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向全体青少年努力宣传高尚的道德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道德传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又给传统道德注入了无产阶级的崭新内容。民族传统和革命传统在今天是否已经过时,它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条件下是否仍然有生命力? 这是新时期青年道德品质培养中遇到的又一个课题。邓小平同志结合改革开放的实践,以批判继承、推陈出新的基本态度,阐发了传统道德在今天的现实价值,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德,为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高尚的品德指明了方向。
- 没有共产主义的思想和道德怎么建设社会主义?
新中国建立以来,广大青年在党的领导下,始终以良好的道德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在同罪恶势力的斗争中他们是“是非分明和意志坚强”的战士, 他们忠诚于祖国,敢于斗争,敢于同旧的东西决裂,抛弃那些同社会主义不相容的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东西:懒惰、腐化、官僚主义、违法乱纪。在建设新社会的实践中,他们既有远大理想,又脚踏实地,虚心学习,顽强进取,大胆创造,不怕困难。他们对祖国、对人民无限忠诚;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克勤克俭、戒骄戒躁。一代又一代的新中国青年和共青团员,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蓬勃的朝气,站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最前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出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明天。中国各族青年的精神风貌和英雄业绩在共和国的史册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今后人景仰,令过来人无限自豪和怀念。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后,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指出,现在必须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他说:“我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已经坚持用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指导整个工作;用共产主义道德约束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的言行;提倡和表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个人服从组织’, ‘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期,有人竟然对这些庄严的革命口号进行‘批判’,而这种荒唐的‘批判’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抵制,居然还得到我们队伍中一些人的同情和支持。每一个有党性、有革命性的共产党员,难道能够容忍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吗?”①邓小平同志在这里强调了社会主义时期道德建设的方向和原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当然应该从实际出发, 加强针对性和层次性,提高实效性。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只能进行基础性和低层次的道德教育,而不能用先进的、高层次的道德思想去引导、培育青年。我们更不允许以此为借口,宣扬落后的、低级庸俗的、甚至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道德。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时代变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了。但是有一点始终没有变,也不能变,那就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作为我们的精神支柱。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而且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他说:“学习和培养这些革命精神,并不需要多么好的物质条件,也不需要多么高的教育程度。我们不是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上述的革命精神参加革命到现在吗?从延安到新中国,除了
①
靠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外,不是靠这些宝贵的革命精神吸引了全国人民和国外友好人士吗?”②邓小平同志并不是否定物质条件和教育程度对于培养道德品质的重要作用,而是反对把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推到遥远的将来,坚持以共产主义思想为现时期的社会指导思想。
- 做人要摆正公私关系。
青年人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实际问题和道德问题,迫切需要有正确的思想来帮助他们解决在这些问题上的疑惑和苦恼,指出正确的人生道路和方向。有人说青年时期有三大任务:成人、成才、成家;又有三大难题: 自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如何认识人生的意义、个人的价值、人性、人格、良心、修身、命运、生死、苦乐、幸福、友谊、爱情、善恶、义利、理欲、忠孝、义务与权利,是他们上下求索、思考不已的课题。对这些问题,邓小平同志并没有一一做出具体的回答。他是从原则的高度,对于青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问题指明了方向,对于其中最具有现实意义的几个重要方面,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大力提倡的是“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和艰苦奋斗;最强烈反对的是“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和享乐主义。
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算“值”、“不在世上走一遭”?这个问题是十分清楚的。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文章,以张思德、白求恩为榜样,已经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作出了回答。为人民服务,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把一切贡献给共产主义事业,作为革命人生的崇高信念和价值源泉,哺育了好几代人。邓小平强调“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①当然他并不回避个人利益问题,而是要求大家摆正“公”与“私”的关系,当二者发生矛盾的时候,以“小私”服从“大公”。他说:“我们提倡按劳分配,承认物质利益,是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奋斗。每个人都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这决不是提倡个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奋斗,决不是提倡人人都向‘钱’看”②。如果把承认个人的物质利益等同于提倡个人主义,先私后公,甚至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真要是那样,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还有什么区别?从根本上讲,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里,是一致的。但是,如果有了矛盾, 个人的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一切有革命觉悟的先进分子必要时都应当牺牲自己的利益。他指示要向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努力宣传这种高尚的品德。
- 艰苦奋斗不能丢。
从提出纠正党内不正之风,直到反对腐败、狠抓廉政建设,邓小平同志一直把批判资产阶级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腐败的含义和表现很广泛,有政治上的、经济上的、文化上的、生活方式和作风方面的等等,其性质也有道德败坏的、违反纪律的和触犯法律的区别。但究其在思想方面的深层原因,还是离不开一个“钱”字。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金钱—
—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起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商品与商品之间
