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一)提出培养“四有”新人的时代背景
邓小平同志在 80 年代初期提出了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目标和要求,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是根据党的中心任务、结合青年一代的状况和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而提出的,与当时的政治经济背景密切相联,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和时代发展的必然。
1、当时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和青年的现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进行了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有步骤地解决了建国以来的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把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严重扰乱的各方面社会关系调整过来,进行了繁重的建设和改革工作。为了顺利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对在经济建设和阶级斗争关系问题上的“左”倾错误思想进行了认真的清理,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作了正确的阐述,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调整国民经 59 济,实行改革开放也开始收到效果,工农业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高。党的十二大又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宏伟发展战略,力争在本世纪末使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同时, 提出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过程中,人民群众和广大青年从过去一个时期内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思想活跃,出现了努力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的生动景象。这是当时中国政治生活的主流。但是与此同时,也发生了一些偏差和问题。一方面,一些青年由于仍然受到“左”倾思想的束缚,对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党的路线和政策表现出某种程度的不理解甚至抵触情绪;另一方面,极少数人利用党进行拨乱反正的时机,打着“社会改革”的幌子,曲解“解放思想”的口号,采取“攻其一点,不计其余”的手法,把党的错误加以极端的夸大,企图否定党的领导,否定党所指引的社会主义道路。他们中的一些人还耸人听闻地提出什么“反饥饿”、 “要人权”等口号,干扰了党和国家的各方面工作,破坏了社会安定局面。如何看待青年中出现的思想混乱,如何认识和评价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青
年一代,是我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的大问题。在当时,社会上有两种片面的认识,一种是无原则地美化青年,甚至把一些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也说成是“思想解放”、“勇于思考和探索”; 另一种则是丑化和完全否定青年一代,认为当时的青年人是“垮掉的一代”。显然,这两种认识都是不符合实际的。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青年一代作出了正确的分析和科学的评价,既肯定了青年的主流是好的,是大有希望的一代,并寄予殷切期望,又指出了青年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历史上看,在一个大的思想解放的历史过程中,青年在一时分辨不清的情况下,附和了某些当时颇为流行的错误思想,是常有的现象。经历过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而走向共产主义的老一辈革命家中,不少人在当时也曾信仰过无政府主义,受过其它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流派的影响,但是后来他们终于辨明了真伪,而坚定地信仰共产主义。
应该说,改革开放新时期青年一代的主流是好的,是蓬勃向上的,是大有作为的。不能只看他们遭受过的挫折,更要看到他们得到的锻炼。他们保守思想较少,追求真理,要求改革,思想活跃,愿意独立思考,肯学习,关
心国家大事,关心四化建设,希望经济有更快的发展、生活有更大的改善。邓小平同志对青年人十分关怀和爱护,认为青年人的主流仍然是好的,是拥护四项基本原则的,是支持改革开放的。他指出:“大学生闹事,主要责任不在学生,而是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的煽动。”①“绝大多数学生是支持稳定的,他们知道离开国家的稳定,就谈不上改革和开放。”②事实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在当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青年人总是站在奋斗者的前列,表现出是一支最拥护改革、最富有开拓精神的积极力量。当然,青年也有弱点。特别是在十年动乱中,“林彪、‘四人帮’把我们的党和政府搞乱了,把我们的社会搞乱了,也把不少青少年毒害了,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受到了严重的损害。粉碎‘四人帮,以后,情况有了很大的好转, 但是他们的流毒在某些范围内还不能低估。”①
2、培养“四有”新人战略目标的提出
我们党历来对培养人的问题一贯非常重视,毛泽东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都有许多重要论述。 1957 年 2 月,毛泽东同志指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2 年 5 月,周恩来同志在给天津南开中学学生会、团委的信中写道: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加强劳动观点,热爱祖国,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树立艰苦奋斗作风,为准备做一个有文化有技术的工人和农民,做一个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知识分子而努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青年一代肩负起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第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伟大使命。根据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青年中存在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在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逐步形成并提出了将青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战略目标和历史性任务。
早在 1977 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现在我们的青少年中,有些人有些坏的风气。改变这种风气,要从小学教育开始。建国以后相当一段时间,整个社会的风气、秩序和纪律是好的。学生自觉地遵守纪律,可以经常看到红领中拿着喇叭,维持交通秩序。后来由于‘四人帮’的破坏,风气不好了。要数罪状,把一些青少年带坏,是‘四人帮’的一条很大的罪状。我们现在要把风气扭转过来,这就要求学校培养好的风气。要有爱劳动、守纪律、求进步等好风气、好习惯。”①在 1978 年 4 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了培养“新人”的思想,他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 “这是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品德,要从小开始培养。⋯⋯我们要大力在青少年中提倡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艰苦奋斗、英勇对敌的革命风尚,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优秀人才,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成为有很高的政治责任心和集体主义精神,有坚定的革命思想和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
①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279 页。
