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剑

击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培养人灵活、机智、勇敢的一项体育活动。这一时期继承春秋战国的遗风,剑不仅在军队中普遍应用,而且上自帝王,下自庶民百姓无不佩剑。即使文人学士也以佩剑为荣,击剑之风十分盛行。剑不仅成为健身之宝,而且也成为防身之物。秦朝末期时,刘邦夜行, “拔剑斩蛇”。贫士韩信“好带刀剑”,后杖剑跟随项梁。及至“汉祖杖剑, 武夫勃兴”①,习剑之风大兴。不仅武夫专擅剑术,连文人学士也从小练剑。如辞赋家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汉书·司马相如传》)。东

④ 《汉书·东方朔传》。

⑤ 陆机:《鞠歌行序》。

① 《西京杂记》。

② 《太平御览》,引《会稽典录》。

③ 刘向:《别录》。

① 《后汉书·党锢列传》。

方朔十五岁就学习击剑。一些达官贵人也好击剑,如《后汉书·马援传》记载,东汉初严威卿就“好击剑,习骑射”;《后汉书·酷吏传》载“家世大姓冠盖”的阳球,自幼学击剑,而成为风流一时的人物。

由于击剑运动的盛行,出现了许多精于剑术的剑术家,时称“剑客”。汉武帝时,许多剑客云集长安,进行击剑比赛。吴王刘濞也“好剑客”② 。甚至在边疆的屯边战士中也有许多剑客。《汉书·李陵传》载:“屯兵者, 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东汉时期,精于剑术者,也不乏其人,如桓、灵两帝间虎贲王越善于击剑,称雄京师③。汉末的刘备、孙权也都是击剑高手。魏文帝曹丕剑术很精,他和邓展在一次宴会中比赛剑术,“数交,三中其臂”,说明剑术已演变成为一项竞技运动了。由于剑术十分流行,一些文人把当时的技击精华,总结成击剑方法的专门著作——《剑道三十七篇》, 收录于《汉书·艺文志》中,可惜已经失传。

汉代击剑之风的盛行,使击剑逐渐有了体育运动形式。在击剑比赛中, 双方往往互不相让,甚至出现“盛色而相苏”④的现象。如淮王刘安的太子, 自以为剑术精湛,天下无敌,与郎中雷被进行比赛,结果受伤而败。从出土的汉画像石中,常常也有击剑比赛的图像,如陕西米脂出土的汉画像石中有“剑对钩镶”图;成都汉画像砖上有“剑戟对刺”图。

随着击剑运动的影响,秦汉之际,出现了“剑舞”,作为宴会上娱乐项目进行表演。剑舞是将剑术与舞蹈紧密结合而形成的,最初见于《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在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宴请刘邦,范增命项庄以舞剑助乐为名想借机杀死刘邦,项伯亦拔剑起舞,以便保护刘邦。汉代的剑舞形式有独舞、双剑对舞或一人舞双剑等多种表演形式。

汉代的击剑之术,大约可分为两大类,即适应军事需要而发展的击剑术和适应比赛或表演娱乐而发展的剑术运动。这两种击剑术在汉代并存,历久不衰。魏晋南北朝时期,剑作为军队中使用的武器逐渐为刀所代替,也就慢慢退出实战的舞台,而成为武将及权贵们的佩带装饰以及文人学士尚武任侠的标志。