②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367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367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337 页。
的等价交换,必须依赖于它才能实现。这样金钱就仿佛具有了一种魔力,在它面前,没有叩不开的门。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社会中这种货币异化的现象, 称为“货币拜物教”。拜金主义与“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封建主义腐朽人生观结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一切向钱看”这个时髦的口号。“一切向钱看”把人生的意义和准则都变成了对金钱的追求,极大地腐蚀和毒害了广大群众和青少年,成了罪恶的渊源。一些人为了搞钱,把良心、荣誉、人格、国格,都当作商品出卖了。为了搞钱,把精神生产完全商品化,甚至生产一些黄色、下流、诲淫海盗、神鬼怪秘的作品。为了搞钱,铤而走险、贪污、受贿、盗窃、抢劫甚至图财害命。富有、金钱,不但不能使那些人感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反而使那些人感到精神空虚。在社会快速发展,生活急剧变化的时代,世事变化与人生意义失落相互交织,使不少人感到不安全、不稳定,从而产生“行乐须及时”、“过把瘾就死”的没落、颓废的“世纪末情绪”。而物质生活水平在近十几年里迅速提高,以及“高消费”、“高福利” 观点的宣扬,又使许多青年淡漠了艰苦奋斗的观念。他们不了解国家的困难和创业的艰辛,不了解四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也卷入了追求享受的潮流中。邓小平同志针对这种状况,一方面在多种场合批判了“一切向钱看” 的观点,要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也多次批评享乐主义, 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不要丢掉艰苦奋斗这个光荣传统。在谈到挑选领导干部的时候,他说:“不管老中青,都要看他是不是肯干,是不是能带头吃大苦耐大劳。这是第一条。”①年轻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来以后,要树立好的作风, 其中就包括继承和发扬党的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他还把艰苦奋斗的精神与正确的政治路线、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好的干部队伍并列,作为实现四化的四个必备前提。他之所以这样重视艰苦奋斗,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 由于中国底子薄、人口多,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大,这一基本情况决定的。“为了缩短和消除两三个世纪至少一个多世纪造成的差距,必须下长期奋斗的决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不能不提倡和实行艰苦创业。”②另一方面, 则是着眼于民族精神的培养,是干部队伍建设和培养后代的需要。他把艰苦奋斗的精神、作风,看作是抵制不正之风、抗拒腐败的武器。他说:“艰苦创业,首先要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带头,⋯⋯一定要努力恢复延安的光荣传统,努力学习周恩来等同志的榜样,在艰苦创业方面起模范作用。”①在经济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仍然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坚持这个传统,才能抗住腐败。他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时,谈到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其中也包括对艰苦创业的教育不够。他说:“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在讲艰苦创业, 后来日子稍过好一点,就提倡高消费,于是,各方面的浪费现象蔓延,加上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法制不健全,什么违法乱纪和腐败现象等等,都出来了。” 在人民当中,青年当中,“对于艰苦创业,对于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将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都很少,这是我们很大的失误。”为了纠正这个错误,今后必须要抓紧艰苦朴素的教育,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一
①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36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260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260 页
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②所以,艰苦奋斗,不是一个权宜之计,而是我们民族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保证。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之一,也是一种优良的品德,应该在青年中一代一代传下去。
- 为世界文明做贡献。
邓小平同志是一位务实的政治家,又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非凡气魂的战略家。研读他的著作,常常感到一种博大浓厚的历史意识、现代意识和世界意识的气息扑面而来,使人振奋,仿佛和他一起登上了高山,望见了远方的地平线。在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培养方面,同样也体现了他的这种宏大气度。由于他深刻地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洞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必然趋势,所以,他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总是目光犀利,鞭辟入里,入木三分。现在,尽管社会主义事业处在困难丛生、步履维艰的时候,但他仍然坚定不移地确信“当然是社会主义制度好”。最根本的一条是: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不是为了剥削。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这一根本特点,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所以,“我们人民能有共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理想,共同的道德标准。以上这些,资本主义社会永远不可能有。资本主义无论如何不能摆脱百万富翁的超级利润,不能摆脱剥削和掠夺,不能摆脱经济危机,不能形成共同的理想和道德,不能避免各种极端严重的犯罪、堕落和绝望。”①资本主义发展已经有几百年了,它的文化中也有不少优秀的精华,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这些也是人类宝贵财富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西方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也已引起了西方有识之土的忧虑。邓小平同志说,“现在世界上有人在讲‘亚洲太平洋世纪’,意思是说,下个世纪,即 21 世纪,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希望在环太平洋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这个‘亚洲太平洋世纪’,离开了中国的发展是不成的。因此,我们有责任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把我们的后代培养好。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如节俭、朴素、勤劳、勇敢、忠诚、顽强;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 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等等,去夺取现代化事业的胜利。我们不但要求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具有这种精神,“还要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这些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育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为世界上一切要求革命、要求进步的人们所向往,也为世界上许多精神空虚、思想苦闷的人们所羡慕。”①
②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06 觅
①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16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