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测量的类别
现有的人格测评技术有很多种,大致说来,可以分为 3 大类:观察法、自陈法和投射法。
- 观察法
观察法可以说是了解一个人的人格特性的最简单易行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是在自然情境中进行,也可以在实验室的人为情境中进行。在观察过程
中,观察者可以与被观察者进行直接的接触,也可以在被观察者毫无觉察的情况下进行。比如,招募雇员的人事主管常常要同求职者面谈,目的就是要想在交谈过程中考察、了解求职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其主要的人格特征。
自然观察是在完全自然的情境中观察被试的自发行为,借以判断他的人格特征。在这种观察中,观察者并不干预、控制活动进程。实验室观察通常是事先安排一些专门的有结构的活动,从中观察被试的行为反应,在这种观察中,观察者可以通过预先安排的条件,了解被试的某些特定方面的特点。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简便易行,但这种方法对观察内容的控制程度小,
不一定总能得到想要得到的内容。而且,观察者的经验、技巧和偏见会对观察结果和解释产生影响。
- 自陈法
自陈法通常以让被试填写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都是事先编制好的,由一系列问题或条目组成,要求被试报告自己在给定情境中可能有的行为、情绪感受和想法。这种问卷都有指定的回答方式,如“是—否”,“同意—不同意”,或是用一定的评分尺度评定某一情形在多大程度适合于自己。这种方法对被试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规定性,记分也就比较简单、容易、明确。
由于自陈法不是直接观察被试的行为表现,而是通过他对问题的回答来间接判断人格的,因此这种方法尤其需要明确测定信度和效度,并排除反应偏差。
一般说来,自陈量表的编制采用 3 种方法。一种方法是理.论.推.测.,即由
理论家们从人格概念的分析开始,找出与这些概念有关的认知、行为、情感等方面的表现,把这些表现以文字形式转化为问题,并规定供被试选择回答的方式,从而了解被试在量表上的得分情况是否符合理论期望。另一种方法是因.素.分.析.,即以书面问卷形式提供一些反应情境,假定某些情境能反映人格的一个方面,然后用因素分析的统计方法找出它们的相关方面,从而构成人格的一个基本因素。用这样的方法找出来的各种因素就是描述人格的要素。第三种方法是经.验.标.准.法.,即把初步拟订的问题在某些有代表性的团体中施测。比如,如果想制定测量内外倾性格的量表,可以把订的问题分别在公认的内、外倾人群中施测,看量表是否能明确区分出这两类人(即得分上是否有明显差异)。
自陈法也是一种比较简单易行的方法,通常并不要求专家来进行,记分容易。但这种方法的量表制定却是很复杂而严格的科学工作。不过,由于问卷中规定了可选择的回答形式,限定了被试的反应范围,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失真。此外,还存在被试的反应偏差,被试可能有意敷衍,或者回避敏感问题,或者从题面猜测所谓的“好答案”。
- 投射技术
投射法是基于这样一种心理分析的假定,即人的思想、态度、情感、愿望等个人特征,会不自觉地投射到外界事物上,通过对特定投射物的投射反应,便可了解被试的人格特征。因此,投射法以一些意义模棱两可,甚至本身可能毫无意义的图形或墨迹为刺激,让被试无拘无束地对这些刺激进行自由反应,测验者通过分析这些反应分析被试的人格特性。
投射法有 3 种反应方式:联想法:被试根据刺激报告出自己自由联想到的内容;构造法:被试根据所看到的图片刺激自由编出一段有关图中人或物
的故事;表达法:通常是让被试用非言语方式自由表现,借此分析其人格。表达方法有:让被试画画,捏泥塑,用玩具或图片构造一些情境,或是扮演一个社会角色。
投射法的优点是,它没有对被试的反应方式进行硬性规定,被试相对较少拘束,甚至不知测查的意图,不了解反应方式同评定方式之间的关系,测验目的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因此被试的反应偏差较小。然而,有得必有失。由于被试的反应可以相当自由随意,也就没有标准的反应可言,对反应内容的评定也就很难标准化,致使结果的分析十分困难。因此,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测验者的技术、经验、对测验结果的解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