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应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基本原理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都倡导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邓小平同志坚持并发展了这一原理,在空前的广度和深度上实践了这一原理,推动了育人工作的全面进步。

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恩主义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原理,是与近代工业生产相联系的。1833 年,英国工人阶级通过斗争,迫使资产阶级立法机关在工厂法中不得不作出禁止 9 岁以下儿童做工的规定,同时把童工接受初等教育列入工厂法的教育条款。马克思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所能允许的情况出发,对此教育条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尽管工厂法的教育条款整个说来是不足道的,但还是把初等教育宣布为劳动的强制性条件。这一条款的成就第一次证明了智育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可能性,从而也证明了体力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的可能性。”①据此,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②。

列宁发展了马克思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1897 年,在《民粹主义空想计划的典型》一文中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 或者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十月革命后,列宁把“对未满 16 岁的男女儿童实行免费的普及义务综合技术教育(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熟悉一切主要生产部门)”,“把教学工作同儿童的社会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起来”,③写进为俄共第七次党代表大会起草的《俄共(布)党纲草案》之中。同时,他科学地分析了作为生产劳动结合对象的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之间的关系,并从俄国这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半文明”国家实际出发,论述了实施综合技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把教学工作,社会生产劳动密切结合起来”的原则。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改造旧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也是造就全面发展新人的根本途径。

毛泽东同志一贯提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 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

1934 年,毛泽东在中央苏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把“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 作为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的组成部分明确地提了出来,为我们党以后各个历史时期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开了先河。在抗日战争时期,对于具有较高阶级斗争觉悟和较多生产斗争经验的工农干部,着重要求他们学习文化;对于知识分子(包括青年学生),则强调让他们参加到实际工作中,促成他们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的结合。毛泽东把这种结合看成是“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分界”。①延安和各革命根据地的学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第 529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第 530 页。

③ 参见《列宁论国民教育》第 334 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 2 卷,第 559 页。

校,在革命战争的条件下,从实际出发,普遍地实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创造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根据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大力倡导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植根于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之中。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进行了大规模的实验和探索。建国初期,根据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提出的“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指示,党中央把“为工农兵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规定为当时教育工作的“中心方针”。195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地把毛泽东提出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规定为我国的教育方针。

1958 年“教育革命”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经验只从思想教育方面和从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方面来理解,而对教育事业必须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考虑得较少,曾一度出现了劳动过多,打乱正常教学秩序,降低教育质量的错误作法,在“文革”中出现过严重偏差。“四人帮”一伙打着“开门办学”的旗号,以劳动代替教学,鼓吹“劳动越多越革命”,“知识越多越反动”,把劳动作为惩罚师生的手段,从根本上破坏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产生了严重不良后果。

2、邓小平同志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坚持与发展

  1. 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早期实践与初步认识

邓小平在青年时代就身体力行,赴法勤工俭学,亲身实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长达 6 年的勤工俭学实践中,年轻的邓小平找到了马克思主义, 并于 1922 年加入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4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一个爱国主义者成长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1929 年,邓小平同志受党中央的委派,到广西开创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工作。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苏维埃政府在教育方针上贯彻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教育劳动化”的口号,在县、区、乡创办了劳动小学,劳动小学开设政治、军事、文化、劳动四门课程。劳动课主要是学习农业生产基础知识和技术。

在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同志负责领导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冀鲁豫边区工作,他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和毛泽东提出的教育方针,组织军民一面作战、一面生产、一面学习。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候,邓小平满怀信心他说:“今后斗争更加残酷,抗战胜利还要经历一个相当的过程。”毛泽东同志告诉我们:“战争、生产、教育是敌后的三大任务。我们一切为着战争的胜利,生产正所以保障战争的胜利,教育则为战争、生产服务,把三者密切地结合起来,就是不可战胜的力量。”①晋冀鲁豫边区的教育事业,紧密结合革命战争和生产劳动,对于发展生产,支援战争,巩固和发展根据地,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很大作用。

  1. 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积极探索与贯彻

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条件下,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1957 年 5 月,已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

