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青年是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战略的最终依靠力量
跨世纪发展战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桥梁,是跨世纪青年光荣而艰巨的神圣职责。跨世纪发展战略最终能否实现,中华民族能否在 21 世纪创造辉煌,关键在于青年一代的素质,在于他们的作为。邓小平同志从跨世纪的时代特点出发,非常重视、关心跨世纪的一代青年,把青年作为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战略的最终依靠力量。
1、青年要正视跨世纪发展战略的意义
当代青年是跨世纪的一代,面临着跨世纪的时代特点和战略任务,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
- 跨世纪是时代的最强音
跨世纪首先是时间上的概念。21 世纪已进入倒计时,历史的车轮即将临近新世纪的门槛,人类将送走上一个百年世纪,迎来下一个千年文明。
跨世纪不只是时间上的概念,而主要指事业上的命题。人类将以跨世纪为契机,拓宽发展领域,加大发展力度,推进新的事业,创造新的文明。这正是跨世纪成为时代最鲜明特点的根本原因。作为时间上的概念,跨世纪对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意思;而作为事业上的命题,则各不相同,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如何操作。
人类每 100 年就要面临一次跨世纪,然而与以前相比,这次跨世纪意识
却来得特别早。进入 80 年代以后,全球已经注意到要珍惜 20 世纪剩下的时
间。进入 90 年代以来,跨世纪的呼声越来越大,人们共同关注着我们将把一
个什么样的世界带进 21 世纪的问题。跨世纪这么引人注目,或许是因为这次跨世纪不仅是走上新世纪,而且是迎来新的千年史。但是,更为重要的是, 世界文明史发展到今天正处在关键时期。
跨世纪的世界正处在一个大调整、大分化、大整合的剧烈变化时期。政治上,前苏联解体导致两极格局瓦解后,各种政治势力重新分化、组合,联合国的改革也提到了议事日程。经济上,新的地缘经济集团正在形成,全球贸易格局在发生着重大变化,经济市场化、贸易自由化成为两大潮流,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各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面貌。科学技术上, 世界各国都在跟踪新技术革命的步伐,尽全力争夺科学技术的制高点,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更大发展。军事上,海湾战争后,传统的战争观念和战略战术在发生着变化。处在世纪之交,世界正在以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的迅速突破来创造一个全新的未来。
邓小平同志说:“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①一系列跨世纪的课题已经历史地摆在了全世界面前。利用跨世纪的时机,求
得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赢得发展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面对世纪之交蕴含着的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机遇和巨大希望,世界各国、各民族及其政党、团体和组织,无不密切注视着这个即将来临的新世纪,都在思考如何以崭新的姿态进入 21 世纪,在未来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战略上的主动地位。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科技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措施和基本手段,制定了跨世纪的发展目标。美国提出2005 年重返月球,在 2014 年踏上火星。日本提出在今后 20 年内实现在月球
①
上建立生产基地的目标。
世界关注跨世纪,投入跨世纪,实现跨世纪。跨世纪成为全球的主旋律。
- 我国的跨世纪发展战略
跨世纪的号角在中国尤为嘹亮,21 世纪对于中国来说,意义非常深远。如果说 19 世纪是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灾难深重的历史,20 世纪是中国人民获得解放,在经济建设道路上大胆探索,井最终找到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那么 21 世纪将是中国经济全面腾飞、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新纪元。古老的东
方大国把梦寐以求的全部希望寄予 21 世纪。
邓小平同志在设计中国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以伟大政治家特有的洞察力和敏锐度,早就看中了 21 世纪,反复强调要着眼于下一个世纪,“下个世纪中国是很有希望的”。②我们党的基本路线和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规划,都是以 21 世纪中国的发展为
根本出发点的。经过 10 多年改革开放洗礼的中国,新的经济体制,新的思想观念、新的行为方式,新的道德水准都在这个跨世纪的年代里逐渐形成。因此,邓小平同志强调:“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跨世纪的年代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是赶上和超过世界发达国家的关键时期。
为了圆中国人民的跨世纪梦,邓小平同志制定了一个层次清楚、操作性强的目标,这就是分三步走的跨世纪发展战略。
1979 年 12 月,他同来访的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首次谈到,“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是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①这以后还多次讲到到本世纪末翻两番的目标。1985 年 4 月,他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探索了中国怎么搞社会主义。归根结底,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逐步发展中国的经济。第一步,到本世纪末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二步,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②这里首次提出跨世纪发展目标, 实质上也是用两步的提法,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跨世纪发展战略。到了 1987