② 《邓小平论社会主义时期青年和青年工作》第 292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177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54 页。
工作作风,严守纪律,专心致志地为人民积极工作的劳动者。”②
1980 年,邓小平同志关于培养“四有”新人的思想逐渐形成,提法也开始规范化。5 月,他在给《中国少年报》,《辅导员》杂志的题词中写道: “希望全国的少年儿童: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立志为人民做贡献,为祖国做贡献,为人类做贡献。”③12 月,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大力加强工会和妇联工作,大力加强共青团工作、少先队工作和学生会工作。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使他们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从小养成守纪律、讲礼貌、维护公共利益的良好习惯。”④到了 1982 年,邓小平同志在讲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时说:“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这时,把“有知识”改为“有文化”, “有体力”改为“守纪律”。同年 5 月,中共中央转发的《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总结会议纪要》提出“要使全国各族人民,无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 是党员还是非党员,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一个月后,邓小平同志在军委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当然还有‘五讲四美’(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军队叫‘四有、三讲、两不怕’(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讲军容、讲礼貌、讲卫生,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精神都一样,都是对的。”①
党的十二大提出,要用革命的思想和革命的精神振奋起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使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这是党所制定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要求。1983 年 5 月 4 日,邓小平同志为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向全体团员青年和各级团组织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任务和要求,这样一直到 1985 年 3 月,他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期间一次即席讲话中, 把“三有一守”改为“四有”。此后,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要把培养“四有” 新人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培养青年的根本目标。这标志着培养“四有”新人理论的正式形成。
3、培养“四有”新人目标提出的意义
第一,为新时期的青年思想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规定了任务。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时期,仍然需要大力开展对青年的思想教育工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青年思想教育的根本目的,一方面是教育青年自己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和提高思想觉悟,使自己能够具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品德,严格的纪律,饱满的热情, 坚强的毅力,旺盛的斗志;另一方面是帮助青年通过反复的教育和实践不断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即提高青年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分辨是
②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105—106 页。
③ 《邓小平论社会主义时期青年和青年工作》第 181 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369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408 页。
非的能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方针,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给我国的社会政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使我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作为一项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历史实践,又不可避免地会给我们的社会带来许许多多新情况,新问题,出现一些与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要求不相符的错误思想认识和行为,需要通过切实有效、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加以克服。新形势下的青年思想教育必须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按照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和要求,引导青年走正确健康的成长道路。
第二,适应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是培养一代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亘古未有的跨世纪伟业,需要整整一代青年的共同奋斗。当代青年的素质如何,决定着跨世纪伟业的能否实现。时代需要的是具有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具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具有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精神,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并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武装起来的青年。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就是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提出来的。按照“四有”要求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才能肩负起时代的重托、历史的使命, 成为祖国今天的建设者和祖国明天的创造者,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祖国和中华民族的希望与未来。
第三,适应了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需要,调动了广大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当前,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为青年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社会环境。这是一个需要新人并造就新人的良好环境。一代共产主义新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时势造英雄,实践育英才。青年一代的“四有”素质,只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才能逐步锻炼和培养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不断造就“四有”新人,“四有”新人又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推向前进。所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培养“四有”新人的思想,既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又是青年一代成长成才的需要,得到广大青年的欢迎和拥护,极大地调动了青年投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