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课 推理(二)

上一课我们进行了推理的初步训练.推理的方法各种各样.上一课的例子都是从已知的条件出发直接作出判断,从而最终得到正确的结论.本课将继续进行推理的训练,但将介绍新的方法.

在推理过程中,有时不能直接由已知条件断定所得的结论,即可能存在着多种情况,此时我们可以采用“假设推理法”,对一种情况提出假设,若推出了矛盾,则排除该种情况,从而得出进一步的判断,最终得到正确的结论.

例 1 一位法官在审理一起盗窃案时,对涉嫌的甲、乙、丙、丁四人进行了审问,四人分别供述如下:

甲:“此案与我无关,罪犯在乙、丙、丁三人之中.” 乙:“是丙干的,我可以作证.”

丙:“罪犯是两个人,其中有丁.” 丁:“乙说的是事实.”

经调查,证实这四人中有两人说了假话,另外两人说的是实情.请你找出真正的罪犯.

解此题的关键是先确定哪两个人说了假话.通过题目不难发现:乙和丙回答是一致的,即他们要么说的都是真话,要么说的都是假话.

假设:乙和丁说的是真话,即罪犯是丙.而甲所说的“罪犯在乙、丙、丁三人之中”与此没有矛盾,说明甲也说了真话,即只有丙说了假话,这与调查结果矛盾.说明假设不对,即乙和丁说的是假话.那么甲和丙说的是实情,所以罪犯是丁和乙.这是因为罪犯有两人,其中之一是丁,另一人只能是乙.(排除了甲和丙)

例 2 由于下雨,赵、钱、孙、李、周五位学生上学时,各带了一把雨伞.放学时,他们各拿了一把雨伞,拿后,他们发现五个人都拿错了, 而且没有两把伞正好调换的情况(如:周拿了赵的伞,赵拿了周的伞), 又知:

  1. 赵拿的伞不是李的,也不是钱的.

  2. 钱拿的伞不是李的,也不是孙的.

  3. 孙拿的伞不是钱的,也不是周的.

  4. 李拿的伞不是孙的,也不是周的.

  5. 周拿的伞不是李的,也不是赵的.

试问孙拿的伞是谁的?孙的伞被谁拿走了?

设可知,赵拿的伞只能是孙或周的,钱拿的伞只能是赵或周的, 孙拿的伞只能是赵或李的,李拿的伞只能是赵或钱的,周拿的伞只能是钱或孙的.

假设孙拿的伞是赵的,那么钱拿的伞只能是周的,则赵拿的伞只能是孙的.这样就与题设矛盾(没有两把伞正好是对换的情况,即“孙拿赵的,赵拿孙的”),所以,孙拿的伞不是赵的,只能是李的.

又假设孙的伞被赵拿了.那么周拿的伞只能是钱的,则李拿的伞只能是赵的,钱拿的伞只能是周的.这样就又与题设矛盾“周拿钱的,钱拿周的”.所以孙的伞只能是被周拿了,

例 3 我国有“三山五岳”之说,其中五岳是指“东岳泰山,南岳衡

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一位教师拿出这五座山岳的图片, 并在图片上标出数字,他让五位学生来辨别,每人说出两个,学生回答如下:

甲:2 是泰山,3 是华山. 乙:4 是衡山,2 是嵩山. 丙:1 是衡山,5 是恒山. 丁:4 是恒山,3 是嵩山. 戊:2 是华山,5 是泰山.

老师发现五个学生都只说对了一半,那么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什么呢?

解假设甲说的前半句正确,即 2 是泰山.后半句是错的,3 不是华山, 由丁所说 3 就是嵩山,则 4 不是恒山,再由乙说,4 是衡山,故 1 就不是

衡山,5 是恒山,而如戊所说 5 是泰山,产生矛盾(由假设 2 是泰山,则

  1. 不是华山,故 5 是泰山),产生矛盾,甲的前半句不对,后半句正确.即

  2. 是华山;由丁:4 是恒山;由乙:2 是嵩山;再由戊:5 是泰山;由丙;

1 是衡山.

例 4 请你从下列谈话中确定甲、乙、丙三人的年龄.

甲说:“我 22 岁,比乙小 2 岁,比丙大 1 岁”;

乙说:“我不是年龄最小的,丙和我差 3 岁,丙是 25 岁”;

丙说:“我比甲年岁小,甲 23 岁,乙比甲大 3 岁”; 以上每人所说的三句中,都有一句是虚构的.

分析这道题类似于例 3,我们认真审题就会发现以上语句中有两句是互相矛盾的:一句是甲说的“我 22 岁”;另一句是丙说的“甲 23 岁” 这两句必有一句是假的,我们就从这里入手,使本题得以解决.

