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山坡发育理论

W.彭克在《地形分析》(1924)一书中,提出了山前阶梯状地形及坡面发育的原理。他认为山前梯坡形态是构造运动与剥蚀作用两个变量的函数。彭克把坡面发育的原始地面,即一个上升前长期受剥蚀所形成的起伏微缓的准平原称为初始准平原,并用上升发展阶段、均匀发展阶段和下降发展阶段来区分地貌发育的阶段性,以反映某时间内构造运动的不同形式,指出谷坡形态(凸坡、凹坡、直坡)可以反映地壳上升和剥蚀作用之间的对比关系。山地梯坡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后,最终将出现一个由孤立的岛山、残丘、基坡、谷底平原组成的起伏极小的准平原,称终极准平原。终极准平原形成后可以又经历非常缓慢的上升而又变回到初始准平原,从而开始一个新的形态系列。初始准平原和终极准平原都具有平坦的特点,而其主要区别是前者的谷坡为凸形,后者的谷坡为凹形。

W.彭克认为,山坡形态取决于构造运动和剥蚀作用之间的对比关系。在地壳加速上升,河流下切强烈的山坡(上升量>剥蚀量),它的形态呈上凸形;而上升变缓慢,下切作用减弱时(上升量=剥蚀量),山坡形态为直线形; 当地壳不再上升,处于停顿稳定阶段(上升量<剥蚀量),山坡形态则变为下凹形。坡面发育的主要方式是斜坡的平行后退。在山地上升运动减弱,河流下切趋于停顿之后,侧蚀作用相应显得突出。山坡的上部陡坡段因受重力影响后退,并始终作等坡平行后退,呈直线坡形,但坡段愈变愈短,彭克将这一系列平行后退的坡面称之为重力坡。山坡的下部(坡麓)随着山坡的平行后退,面积逐渐扩大,形成十分平缓的基坡,两坡之间有一坡折,重力坡和基坡连起来整个山坡则呈凹形(图 10-3)。如此长期发展,在山前形成极平缓的基岩坡面,称山足剥蚀面。

彭克提出的山前梯坡形态分析原理,是构造—剥蚀相关理论的一个代

表,它把在时间进程中内外力的数量关系,和自然界最广泛的山坡形态联系起来考虑,重视了内外力的相互作用,是该理论的可取之处。但是,该理论没有考虑气候、岩性等对山坡形态的影响。例如,有人对美国境内山坡的统计分析表明,在干旱区山坡短,上部呈凸形,下部呈凹形;向潮湿区过渡, 山坡加长,且成近直线形(T.J.Toy,1977)。可见不能简单根据山坡形态来推断地壳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