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黄土地貌类型

黄土地貌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最为典型。其地貌特点是千沟万壑、丘岗起伏、峁梁逶迤;即使部分地区的顶部还是相当平坦,但两侧却十分陡峻。800 多年前北宋沈括所著《梦溪笔谈》曾对黄土地貌形态有过这样的记述: “今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

沟谷和沟间地是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形态。其中沟谷地貌主要是现代流水侵蚀作用所成;而沟间地貌的形成,明显受到古地形的影响,即在古地形基础上由黄土风成堆积叠加而成。

(一)黄土沟谷地貌

黄土沟谷按照发生的部位、发育阶段和形态特征,一般也有细沟、切沟、冲沟和坳沟等几种。所以,黄土沟谷的发展过程,与一般正常流水沟谷发展相似。但由于黄土质地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加上有湿陷性,常伴以重力、潜蚀作用,故黄土沟谷系统发展较快。黄土沟谷的发展具继承性,部分现代黄土沟谷重叠发育在老沟谷之上,即这部分水系是继承早期水系发展而来的。

沟谷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沟道长度,以千米/平方千米表示。沟谷密度是表示区域地貌形态特征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它实际上是反映了一个地区被水道分割破碎的程度。如果将黄土高原所有沟谷计算在内,其密度居于全国之首(表 7-6)。

表 7-6 黄土高原与我国其他地区的水系密度(或沟谷密度)比较

区 域

水系密度(千米/平方千米)

资料来源

大兴安岭北坡

0.6 ~ 1.4

据陈永宗( 1980 )

青藏高原

0.13 ~ 0.5

据李炳元、邹治遂*( 1981 )

江西南部

3.7 ~ 5.0

据史德明等( 1982 )

海南岛

0.09

据景可( 1982 )

台湾岛

1 ~ 5

据张瑞津( 1975 )

黄土高原

4 ~ 6

据陈永宗( 1983 )

*据 1∶10 万地形图量算,其余都是据 1∶5 万地形图量算的。

(二)黄土沟间地地貌

沟间地是指沟谷之间的地面。沟间地的地貌形态有塬、梁、峁,从分布面积来看,它们是黄土高原的地貌主体。这些地貌类型,主要是由黄土堆积作用造成的。

  1. 黄土塬。

塬是面积广阔而且顶面平坦的黄土高地(图 7-18)。塬面中央部分斜度不到 1°,边缘部分大约在 3°~5°。现面积较大的塬有陇东的董志塬、陕北的洛川塬等。董志塬介于泾河的支流蒲河与马莲河之间,以西峰镇为中心, 长达 80 千米,宽达 40 千米,面积 2200 多平方千米。

塬受到沟谷长期切割,面积逐渐缩小,同时也变得比较破碎,就形成“破碎塬”。如甘肃合水、陕西定边、宜川和山西吕梁山西侧的一些小型塬。

塬是在比较平坦的古地面(平缓的盆地或倾斜平原等)上经黄土堆积而成。黄土堆积后,塬面侵蚀微弱。

  1. 黄土梁。

梁是长条形的黄土高地。它主要是黄土覆盖在古代山岭上而成的,也有些梁是塬受现代流水切割产生的。根据梁的形态,可分为平顶梁和斜梁两种。

平顶梁顶部比较平坦,宽度有限,长可达几公里。其横剖面略呈穹形, 坡度在 1°~5°;沿分水线的纵向坡度不过 1°~3°。梁顶以下是坡长很短的梁坡,坡度较大,多在 10°以上,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坡折。在梁坡以下, 即为沟坡,其坡度更大。

斜梁是黄土高原最常见的沟间地,是当地群众真正所指的“梁”。梁顶宽度较小,呈明显的穹形。沿分水线已有较大起伏,梁顶横向和纵向坡度, 由 3°~5°可大到 8°~10°。梁顶坡折以下直到谷缘的梁坡坡长很长,坡度变化在 15°~35°。梁坡的坡形随其所在部位而有不同,在沟头的谷缘上方为凹斜形坡,在梁尾(沟头两侧)为凸斜形坡。梁坡以下,就是沟坡。