解 由题设每人所说的三句中,有一句是假的,先假设丙说“甲 23

岁”是假的.则丙说另两句就是真的;由“乙比甲大 3 岁”,就可以推

出“乙是 25 岁”(因为“甲 22 岁”此时是确认的),由“我比甲年岁

小”,可以推出丙小于 22 岁.这样就与乙所说的两句话都有矛盾,即乙

所说的“丙和我差 3 岁”和“丙是 25 岁”都不能成立,这不符合题意,

故假设是错误的.那么“甲 23 岁”是真的,而甲所说“我 22 岁”就是

假的,则甲的另两句话就是真的,由此得出乙 25 岁,丙 22 岁.

下面我们看到的例子,已知条件比较复杂,单利用前面所举的方法很难得出结果,我们介绍一种新方法,利用表格分离“是”与“非”, 从而帮助我们找出正确的答案.

例 5 甲、乙、丙、丁四个人,一个人是教师,一个是售货员,一个是工人,一个是机关干部.根据下面所列的情况判断出每个人的职业.

  1. 甲和乙是邻居,每天一起骑车上班;

  2. 乙比丙年龄大;

  3. 甲正在教丁打太极拳;

  4. 教师每天步行上班;

  5. 售货员的邻居不是机关干部;

  6. 机关干部与工人互不相识;

  7. 机关干部比售货员和工人的年龄大.

解由条件(1),(4)可以知道甲和乙不是教师.(我们在所画出

的表格中,“甲、乙”与“教师”的交叉格上画上“×”来表示.)由条件(2)“乙比丙年龄大”可推知丙不是干部.因为由条件 7 可知:比干部年龄大的只能是教师,而乙不是教师.

甲如果是干部,由条件(6),(1),乙不能是工人,再由条件(5), 乙也不能是售货员.又由前面已得结果“乙不是教师”产生矛盾,所以甲不是干部.

甲如果是工人,由条件(6),(1),(3),乙和丁不是干部,又由前面已得结果“丙不是干部”,产生矛盾,所以甲不是工人.即甲只能是售货员.所以由(1),(5)乙不是干部.至此从表格上可以清楚的得到答案(见表 14—1).

例 6 A、B、C、D 四人分别掌握英、法、德、日四种语言中的两种, 其中有三人会说英语,但没有一种语言是四人都会的,并且知道:没有人既会日语,又会法语.A 会日语,而 B 不会,但他们可以用另一种语言交谈.C 不会德语,A 和 D 交谈时,需要 C 为他们作翻译 B、C、D 不会同一种语言,请说出四个人分别掌握哪两种语言?

表 14-1

×

×

×

×

×

×

×

×

×

×

×

×

第十四课 推理(二) - 图1解 A 会日语(在表格“A”与“日”的交叉格上打“√”),会日语的不会法语(在表格“A”与“法”的交叉格上打“×”).

A 会的第二种语言有两种可能:英语或德语,若为德语,则由“有 3 人都会英语”,推得 B、C、D 都会英语,而这与“B、C、D 不会同一种语言”矛盾,所以 A 会的第二种语言只能是英语.因为 A 和 D 交谈时需要 C 做翻译,所以 A 和 D 不会同种语言即 D 不会日语和英语,由此可得 B 和 C 都会英语,而 C 分别与 A 和 D 掌握着同一种语言,C 本人又不会德语,所以 C 和 D 只能同会法语.

B 不会日语,根据“B、D、C 不会同一种语言”的条件,B 会的第二种语言为德语.根据推理将“√”和“×”填在表格上,结果就会一目了然(见表 14—2).

表 14-2

A

×

×

B

×

×

C

×

×

D ×

×

例 7 某宾馆里住着 A、表 14—2B、C、D、E、F 六个不同国籍的客人.他们来自美、英、法、德、日本和意大利.现在知道:(1)A 和美国人是医生;(2)E 和日本人是教师;(3)C 和德国人是工程师;(4)B 和 F

都曾是运动员;(5)而德国人从来不爱运动;(6)并且法国人比 A 年龄大;(7)C 比意大利人年龄小;(8)B 同美国人要同到英国去旅行;

(9)C 同法国人要到瑞士去度假;问 A、B、C、D、E、F 各是哪国人? 解由(1),A 不是美国人,由(2),E 不是日本人,由(3),C

不是德国人,由(4)(5),B、F 不是德国人,由(6),A 不是法国人, 由(7),C 不是意大利人,由(8),B 不是美国人,由(9),C 不是法国人,以上是根据已知直接得出的.另外根据他们的职业,可以得出,A 不是德国人,不是日本人(因为 A 是医生,德国人是工程师,日本人是教师),C 不是美国人,不是法国人.E 不是美国人,不是德国人.

由此从表格上可以依次确定:C 是英国人,D 是德国人,F 是美国人, A 是意大利人,E 是法国人,B 是日本人(见表 14—3).

表 14-3

A (医)

B

C (工)

D

E (教)

F

美(医)

×

×

×

×

×

×

德(工)

×

×

×

×

×

日(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