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选用青年人才是一个紧迫的战略任务

青年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决定着未来时代的面貌。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而赢得青年,必须下力气培养青年中的佼佼者—— 青年人才。这不仅是所有阶级、政党的共识,也是他们为之奋斗的目标。青年人才的培养使用是一个古老而恒新的课题,不同时代的政治家对此都有过不同的思索和努力。在新旧世纪之交的历史转折时期,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面临更为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更为艰巨的建设任务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是站在世纪的交汇点上,从战略的高度,郑重地提出和竭尽全力地解决这一课题。

  1. 选拔接班人:决定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头等大事

在青年人才的序列里,邓小平同志把接班人摆在第一位。他们是各级党政军领导干部,在党和国家建设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认真选拔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是邓小平重才思想的核心,目的是为了使党和国家的领导权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里,保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世世代代走下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认真选拔接班人这个问题上,邓小平同志提得最早,讲得最多,心情最迫切,行动最坚决。1979 年 11 月,他就告诫全党:“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认真选好接班人,这是一个战略问题,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问题。如果我们在三几年内不解决好这个问题,十年后不晓得会出什么事。要忧国、忧民、优党啊!要看到这是个带根本性质的问题。”①邓小平同志如此紧迫地提出解决接班人的问题,基于他对当时干部队伍状况严重性的清醒、客观地分析。一是干部队伍素质下降。一部分是“文化大革命”中提拔起来的既得利益者,极“左”思想和帮派思想严重,同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格格不入。经过工作,其中有些人可能转变过来,但如果让转不过来的人掌了权,接了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就可能夭折。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一九七五年我主持中央工作,王洪文就说,十年后再看。现在也有十年后再看的问题。我们对林彪、‘四人帮’ 的影响不能低估,不能想得太天真了”。①二是干部队伍年龄严重老化。粉碎“四人帮”后,许多老同志恢复了工作,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级领导班子岁数太大,精力不够”,②很难长期坚持繁重的现职工作。三是年轻干部后继乏人。“文化大革命”耽误了一代人才的培养, 造成青黄不接,缺少一大批年富力强,懂专业有能力,拥护改革开放路线的年轻干部。针对以上状况,邓小平同志认为,搞现代化建设有许多重要工作要做,但“最大问题,也是最难、最迫切的问题,是选好接班人”。③为此, 他在不长的时间内多次强调“老干部要把选拔和培养青年干部,作为第一位的、庄严的职责。⋯⋯这项工作做好了,我们的事业完全有把握继续下去”,

④“这是保持党和政府正确领导的连续性、稳定性的重大战略措施”。⑤面对

①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222 页。

⑤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192、360、321 页。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重大挫折的局面,邓小平同志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强调两个紧密相连的问题: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不动摇的问题;一是发现和使用人才,选拔接班人的问题。1992 年春,他在视察南方几省时多次谈到“要进一步找年轻人进班子,⋯⋯要选人, 人选好了,帮助培养,让更多的年轻人成长起来。”⑥为了解决选拔接班人的问题,邓小平同志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他积极组织制定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大力推进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逐步调整和充实了各级领导班子。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机构改革,为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条件。建立了老干部退体制度,废除了干部领导职务实际存在的终身制。建立并不断改进后备干部制度,为保持党的正确路线的连续性准备了必要的人才条件⋯⋯在邓小平同志的指引下,经过全党的共同奋斗,党在 80 年代初提出的解决领导班子老化问题,实现干部新老交替的任务,现在已经顺利完成。建国 45 周年前夕,新华社记者从中组部了解到,1983 年以来,全国共选拔任用县以上党政领导干部 36 万名,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班子基本上换了一代人。省部以下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参加工作的老一代人,换成了新中国建立后参加工作的新一代人。①具有深远意义的是,我们党已经胜利完成了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交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正在坚定地领导全党同志为不断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而努力奋斗。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是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必须高度重视人才的发现和使用,抓紧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努力造就大批能够跨世纪担当重任的领导人才。”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认真选拔接班人的任务,已经成为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认真贯彻落实的行动。

  1. 实现干部年轻化: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百年不动摇的组织保证

邓小平同志认为,组织路线是保证政治路线贯彻落实的,新时期组织路线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选拔坚持党的路线的年轻干部。为了把这项任务落到实处,邓小平同志从组织路线和干部制度上提出一个明确的要求:实现干部年轻化。这是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在培养接班人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全面分析我国新时期干部队伍现状,立足改革开放和国家建设的需要,着眼中国在 21 世纪发展目标而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这一思想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是邓小平同志在组织路线和干部制度上的一大贡献。

