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九·一八”

1930 年 4 月,一直欲和蒋介石较量的汪精卫把关内蒋介石以外的各军事集团的代表邀请太原,策划了一次扩大会议。会后,公推阎锡山为陆海空军总司令,冯玉祥、李宗仁为副总司令,起兵通电反蒋。这样,于 4 月便爆发了一次空前规模的军阀大混战。史称是蒋阎冯中原大战。在这场混战中,实力雄厚的东北军就成了全国瞩目的对象,张学良的向背,将直接关系着双方的胜负。因此,各派势力均纷纷派代表长驻沈阳,对张学良实行包围拉拢。张学良经过几个月的观望、思索,终于在 9 月做出了支持蒋介石,进兵

中原的决策,统帅三军,挥师入关。战争风云急转直下,果然前后不出两个月,阎锡山和冯玉祥便宣告失败,联名通电下野。至此,历时 7 个月的军阀大混战得以宣告结束。

张学良发出通电的那一天,正巧是 1930 年的 9 月 18 日,所以人称这是张学良第一个“九·一八”。这个“九·一八”使张学良平步青云,进驻平津,登上了全国陆海空副司令的宝座。

但谁会想到,仅仅一年,待第二个“九·一八”到来时,他竟一落千丈, 遭到了整个民族的唾骂。这就是 1931 年现代史上著名的“九·一八”事变。在此事变中,由于张学良奉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致使日军迅速占领东北三省。

日本关东军这一阴谋得逞之后,欣喜若狂,为了纪念这一事变,他们把沈阳通往北平的火车,改为“9 点 18 分”开车。这就是所谓的第三个“九·一八”。这个“九·一八”彻底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者妄图吞并全中国的野心。

经过八年抗战,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9 月 2 日举行日本无条件投降仪式,由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主持, 当签字仪式完毕之后,一位《大公报》的记者抬手看了下手表,时针恰恰指在 9 点 18 分。这第四个“九·一八”大约是对玩弄历史者的一种回报和惩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