① 《邓小平文选》第 1 卷,第 85 页。

中,针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轻视体力劳动和劳动人民的错误思想倾向,强调指出:“为了创造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没有极艰苦的劳动,是不可能的, 我们要参加劳动,因为体力劳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最大多数人民都要担负的光荣义务。轻视体力劳动的剥削阶级思想的残余,是我们的新社会前进的障碍物。我们的青年团员要不愧成为共产主义的先进战士,就一定要向轻视劳动、特别是轻视体力劳动的思想斗争。”他殷切地希望“全国的青年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准备参加建设祖国的生产劳动,首先是体力劳动。从事脑力劳动的青年,也应该经过一段时间的体力劳动,这对于他们的德育、智育、体育的全面发展是必要的。”①1958 年,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以开展勤工俭学、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中心的“教育革命”。4 月 7 日,邓小平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教育工作。他针对当时教育发展形势和已经出现的问题指出:“勤工俭学劲头很大,职业中学发展很快。这些都是前几年所没有的好现象,现在应该注意总结经验,适当地调整和解决已经出现的新问题。”“目前教育方面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普及与提高的问题。”他强调在开展勤工俭学、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教学质量。他针对当时已经出现的劳动过多的倾向明确提出:“学生参加劳动,一必须,二适当”,“不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我们无论如何要保证有一些学生基础课学得好,否则将来要吃大亏。”他反复强调在教育改革中,“学校要保证提高教学质量,否则就不能说是成功的。”②

但是,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1958 年开展的“教育革命”造成教师和学生参加生产劳动过多,忽视了课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降低了教学质量,发生了失误。为了纠正 1958 年到 1960 年

“教育革命”中“左”的错误,从 1961 年到 1963 年间,邓小平亲自主持了三个教育工作条例(简称《高教六十条》、《中学五十条》、《小学四十条》)。这三个《条例》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正确方针,既要注意克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脱离实际、脱离生产、脱离群众的缺点,又要纠正 1958 年以来发生的生产劳动、社会活动过多,降低教学质量的错误。在讨论制定《条例》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指出:这几年,对已经从大专学校毕业的技术干部关心不够,对他们的使用也有问题,专业人才浪费现象也很严重。有些单位让大专学校毕业的技术人员去搞与专业无关的行政工作,还有的长期下放劳动或打杂。这些从形式上看好像是贯彻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其实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的。因为,对于一个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应该参加与自己的专业有关的生产劳动,并使之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有利于国家的建设;专业人员适当地参加基层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对于密切与工农群众的结合,增长实际知识,加强实践锻炼,是很必要的,但不能时间过长, 更不宜于长期下放劳动,干与自己专业无关的杂事,长期打杂。①

在邓小平的亲自指导下,《条例》总结了建国以来教育工作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为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顺利地对教育事业进行调整,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探索和建立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作出了

① 《邓小平文选》第 1 卷,第 276—277 页。

② 参见《邓小平同志论教育》第 16~18 页。

① 参见《邓小平的理论与实践(19381965 年)》,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85 页。

重要贡献。

1975 年 9 月,邓小平针对“文化大革命”对教育事业的严重破坏,社会上盛行的“读书无用”的不良风气,指出:“现在相当多的学校学生不读书, 这也不符合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同志反对的是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劳动,并不是不要读书,而是要读得更好。毛泽东同志给少年儿童的题词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嘛。”①邓小平的讲话,对于纠正“四人帮”的“劳动处罚论”、“读书无用论”,正确处理学习与劳动的关系,起了重要作用。

  1. 邓小平同志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则的新认识、新发展

十年浩劫结束以后,通过拨乱反正,学校的正常秩序和招生考试制度得以恢复,青少年一代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但在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只劳动不读书的错误倾向时,在强调读书时又忽视了劳动,甚至有人误认为现在再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又要搞“左”的一套。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还要不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怎样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这就成了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邓小平同志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1978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明确地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同志都非常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这是改造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这是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是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重要措施。”③

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可以促使青少年得到全面发展。

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大力在青少年中提倡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艰苦奋斗、英勇对敌的革命风尚,把青少年培养成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优秀人才,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成为有很高的政治责任心和集体主义精神,有坚定的革命思想和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严守纪律,专心致志地为人民积极工作的劳动者。”①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通过劳动,他们才真正感受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物的品德,进而产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思想情感,并且自觉地、积极地参加生产劳动,克服轻视体力劳动以及怕苦怕累、怕脏的思想情感,增强他们对社会和集体的责任感,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对祖国建设事业的献身精神。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有助于青少年学生确立革命的人生观,也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性格特征。在集体劳动中容易形成勇敢、正直、诚实、刚毅、大公无私、创造性、团结友爱等美德,消除懒惰、颓废、

①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34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107 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107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106 页。