实现干部年轻化,要求干部在德才兼备的前提下要年富力强,具有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体魄,能够胜任繁重的工作。要求选拔大批优秀青年人才进入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专业人员队伍,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导骨干和专业技术骨干。

实现干部年轻化思想是邓小平重才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文选》第 2 卷和第 3 卷中,共有 20 余次论及干部年轻化,50 余次直接论述年轻干部问题。1980 年 8 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要求:“逐步实现领导人员年轻化”①,又说:“干部队伍要年轻化”。 ②1982 年 7 月,

⑥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81 页。

① 《光明日报》1994 年 9 月 27 日。

邓小平同志再一次指出:“必须认真使干部年轻化。”③1985 年 10 月邓小平同外国友人谈话时说,我们在党的十二大与十三大之间召开一次党代表会议,“中心目的是实现年轻化。”④党的十三大前夕,邓小平同志在论述干部队伍年轻化重要性时说,首先,要保持政治活力,不年轻化不行。第二,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年轻化也不行。 1987 年 6 月他说:“要坚决地执行领导班子年轻化的方针⋯⋯这件事障碍不小,不克服不行,还要做许多工作。”⑤ 1989 年 9 月,他在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要求,“领导班子还是要年轻化”。①这些论述,言辞恳切,句句千钩,坦露出邓小平同志政治家的广博胸怀和宏大气魄。

实现干部年轻化思想揭示了青年人才的本质特点和优势,遵循了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年龄是一个与生命共存的只增不减的有限量。一个人在其生命的自然发展过程中,总有体力、精力、智力和创造力最旺盛的年龄段,这就是青壮年时期。邓小平同志认为青年人才具有四个特点和优势:一是年龄, 早使用,早接班,“可以干得久一些”②;二是身体,“他们精力充沛”,③ 能承担繁重的工作;三是思想,“脑筋比较活,”④接受新事物炔,有创新精神;四是专业和知识,学历较高,知识较全面,有专业特长。因此,他明确要求,“有能力、思想好的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只要有本事就应该提拔”, 他“希望中国将来有三四十岁的政治家、科学家、经济管理学家担负重任。”

⑤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被科学研究的结果所证明。我国人才学者通过时古今

中外各类杰出人才的统计研究,发现人才在创造活动中存在一个最佳年龄区:25—45 岁,其峰值年龄为 37 岁。认为人才在最佳年龄区内其取得成果的可能最大,质量最高,数量最多,速度最快,而在最佳年龄区外取得成果的可能性就小,质量相对地低,速度相对地慢,数量相对地少。美国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年龄与成才是有规律的。据对世界上 1243 位著名科学家

的调查统计,其中 65%以上是在 20—40 岁之间做出发明创造的。另据对 305 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调查,他们取得成果的年龄,25 岁以下的占 4·9%,26

—45 岁的占 73.8%。实践证明,实现干部年轻化的要求,可以促进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优势和潜能,为贯彻党的政治路线服务。北京市 1994 年,新提拔的局级干部中,45 岁以下的占 74.4%,35 岁以下的占 25·2%。目前全市区、县、局级领导班子中配备 45 岁以下干部占 75·1

%,其中 35 岁左右或 30 岁左右的干部占 31%。实现干部年轻化思想增强了跨世纪青年人才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必将极大地激发他们刻苦学习锻炼,努力发愤成才的热情。

实现干部年轻化才能使党和国家充满生机和活力,保证党的基本路线一

③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323、326、414 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150 页。

