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少年朋友的心目中,许多西方哲学家的哲学似乎是玄虚高妙的,每当人们接触它们时,犹如面对不可测的深渊,时时产生一种敬畏的感觉。我们这里向少年朋友介绍的西方近代唯理论可能也属于这一类哲学。确实,近代唯理论和近代经验论不一样,由于它过分强调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仅仅依靠理性就能得到关于事物本质的认识,所以唯理论的哲学本身充满了演绎推理和论证,表现为一个个的严密的体系。读这样的哲学自然会有一定的困难。但是,这些困难,通过少年朋友的努力是可以克服的。一旦闯过难关, 你们就会走进这个神圣的哲学殿堂,在里面学到思维方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唯理论的集大成者,无论是以自我怀疑为哲学开端的笛卡儿,还是以实体为哲学最高范畴的斯宾诺莎,或者以“单子”为客观实在的莱布尼茨,他们所注重的问题,就是要从人类认识发展的过程中,探索人类的理性,企图更好地认识理性。他们认定学习哲学就是为人提供一种理想的认识方法,以便向雄踞于人心之外的世界索取知识的贡品,使它们为人类造福。

在近代唯理论的哲学家看来,人类的理性经过漫长曲折的艰难跋涉之 后,终于到了能够认识自己和世界的地步。因此,他们都像凯撒大帝一样傲慢地对世界喊道:“我来,我看见,我征服。”在他们看来,客观的世界无论多么广阔也不会超出我们的理性可以达到的范围,犹如黄昏时刻的树影, 拖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

当我们透过充满学究气的哲人们用晦涩的语言编织的哲学体系的外在形式之后,看到深藏其中的内容,我们就会为之而心旌动摇,情不自禁地呼喊出:“啊!这就是哲学!它就在我的生活世界中,它并不神秘,也不遥远。” 哲学智慧就是对现实时代的精神的思考和超越。唯理论哲学原来是西方哲学之树上的一朵理性的奇葩。

在哲学的探索中,没有宽阔笔直的大道,没有平坦清新的草坪;有的只是崎岖不平的山路,有的只是荒凉的沙漠。所以,我们应该记住马克思的一句话:“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 ‘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第 85 页)

人们对于知识的追求,是出于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天性。但是,人类的智慧并非是记忆的堆积,否则大脑仅仅是简单的接受容器,而不是一个精细的“加工场”。这个道理,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早已向我们指明:“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还有,知识永远是一面双刃的剑。它可以造就一个人, 也同样可以毁灭一个人;它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使人憧憬美好的未来,也同样可以带来道德的沦丧和社会风气的堕落。因此,对知识的追求不仅是量

的积累的问题,更主要是质的飞跃的问题,也就是对知识的选择问题。

唯理论哲学是西方文化中的精华。它不仅能促使人们摆脱对外在的权威

(包括神的权威、人的权威等)的信仰,从而勤于思考,使瘫痪的精神站立起来,焕发出热爱真理的热情,而且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探究人类理性结构的内在方法,使人们充分明了“神秘的不是世界是怎样的,而是它是这样的”。于是,当人们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时,就不会教条式地预见未来,或固步自封于所谓的终极真理。唯理论哲学告诫人们,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思想火炬,尽管它是微弱、飘忽不定的, 但这毕竟是自己的火炬。

唯理论哲学是一面镜子,人们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思想缺陷,从而借此散发出全新的思想。

涛声震耳,海风拂面。作为一个嬉戏于海滩的学子,能否在海潮退去之后捡到几枚闪光的贝壳呢?希望少年朋友们都能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