年 4 月,他又说:“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 80 年代翻一番。⋯⋯第二
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第三步,在下世纪用 30 年到 50 年再翻两番,⋯⋯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③至此正式提出了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他明确指出,分三步走是跨世纪的“战略目标”,是个“宏伟目标”。
以跨世纪发展战略为主题,全国奏响了跨世纪进军曲。从新闻媒介到国家政府部门,从街谈巷议到大学讲坛,从普通百姓到经济专家,跨世纪是一个比较集中的话题。关于跨世纪的书成为畅销书,关于跨世纪的举措令人注目。中国人民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跨世纪。
- 跨世纪发展战略的意义
邓小平同志说,跨世纪目标意义重大,“第一,是完成了一项作常艰巨的,很不容易的任务;第二,是真正对人类作出了贡献;第三,就更加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①
②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83 页。
①
②
③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64 页、第 117 页、第 226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224 页。
跨世纪目标不高,到下世纪中叶也只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是实行起来井非易事。为什么?因为起点太低了,1980 年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 美元。尽管不容易,但是我们很有信心。跨世纪目标一旦实现,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就会更大,促进世界发展。邓小平同志说:“从世界的角度来看, 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和平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
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对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甚为关心,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说:“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比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 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他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②他从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出发,把社会主义的希望与跨世纪目标紧紧连在一起,十分冷静地说:“要证明社会主义真正优越于资本主义,要看第三步,现在还吹不起这个牛”。①
跨世纪发展战略是中国在 21 世纪走上富强繁荣,实现兴旺发达的根本举措。当代青年应认真学习、正确把握这个发展战略的意义,并通过自己持久不断的努力,使之变为现实。
2、青年要努力成为跨世纪一代新人
跨世纪任务需要青年去完成,跨世纪目标需要青年去实现。跨世纪对青年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唤着青年成为符合跨世纪需要,胜任跨世纪工作,能够推动跨世纪发展战略的一代新人。为此,青年要强化跨世纪意识, 明确跨世纪责任,提高跨世纪素质。
- 强化跨世纪意识
跨世纪的时代特点需要青年树立跨世纪意识,跨世纪的战略任务需要青年强化跨世纪意识。跨世纪意识是面向 21 世纪,推动跨世纪发展战略的意识。它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其核心是机遇和挑战意识。
邓小平同志作为目光敏锐的政治家,善于捕捉机会,善于把握机会,善于利用机会。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新时期,他不断提醒大家要抓住时机, 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推进现代化建设。1985 年 7 月对汇报当时经济情况的中央负责同志说:“我们要抓住时机,现在是改革的最好时机。”②1992 年初南巡讲话提出了“抓住时机,发展自己”的至理名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他反复强调,“要抓住机会,现在就是好机会。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①近年来,我国把握机会,发展经济,使生产力大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大大提高。
然而,由于人的认识水平不同。由于客观书物比较复杂,人们对机遇的认识和把握是不一样的。青年并不都能认识机遇,并不都能把握机遇,帮助青年树立机遇意识,增强机遇意识是十分必要的。为此要向青年讲清楚为什么现在是发展的最好时机。
从历史上看,当今是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机。 150 多年前的鸦片战
②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225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227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132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75 页。
争,导致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的只是压迫和屈辱,谈不上发展。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被推翻后,中国又陷入绵延不断的战争,有的只是自相残杀,劳民伤财,也谈不上发展。建国后,国际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公开对抗,帝国主义孤立、封锁我们。后来,国际社会主义阵营破裂,我国四面受敌,几度遭受公开挑衅和侵略,战争的威胁一直是笼罩着中国人民的阴影,备战备荒成为国家的最大政治。与此同时,在极左路线的误导下, 自己也热衷于阶级斗争,忽视经济建设,结果错失了良机。亚洲“四小龙” 正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