自私、孤癖、怯懦等缺陷。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有利于开发智力资源。生产劳动不仅要用手劳动,还要用脑思考、分析劳动中遇到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使手脑结合,促进脑力的发展;而头脑的聪明又能更好地支配手去劳动,达到心灵手巧。脑和手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统一的发展,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是开发智力资源的必要的、根本和正确的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还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的发展, 增强体质。

第二、促进理论和实际的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书本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把理论知识同科学实验结合起来,有助于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促进理论和实际,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使学生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创造性,培养他们用科学方法做科学实验的能力。

第三、促进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的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工农、向工农群众学习,而不是高高在上,脱离实际。在同工农的往来接触中,不仅学到工人农民的劳动技术,学到他们的优良品质,而且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交流了思想感情, 增进了相互的友谊,从而使青少年热爱工农,在劳动中与工农打成一片。

邓小平指出:“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①既然如此,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是我们应该特别认真研究的问题。

新的历史条件是什么?十分重要的一点是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经济发展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科学技术从研究到应用的时间越来越短; 二是经济建设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愈益紧密。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求劳动者掌握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生产技能,又要求劳动者掌握较高的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邓小平同志说:“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①他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出发,提出全面贯彻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正确途径,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不然,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岂不是从根本上破坏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那又怎么可能调动学生学习和劳动的积极性,怎么可能满足新的历史时期向教育工作提出的艰巨要求?”②邓小平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从学校内部扩大到整个社会经济部门,从学校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扩展到整个教育事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相结合,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培养青年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而且是推动整个社会经济进步的强有力的杠杆。这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大发展。

其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必须从实际出发。教育和劳动是有内在联系的,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是教育和体力劳动的简单相加。应该

①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107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88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107—108 页。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因时、因地制宜的办法,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不能脱离历史条件,当前能够做到教育与现在生产技术相结合的地方,当然要去做,反之,现在生产还是手工劳动的地方,仍要和手工劳动相结合。早在 1978 年,邓小平同志就说过:“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参加什么样的劳动,怎样下厂下乡,花多少时间,怎样同教学密切结合,都要有恰当的安排”。“生产劳动、科学试验和科学研究在学校教育中怎样组织得更有计划,使之更符合于经济计划和教育计划的需要,应该加以深入的研究。”①

从实际出发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需要注意几点:

第一、在中小学普遍开设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加强对中小学的劳动教育,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贯彻获得稳定的渠道与途径。

近些年来,许多学校只重视科学文化的知识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劳动教育,不少学校不仅不组织学生参加必要的工农业生产劳动,甚至连一般的公益性劳动也很少组织。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一些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只要求孩子学习成绩好,不愿意让孩子参加一些必要的劳动锻炼。致使许多学生轻视体力劳动,缺乏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不爱惜劳动成果, 对劳动人民缺乏感情,艰苦奋斗的意志薄弱,生活自理能力很差。这种状况, 对跨世纪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学校安排劳动教育,也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由于我国幅员广大, 各地情况差别很大,要根据当地情况,安排适合当地实际的劳动项目。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安排的内容应该不同。要适应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小学和初中,初中和高中都要有所区别。男生和女生也可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安排不同的劳动项目。

为了适应新技术革命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需要,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在普及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实施劳动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劳动教育作为一门独立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使之成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并且为劳动教育制定专门的教学大纲。加强劳动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根据邓小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有新的发展的思想,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中小学的劳动教育问题。1987 年 3 月和 10 月,国家教委先后颁发了

《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试行槁)》和《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把劳动技术课和劳动课正式列为中小学的课程。这是全面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第二、开展勤工俭学,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贯彻,落实在促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上。

勤工俭学的根本目的是育人。

新中国成立以后,勤工俭学活动被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措施,在全国大、中、小学广泛开展。改革开放条件下,还要不要搞勤工俭学,在一部分同志中产生疑问,近几年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我们培养出来的一些青年学生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情况严重,他们不愿到基础生产第一线做艰苦的工作,不愿深入群众,不愿到实践中学习。这同我们忽视勤工俭学不无关系。勤工俭学在今天没有过