⑤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242 页。

④ 《邓小平丈选》第 3 卷,第 315、92、84、92 页。

⑤ 《光明日报》1986 年 11 月 4 日。

百年不动摇。活力是生命力的象征,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更是国家富强,民族昌盛的保证。没有活力的人承受不了繁重复杂的任务。没有活力的国家必然是发展迟缓,没有竞争力和希望的国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个全新的充满活力的事业,需要一代一代的青年参与和推进。青年人才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他们是改革开放事业的积极拥护者和充满活力的推动者。因此,邓小平同志指出,“不搞年轻化就不可能有活力”。① “领导层有活力,克服了官僚主义,提高了效率,调动了基层和人民的积极性,四个现代化才真正有希望”。②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是一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路线,是一条合乎国情, 顺乎民意的路线,是把中国引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理想的唯一正确路线。因而是全党全国人民的生命线。党的基本路线的确立和坚持,邓小平同志作出了决定性的巨大贡献,这是他留给中华民族最珍贵的财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是邓小平同志对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政治嘱托。为此他把全部希望寄托在青年一代,特别是青年人才、年轻领导干部身上。在著名的南巡讲话中,他再一次指出:“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我们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真正关系到大局的是这个事”。①党的基本路线要长期坚持下去,不是解决现在一两代接班人的问题就能一劳永逸,新老干部的合作与交替是永无完结的历史过程,因此,实现干部年轻化必然是组织路线上长期的战略任务。

  1. 早出快出多出青年人才:实现国家“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人才是为加快国家建设发展服务的。人才兴则国家盛。国家经济发展的

需要也是推动人才辈出的根本动力,邓小平同志重视培养选用青年人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加快实现国家“三步走”发展战略服务,使中国在 21 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占领有利位置。

四个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周恩来总理在 60 年代中期提出后, 一直是鼓舞全中国人民奋斗的目标。但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 这个伟大的工程难以实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我国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了我国经济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②因此,邓小平同志在提出到完善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反复论述人才的重要性,提出了早出快出多出青年人才的思想。他说:我们“迫切需要大量培养、发现、提拔、使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比较年轻的,有专业知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①“早出人才,早出成果”,②“选拔接班人要越快越好,”③

① 《光明日报》1986 年 11 月 4 日。

②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180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80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40 页。

“这是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客观存在的迫切需要。”④邓小平同志是从三个方面论述早出快出多出青年人才迫切性的。

一是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与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矛盾十分突出。经过十年浩劫,我国的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与先进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科学技术水平还很低。“几亿人口搞饭吃,粮食问题还没有真正过关,我们钢铁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只有国外先进水平的几十分之一。新兴工业的差距就更大了。”⑤搞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业人才十分缺乏。1980 年 1 月,邓小平同志说:“象我们这么大的国家,各行各业一千八百万干部,就绝对数来说, 并不算多。问题是干部构成不合理,缺乏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干部。大多。”

⑥他认为从事司法工作的干部,“起码缺一百万”,⑦“合格的大中小学教师,

全国如果增加二百万,三百万,不算多。”⑧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推进,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我们不但要造就数以亿计的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还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具有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具有开拓能力的厂长、经理、工程师、农艺师、经济师、会计师、统计师和其他经济、技术工作人员。造就数以千万计的能够适应现代化科学文化发展和新技术革命要求的教育工作者,新闻和出版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外事工作者、军事工作者和各方面党政工作者。

二是经济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必然依靠科学技术力量。我国是提前两年实现第一步“翻一番”发展目标的。进入 90 年代后,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改善了,具备快速发展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而复杂的国际环境,亚洲四小龙的异军突起,也要求我们必须加速发展经济。1992 年春, 邓小平同志客观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提出了要“抓住时机发展经济,力争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①的要求,他认为,经济要上台阶“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 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主体。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特别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实际经济效益的时间大大缩短,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迅速提高,逐渐对经济发展起着主导的作用。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约 3/4 是靠科学技术实现的。我国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以 8—9%的速度递增,使经济建设再上一个大台阶, 就必须走一条既有高的速度,又有好的效益的新路子。这就要切实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就必须“要有一支浩浩荡荡的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大军,要有一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

三是立足 21 世纪国际竞争的人才开发战略。随着新纪元的迫近,国家和

⑥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322、55.223、323、90、263 页。

⑧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263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77 页。

民族之间的竞争在“狭小的地球村”里愈演愈烈。“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①为了在新世纪占领科技制高点,各国的政治家早在一二十年前就制定出本国的发展战略:美国的“高边疆”战略,法国的“尤里卡”战略, 日本的“科技立图”战略⋯⋯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②在邓小平同志的关怀和支持下,1986年 3 月,中国制定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简称“八六三”计划。选择对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一些领域为突破口。科技开发战略离不开人才开发战略,而人才开发的重点是青少年。目前我国有 5 亿多青少年,在农业,工业和科技事业的从业人员中 70%以上是青少年。这是巨大的人才资源。只有抓住时机地开发青少年资源,才能早出快出多出青年人才,才能保证中国在 21 世纪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②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27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