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们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 15 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已经具备了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的条件。从国际上看,尽管局部战争不断, 但是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力不从心,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正如邓小平同志说的:“现在的问题是要注意争取时间,该上的要上,大战打不起来,不要怕,不存在什么冒险的问题。”①同时,东西方对峙消失后,西方国家没有了共同的对手,内部矛盾已经暴露,并将进一步激化,这为我们提供了较大的回旋余地。还有,与周边国家关系也是建国以来最好时机。这些都优化了周边环境。中国经济发展了,人家更重视了,来投资的多了,这也是过去从没有过的。邓小平同志说:“中国是一个大的市场,许多国家都想同我们搞点合作,做点买卖,我们要很好利用。这是一个战略问题。”②多方面分析,目前的确是亘古未有的发展时机,就看我们能不能利用。
机遇与挑战总是并存的。世纪之交,我国的挑战更为严峻。我国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许多体制问题不是一下子可以解决的,许多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不是一下子可以克服的。我们将面临一个比较长时间的转机变制过程,要作长期奋斗的打算。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实践上的大胆创新,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和社会变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国经济领域存在经济效益不高, 产品质量不高,劳动生产率不高,技术转化率不高,新设备率不高等老大难问题,这些涉及到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克服的。要实现传统的数量型、外延型、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向现代的效益型、内涵型、集约型的发展模式转变,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庞大工程。这是从自身讲。从国际上说, 世纪更新,经济竞争日趋激烈。首先是地域经济、地域政治而引起的民族、国家间的竞争。这种竞争 21 世纪将不断强化,更加激烈。其次是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而导致的竞争。国际上总有少数人出于意识形态的偏见与中国为敌。可以预料,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经济合作区域化的发展,随着中国加入关贸总协定,我们面临的挑战是短兵相接的。
形势喜人,形势逼人。青年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并战胜挑战,实现我国的跨世纪发展。
- 明确跨世纪责任
新世纪的门槛要由合适的人来跨。当代青年是真正拥有跨世纪的入,是
①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25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2 页。
实现跨世纪发展战略的最终依靠力量。邓小平同志 1987 年 4 月曾说过,实现跨世纪发展战略“还需要五六十年的艰苦努力。那时,我这样的人就不在了, 但相信我们现在的娃娃会完成这个任务”,①这集中反映出他对跨世纪一代青年寄予厚望和责任。每一个有志气的青年都应明确跨世纪的责任,并勇于承担跨世纪责任,不辜负他老人家的殷切期望。
无可讳言,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青年都具有责任意识。在社会关系中,责任是一种基本关系,人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赋予了别人责任, 同时也拥有了责任,未成年人时,这种责任是潜在的,而一旦成为法律人, 这种责任就是实实在在的。中国青年曾经是相当负责的。然而,这些年来, 在西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下,一些青年责任淡薄,不关心国家大事, 而是津津乐道于自我满足和个人生活的小圈子。令人担忧的是,责任教育不但没能强化,反而继续削弱。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关注。对青年一代进行责任教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思想教育问题。只有社会责任感增强了,跨世纪责任才能有肥沃的土壤。
跨世纪责任是什么?是实现跨世纪发展战略的责任,是振兴中华民族的责任,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责任。跨世纪责任是爱国主义在跨世纪时代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在新时期的集中反映。一个爱国、爱社会主义的青年应当是一个明确跨世纪责任,勇担跨世纪责任的人。
要使青年明确跨世纪责任,就要对青年进行教育。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介要加大宣传跨世纪责任的力度。青年工作者要增加跨世纪责任教育的份量,要用历史教育青年,用近现代中华仁人志士报效祖国的英雄事迹教育青年;要用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教育青年,使青年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 提高跨世纪素质
跨世纪发展战略对青年一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国家在 21 世纪所面临的挑战,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对青年素质的挑战。跨世纪的当代青年素质, 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 21 世纪的面貌。青年要真正承担起跨世纪责任,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其中最基本的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
