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片流的侵蚀与堆积地貌

片流侵蚀地貌中最常见的,有侵蚀坡面、浅凹地和深凹地;而堆积地貌以坡积裙为普遍。

(一)侵蚀坡面

由片流侵蚀风化壳或已风化的岩石山坡而成的坡面。它的生成过程以片

(层)状剥落为主,所成的山坡坡面平滑,在上下剥落层之间存在陡坎,有时还出现微型土柱。侵蚀坡面的纵剖面形态主要有两种:即下凹形和上凸形, 两者发育条件与过程均有差别。

  1. 下凹形坡面:如图 4-8(一),假设坡面 AA′受片状侵蚀后,应退到 1B′,但实际上由于 AA′坡面的下方与谷底接触,流速减小,侵蚀力削弱,加上 AA′坡上方的侵蚀物在坡麓堆积,使下方得到保护,因而出现了 AB 新坡面,结果 AA′不会全部后退到 1B′,而是退到 BB′、CC′、DD′⋯⋯ 等等,最后形成了 AFF′的下凹形坡面。

  2. 上凸形坡面:图 4-8(二),假设 AA′坡面因片流侵蚀可能退到BB′,坡度角为 Q1,但由于下方存在河流或沟谷,它们不但能把上部侵蚀下来的物质带走,使它不能在下方堆积,而且还蚀去 X′XC 部分,使坡面成为X′XC′,以后坡面后退按同样方式到达 Y′YE′。由图 4-8(二)得知 AA

′坡度小于 Z′(H)Z,坡角 Q2>Q1,坡面后退的结果,最终由 AA′平直坡

变为 Z′ZG′的上凸形坡。

特罗埃克(F.R.Troch,1965)根据坡地纵剖面和等高线的形态将坡面进行分类,较好地表达了片流的集散和冲淤。在图 4-9 中,水平轴将全图分为上下两半部,上半部的Ⅰ和Ⅱ代表集水坡,其等高线是凹形的;下半部的Ⅲ 和Ⅳ代表散水坡,其等高线是凸形的。图中的垂直轴将全图分为左右两半部, 右半部的Ⅰ和Ⅳ属于片流冲刷占优势的凹形剖面;而左半部的Ⅱ和Ⅲ是蠕动为主的凸形剖面。

(二)浅凹地

浅凹地是指在河谷的源头地方的浅平洼谷地形。它分布在分水岭附近、台地或高平原上。凹地由两侧侵蚀性坡面构成,两坡和缓,没有明显的坡折线。凹地本身也没有明显的谷底,但具有一定的纵向倾斜,下雨时,它可把雨水排向下游,故又称为“无床谷地”。

在凹地的下游渐渐变深变窄成为深凹地,或浅凹地直接与暴流沟谷甚至小河

相连。浅凹地宽度一般由 20~200 米,深数米至十数米不等。在长期发育后的浅凹地底部有较厚的土层堆积,且具有坡积成因类型的特点;堆积土层与基岩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

浅凹地在我国辽河与松花江分水台地上充分发育;其底部常常保存着深厚的黑土层,十分有利于农业耕作。在华南丘陵地上,浅凹地也很发育,尤其在台地区,如雷州半岛、海南岛北部台地区内,浅凹地多开成水田。在湖南、江西红土台地区,浅凹地也开成水田和水塘。一些台地区中,水塘灌溉面积可达 60%以上,可见浅凹地对农业生产是一个良好的地形条件。

(三)深凹地

位于浅凹地的下游,是浅凹地的延续部分,它有较明显的两坡,而且坡度和深度都比前者大。它的生成一般被认为是片流冲刷作用在浅凹地上加强所致,发育时间较长。但也有一些深凹地是由古冲沟或坳沟演变而成,即当古冲沟沟坡扩宽,沟底因碎屑物填充而变得和缓时,便成为深凹地。在前苏联,许多深凹地属古地形,在它的埋藏堆积中,有时找到古象化石。

(四)坡积裙

片流沿斜坡下部和坡麓地带堆积的松散沉积物称坡积物。坡积物围绕坡麓披盖,形似衣裾。坡积裾的剖面形态呈微凹的缓倾斜曲线,裾上部坡度一般为 5°~6°,下部更缓。厚度由上向下逐渐加厚,一般由 2~3 米不等。岩性成分决定于坡地上部的母岩成分。机械组成为沙、亚沙土、亚粘土和中小砾石。由于搬运距离不远,碎屑物的磨圆度很差,分选也不好,略具层理, 倾向下游,反映了片流间歇性堆积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