峁是一种孤立的黄土丘,呈圆穹形。峁顶坡度为 3°~10°,四周峁坡均为凸形斜坡,坡度 10°~35°不等。两峁之间有地势显著凹下的分水鞍, 称为墕。墕之两侧均为凹斜形坡。分水鞍为两侧沟头所蚕蚀,残余成为极窄的长脊,则称“崾岭”。崾岭也常出现在塬和梁间,但其地势并不显著凹下, 道路往往由此通过。

若干连接在一起的峁,称为峁梁;有时峁成为黄土梁顶的局部组成体, 称为梁峁。

峁大多数是由梁进一步被切割而成,少数为晚期黄土覆盖在古丘陵上而

成。黄土峁和梁经常同时并存,组成所谓黄土丘陵(图 7-19)。

(三)黄土潜蚀地貌

流水沿着黄土中的裂隙和孔隙下渗,进行潜蚀,使土粒流失,产生洞穴, 最后引起地面崩塌,可形成黄土特有的潜蚀地貌。

黄土碟是一种由流水下渗浸湿黄土后,在重力的影响下,土层逐渐压实, 使地面沉陷而形成的碟状小洼地。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深数米,直径 10~ 20 米。它常常形成在平缓的地面上。

黄土陷穴和黄土碟不同,它是一种漏陷的溶洞,陷穴是流水沿着黄土中节理裂隙进行潜蚀作用而成。陷穴多分布在地表水容易汇集的沟间地边缘地带和谷坡的上部,特别是冲沟的沟头附近最发育。根据陷穴形态可分三种:

①漏斗状陷穴,呈漏斗状,深度不超过 10 米,主要分布在谷坡上部和梁峁的边缘地带;②竖井状陷穴,呈井状,口径小而深度大,深度可超过 20~30 米,主要分布在塬的边缘地带;③串珠状陷穴,几个陷穴连续分布成串珠状, 陷穴的底部常有孔道相通,它常见于冲沟沟床上或坡面长、坡度大的梁峁斜坡上。

两个或几个陷穴不断扩大,下部由地下水流串通不断扩大其间孔道,则在陷穴之间未崩塌的残留土体,就形成黄土桥。

黄土柱是分布在沟边的柱状残留土体。它的形成是由于流水不断地沿黄土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和潜蚀,以及黄土的崩塌作用,残留的土体就形成黄土柱。黄土柱有柱状和尖塔形的,其高度一般为几米到十几米。

黄土地貌,除了上述各种地貌类型外,谷坡黄土物质在流水和块体运动作用下,使谷坡扩展也可产生多种地貌形态。如由于土层表面受湿干、热冷、冻融等的变化而引起的涨缩作用,造成表土的剥裂,在重力作用下顺坡泻溜; 雨水或片流沿黄土的垂直节理下渗,通过潜蚀作用,使裂隙逐渐扩大,形成交错的裂沟或成行的陷穴,一旦土体失去稳定时发生崩塌;以及在岩性不同的倾斜地层接触面上,因受地下水渗流,破坏土层间的凝聚力,在重力的影响下发生庞大土体滑坡等。

黄土地区流水侵蚀地面造成水地流失。据调查分析,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年平均侵蚀模数(每年在单位面积内流失的泥沙量)一般为 5000~15000 吨/ 平方千米。水土流失给农业生产的危害,主要表现为:①水土流失后地力变瘦;②沟壑扩延,耕地缩小;③大量泥沙淤积库渠,破坏水利。特别是在暴雨期间造成泥流下泻,还可冲垮道路,毁坏城镇,引起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造成严重灾害。

因此,黄土地区进行水土保持是极其迫切的工作,在防止水土流失时, 应充分考虑各种侵蚀形态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分布特点。防止水土流失必须采取农、林、牧、田间工程及沟谷工程的综合措施。各种水土保持措施之间要相互结合,例如坡面修梯田,田边筑地埂,地埂上栽灌木带;田面采取等高耕作、沟垄耕作方法。而且各种水土保持措施要在面上互相结合,既要治理沟谷,又要治理沟间地;既要治理沟头,又要治理沟床。总之,对水和土进行步步涵蓄,节节拦阻,构成自上而下强的防蚀网。然而水土保持工作要做到这样,必须以实现土地合理利用为前提,根据不同自然条件,包括水土流失程度与方式,来合理划分宜农、宜牧、宜林的用地,并配置各种水土保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