对于思想道德素质,邓小平同志非常关心,并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思想道德素质在跨世纪的表现就是坚定建立市场经济的信心和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
搞市场经济,对于中国来说是最彻底的解放思想,是最大胆的举措。长期以来,大家把市场经济人为地捆在资本主义的战车上,因而谈“市场”色变。邓小平同志最杰出的贡献之一就是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勇敢地还市场经济的本来面目。世界经济的发展经验证明,市场经济是现代化的基砒。它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找到的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佳途径,生产力发展的最好形式。正是市场经济,开启了近代世界史的进程,把人类历史从民族史变为世界史。正是市场经济,使每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为全人类共享的财富。在跨世纪的时代,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世界潮流,顺之者进步,逆之者倒退。为了实现跨世纪发展战略,青年首先要树立搞市场经济的决心。有了搞市场经济的决心,才能真正提高思想素质,
①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227 页。
包括竞争素质,公平素质,效益素质。
在建设市场经济的跨世纪时代里,职业道德在思想道德素质诸要素中尤为突出。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已经出现了许多假冒伪劣商品,敲响了职业道德淡化的警钟。这样下去终将影响着我国跨世纪发展战略的实现,必须加以纠正。为此要把职业道德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对跨世纪一代青年的基本要求。
对于科学文化素质,邓小平同志是最坚决的倡导者,有一系列精辟的论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全民文化素质大大提高:但是, 与跨世纪发展战略相比,差距仍十分明显。提高青年文化科学素质,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关系到跨世纪发展战略的最终实现。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谁的科学文化素质高,谁就拥有新世纪;相反,则会被新世纪所抛弃。
科学技术要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关键在于劳动者的素质。劳动技能是最现实的生产力。目前,我国青年的劳动素质不能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在城镇企业青年工人中,高级工只有 l%,中级工也不过 10%,其余全是初级工。这与国外发达国家差了三十个百分点。在农村,生产方式仍十分落后, 青年农民懂技术的很少,农业技术转化率只有 30%,而国外发达国家一般为60%—80%。青年工人、青年农民作为最基本的青年劳动者,技术素质如此之低,确实制约着我国现代化的步伐。提高青年的劳动技能是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跨世纪发展战略呼唤青年成为跨世纪一代新人。邓小平同志对劳动者索质十分重视,明确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 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①适应跨世纪的要求,青年最需要提高的是劳动技能水平。跨世纪一代新人应具有根强的跨世纪意识,明确的跨世纪责任, 并切实提高以劳动技能力核心的综合素质,具有为跨世纪发展战略服务的本领。“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②
3、青年要积极投身跨世纪进军
跨世纪发展战略召唤着青年一代。当代青年应进一步行动起来,积极投身跨世纪进军,在跨世纪的伟大事业中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
- 青年要把跨世纪发展战略作为自己的崇高追求
青年是面向未来的。憧憬未来的能动性是青年对理想的积极探索和追求。青年总是有追求的,而追求又是多样的,多层次的。青年追求本质上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反映,高尚的追求是青年进步的强大动力。邓小平同志说: “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①当代青年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人生指南,最崇高的追求就是实现我国的跨世纪发展战略。这个目标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也应该成为青年最高追求。
应该成为并不等于自发成为。世事繁杂,影响青年追求崇高目标的因素
①
②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120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110 页。
是多方面的。要对青年进行教育,通过教育来树立青年的崇高追求。要使跨世纪发展战略成为调动青年积极性,发挥青年热情,激励青年斗志的精神支柱。
引导青年正确处理个人奋斗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对于青年崇高追求的确立,意义很大。当代青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个性鲜明,自主意识增强, 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然而,不加以引导,是容易误人个人奋斗歧途的。因此,要把青年教育好,让青年把个人奋斗融于跨世纪进军中。跨世纪发展战略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首先,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条件。离开跨世纪发展战略去谈个人奋斗,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次,个人成功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堂·吉诃德式的个人奋斗只会落到丑态百出,令人耻笑的下场。真正的伟人都十分清楚,个人的成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个人即使能力再大也离不开人民群众,也不能超越历史。当代青年只有在跨世纪发展战略的伟大实践中,才能拥有自己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只有在为实现跨世纪发展战略贡献青春的实际过程中,才能获得自身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全国人民为实现跨世纪发展战略的共同奋斗中,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体现个人价值。
