形转化,而形成石环(图 6-21)。石环的规模差别很大, 极地高纬地区直径可达数十米,而在中低纬高山高原地区,一般为 0.5~2 米。

由于石质多边形土和石环的形成必须要有一定比例的细粒土(一般不少于总体积的 25%~35%),而且土层要有充足的水分,所以石环多发育在平坦湿润的地形部位,如河漫滩、洪积扇边缘地带。随着地表坡度的增大,融冻分选在重力和融冻泥流作用参与下,可使石环变形,转化为石圈、石带。

  1. 冻胀丘与冰丘。

在冻土地区,由于冻结膨胀作用使土层局部隆起而产生的丘状地形,称为冻胀丘或冰核丘。在冬季,活动层由上而下冻结时,缩小了冻结层上水的过水断面,使地下水承压;但由于水分在土层中分布不均,在水分多的地方冻结速度快,冻结深度大,地下水承受压力也大;在水分少的地方,则出现相反的现象。因此,随着活动层的冻结逐渐加深,地下水承压性不断增强, 含水层会从压力大的向压力小的地方迁移、集中,并挤压上升;同时,地下水分逐渐冻结成冰透镜体,又产生了很大的膨胀力,当它们超过上覆土层的强度时,地表将鼓起呈丘状,形成冻胀丘。

冻胀丘一般发育于冻土地区的湖积或冲积层中,大小不等,一年生冻胀丘分布在活动层内,高数十厘米至数米,夏季消失,地面下沉,常引起地面变形、道路翻浆等工程地质病害;多年生冻胀丘深入到多年冻结层中,则规模较大,常可高达 10~20 米,基部直径 150~200 米。目前我国已知最大多年生冻胀丘位于青藏公路所经的昆仑山垭口,高 20 米,长 75 米,宽 35 米,

地下冰透镜体厚 14 米,现在尚在扩展中。它高大罕见,享有盛名。

冻胀丘根据其形成过程中,水分来源的不同可分两种成因类型:封闭型冻胀丘和开放型冻胀丘(图 6-22)。在冻结过程中,没有外来水补给的为封闭型冻胀丘,冰层薄,冻胀率小。许多封闭型冻胀丘常成于干枯湖泊的底部。开放型冻胀丘在形成过程中,有外来水分补给,冰层厚,冻胀率大。开放型冻胀丘较常见,多发育在斜坡地面上。

冰丘是在寒冷季溢出封冻地表的地下水和流出冰面的河湖水,经冻结后形成的丘状冰体,又称冰锥。冰丘的成因与冻胀丘相似。它主要由冻结产生的承压水,在土层强度较小的地方或从裂隙冒出地表和冰面,再冻结而形成。

每年冬末春初为冰丘的主要发育时期,由于地下水或河水的喷发是间歇性的,即一次喷出后,内部压力降低,但过一个时期承压水压力又增大,水又从新的突破口喷出;这样,一个冬天可以多次喷发,从而使形成的冰丘具有层状的结构。春末以后,冰丘停止发展,并转向消融,直至消失。地下水冰丘往往沿着冻结层上水的流路,呈串珠状分布,多出现在山麓洪积扇边缘、洼地和山坡坡脚等处。

  1. 泥流阶地。

泥流阶地是融冻泥流在向下蠕动途中,遇到障碍或坡度变缓时而产生的台阶状堆积地貌。阶地面平缓,略向下倾,有时凸出呈舌状,前缘有一坡坎, 其高度一般为 0.3~6 米。

  1. 热溶地貌。

热溶地貌是指永冻层上部的地下冰因融化而产生的各种负地貌。

在冻土地区由于气候转暖或人类活动的影响,如砍伐森林、开垦荒地、修筑水库等等,都会引起土层温度的变化,使土温升高,从而破坏了冻土的热平衡,引起上部活动层深度加大,永冻层上部的地下冰发生融化,融水沿着土粒之间的孔隙排出,土体体积缩小,同时上覆土层因重力压缩而产生沉陷,从而形成各种热溶地貌。常见的热溶地貌有融陷漏斗(直径数米)、融陷浅洼地(深数十厘米至数米,直径数百米)、融陷盆地(可大至数平方千米)。当它们积水以后,形成热融湖,常广泛分布于多年冻土发育的平原或高原地区。

此外,在山坡上,由于地下冰的融化,土体沿融冻界面滑动,产生热融滑坡。如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祁连山东部和大兴安岭北部等地,永冻层上部一般均分布有厚层地下冰(数十厘米至数米不等),而且埋藏较浅,因此, 很易融化,并引起热溶滑坡。

上述各类冻土地貌,如果按照它们产生的地形位置或垂直分带性,可以用图 6-23 来加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