①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108 页。

时,它有助于克服教育脱离实际的倾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增强就业能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开展勤工俭学,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就是勤工俭学的经济效益。目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还不能充分满足迅速发展的教育事业的投资要求,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建立生产劳动基地,既育人,又有经济收益,不仅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同时也增加了学校的收入,弥补了教育经费的不足,促进办学条件的改善,增强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1983 年,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家计委、国家经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的请示报告》和《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暂行工作条例》。 1989 年,国务院又发出《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发展中小学勤工俭学若干问题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进一步扩大了勤工俭学的范围,明确了校办企业的发展方式和方向,“发展学校联合经营的校办企业,并逐步发展成为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基地”。强调“校办企业要创造条件尽可能接纳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或辅助劳动”等等。如何把育人与经济效益统一起来, 办法就是要研究教育与生产劳动如何有机地结合,不断探索结合的形式、内容、方法上的新发展,从而选择最优方案,应该说,这是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第三、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贯彻进入一个新的层次和工作领域。

经济落后决定了我国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初中、高中毕业生,升学的只是少数,不能升学的需要就业的是大多数。根据这一国情,发展职业教育十分重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而各行各业都需要不同的职业技术训练。因此,我们要从各地的实际需要出发, 因地制宜,在初、高中阶段实行职业教育,当地需要什么行业人员,就实行什么职业教育。这样把劳动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办学,既解决了升学和就业的矛盾,又加速了现代化建设劳动生力军的培养。这些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发展职业教育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92 的成功之举,深受人们、社会的普遍欢迎。

当今社会由于科学技术变革周期缩短,劳动力的智力成份遽增,社会生产普遍现代化,劳动变换、职能更动成为客观现实,以至由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变化引起社会分工的必然变化,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使人的智能尽可能获得发展的根源。以在职生产者为主要对象的成人教育及继续教育,已经被视为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普通学校教育构成现代教育事业的“两条腿”。

邓小平同志对此作了深刻的阐述:“有计划地对大批干部、工人进行正规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水平、文化水平、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就是一种能够收到很好效果的智力投资。要使全体干部、工人充分理解这种培训的重大意义,逐步把这种培训变为适用于全体干部和工人的经常制度”。培养有一定文化知识和科学技能的劳动力,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我国经济落后,劳动生产率低,是同工人文化素质不高的状况密切相关的,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改变工人文化素质不高的状况,除了通过普及国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外,发展职工成人教育是十分关键的。现行各种形式的职工大学、业余大学、函授大学、电视大学就是我们党和政府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这也是把教育寓于劳动之中,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富有成效的形

式之一。第四、加强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贯彻落实到更深远的意义上。

过去,我们往往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看作是学校的一次性结合的过程,而不是把它看成是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在一生当中应经常不断进行的基本活动。实际上,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就是与劳动在人的一生中不断结合的过程,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在学校中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他们走上生产、工作岗位之后,仍然要继续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道路,在一生当中要不断地学习和工作。总之,人的一生就是教育与劳动、学习与工作循环反复不断结合的过程。

近几年来,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成立了全国工程师继续教育学会。在中小学,随着教师的学历基本达标以后,继续教育正在开展。北京市教育局多年来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素质,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会为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注入新的活力,也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和形式都会有新的发展和变化。

其二、要在宏观上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教育事业发展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要做到整个教育事业能够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对于这个问题早在 1952 年 10 月,邓小平任政务院常务副总理不久,代中央起草的关于教育部的综合报告的批语中,就提出了教育计划要与国家经济建设密切配合的意见。到 1978 年 4 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明确提出:“国家计委、教育部和各部门,要共同努力,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①这是因为,“我们的国民经济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我们培养训练专门家和劳动后备军,也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周密的计划。我们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① 邓小平还指出:“这个计划,应该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要研究发展什么样的高等学校,怎样调整专业设置、安排基础理论课程和进行教材改革。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生产劳动、科学试验和科学研究在学校教育中怎样组织得更有计划,使之更符合于经济计划和教育计划的需要应该加以深入的研究。”②

自从 1978 年邓小平提出教育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这一指导方针以来,我国教育事业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得到了进一步的贯彻落实。

我们党从十二大开始把教育作为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并越来越把教育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既迫切需要又红又专的技术队伍、科学家、教授、教员、新

①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108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108 页。

闻记者、文学家、艺术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又需要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术的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这两方面的人才,缺一不可,都要靠教育和训练来培养。这就要求教育内容必须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因此,教育内部必须全面规划, 既重视培养各种专门人才,又重视培养劳动后备力量,使教育真正做到面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既要依据当前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又要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在具体安排教学计划时,还要根据现代化建设当前和今后对不同学科的要求,研究不同学科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特点和规律。力求做到学和用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