- 青年要为实现跨世纪发展战略创造条件邓小平同志 1987 年 4
月讲到跨世纪发展战略时,明确提出了达到这样一个目标的两个条件,“第一条, 需要政局稳定。⋯⋯第二条,就是现行的政策不变。”①这是他总结中国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得出的宝贵经验,也是对全国人民包括青年的基本要求。青年投身跨世纪进军,就要积极为实现跨世纪发展战略创造条件,就要自觉维护政局稳定和政策稳定。
青年在社会稳定上是能有所作为的。青年情绪具有冲动性,
不加以引导,就容易产生过激行为,影响社会稳定,对国家的各个方面造成不利影响。邓小平同志说:“一切要从大局出发。中国发展的条件,关键是要政局稳定。”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不断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 社会动荡,战祸不止,根本谈不上稳定,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大的发展。十年“文化大革命”,这场社会动乱也大大延缓了我国的发展。可见,社会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只有稳定,才能有发展。”③“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中国什么事情也干不成。”④“我们制定的方针、政策、路线、三个阶段发展战略的目标统统告吹。”⑤所以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⑥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不止一次讲过,稳定压倒一切。”⑦
改革开放就怕政策变。外国人怕中国的政策变,中国人自己更怕政策变。因此,邓小平同志一再重申政策不变。他说:“我们的政策不会变,谁也变不了。因为这些政策见效、对头,人民都拥护。既然是人民拥护,谁要变人
①
②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216 页。
③
④
⑤
⑥
⑦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57 页、第 348 页、第 344 页、第 284 页、第 364 页。
民就会反对。”⑧他满怀信心地说:“只要坚持现行政策,搞它几十年,中国会发展起来的。”①政策稳定,从根本上说取决于青年一代。跨世纪的当代青年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坚定不移地搞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坚定支持者和热情参与者。
维护稳定,投身改革,青年就为实现跨世纪发展战略创造了条件。
- 青年要在跨世纪进军中建功立业
在设计跨世纪发展战略的初始,邓小平同志就指出:“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而奋斗是当代青年的最崇高的使命和荣誉。”②而在今天,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就是实现跨世纪发展战略。所以说,跨世纪的当代青年要在跨世纪进军中建功立业。
要通过艰苦奋斗来推进跨世纪发展战略的实现。艰苦奋斗是青年的光荣传统,也是邓小平同志对青年的一贯要求。在 50 年代,他总是号召青年在不
同的岗位上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用艰苦的劳动,建设我们的祖国。在 80 年代仍然强调:我们的路还很长。艰苦奋斗还是要讲。只有艰苦奋斗,一心一意搞建设,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跨世纪发展战略。
要通过敢闯敢试来推进跨世纪发展战略。有闯劲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也是他最具个性的思想之一。 1975 年 9 月,他恢复工作不久就说:“要敢字当头,横下一条心。这半年来,我讲了多次话,中心是讲敢字当头。”③ 1987 年 7 月,他要求全党“要大胆一些”。1992 年年初,他更全面地阐发这一思想。他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 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①正是凭着这股可贵的闯劲,才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冲破对市场经济的误解,才探索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现跨世纪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我们更需要这股闯劲,青年相对说来是比较敢闯的。在世纪之交,青年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要通过岗位奉献来推进跨世纪发展战略,青年要把崇高理想同务实精神结合起来,用埋头苦干来实现跨世纪目标,为此就要立足岗位,在岗位上学习,在岗位上提高,在岗位上奉献,实现跨世纪发展战略,需要的不是豪言壮语,不是好高骛远,而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本职工作。如果每一个青年都把岗位工作做好了,在岗位上创造了一流的效益,跨世纪发展战略就会变为现实。
跨世纪的航船已经扬帆,满载着中国人民的希望,满载着中华民族的前途,满载着中国青年的使命。让我们携起手来,走向船头,欢呼 21 世纪的曙光,欢呼我们自己用双手创造的辉煌吧!
⑧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05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156 页。
②
③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255、35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37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